第5章 呂一燃《中國海疆史研究》概述
- 曲月
- 過河的螞蟻
- 783字
- 2020-05-10 09:55:50
將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讀完了呂一燃教授編纂的中國海疆史的南海部分。
關于中國的南海諸島這本書主要是從南海諸島的古代史實、清政府對維護與鞏固東沙,西沙群島主權行動、抗日戰爭前后民國政府行使和維護南海諸島主權的斗爭等幾個方面來展開論述的。
南海諸島是分布在南海中數百個島嶼、礁(jiao)、灘和暗沙的總稱,一般來說主要所指的是中沙、東沙、西沙和南沙群島四組群島。
關于南海史實相關的文獻資料有三國東吳萬震的《南州異物志》、東漢楊浮的《異物志》、宋朝趙汝適的《諸潘志》、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明清的《鄭和航海圖》以及《廣東通志》。
幾乎在中國的各個朝代都能找到有關南海的文獻資料,只不過那時對南海的稱呼不盡相同,諸如漲海、長沙、石塘、珊瑚洲等等。
并且南海諸島中也留下了中國經略的事實證據,如乾隆通寶、洪武通寶、開元通寶以及秦漢的印紋陶片等等,中國漁民還曾在島上建立了海神媽祖的天妃廟或娘娘廟。
進入近代以后,列強打破中國的國門,日商西澤吉次是第一批發現該島蘊含巨大商機的外國人,比如他發現南海諸島的鳥糞中蘊含有巨大的磷質以及豐富的海產等,為此他回國后組織了一批人員前來開采,并謊稱該島無人經營,冠冕堂皇的在該島上插上日本國旗,中國兩江總督瑞方與其不屈不撓的斗爭。
經過這一事件的教訓之后,中國政府開始有意識的行使南海諸島的主權,如測繪各島、修造廠屋、勘察磷礦、海底資源以及查驗土性的種種實際行動,并加強了對該島的軍事管理。
抗日戰爭前,民國政府又組織了一批人員有計劃的開發南海的資源,并在該島上設立觀測臺、無線電臺、燈塔等,同時批準一些商人去開發西沙群島的資源,如協濟公司的宋錫權。
抗戰勝利之后,民國政府重新立碑石、測量島圖宣誓了中國的主權,并進一步的編寫了南海諸島的地志。最終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中國盡數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諸島,南海諸島的主權屬于中國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