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
- 謝平
- 3439字
- 2020-05-13 15:59:10
1.3 研究目標、方法、思路與主要內容
1.3.1 研究目標
本書的總體研究目標是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依據國際經驗和相關經濟學理論,逐步構建符合中國公共財政體制特征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體系?,F行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具有鮮明的行政控制管理模式的特征,中央政府通過對審批權的控制主導著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運行。在行政控制管理模式下,中央政府運用行政調節和信用擔保的手段為地方政府債券募集資金,在配合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前提下,希望達到推動和平衡各個地區的經濟增長的目的。經濟危機時期,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方經濟建設資金的籌集,但這種過于嚴苛的管理制度模式客觀上存在審批限制過多、產品品種單一、信息成本較高、缺乏有效監管等問題。因此,大部分投資者未進入市場,而地方政府仍未改變對于傳統融資平臺的依賴。以上因素從根本上限制了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擴大和發展。同時,中央政府的信用擔保存在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風險轉變為系統性財政風險的可能性。因此,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仍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建立合理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體系,要求我們深入研究已有的相關理論,運用先進的經濟學方法,針對現階段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提出系統改革方案。本書的研究將試圖通過以下五個分目標的實現,來達到發展和完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體系的總目標。
分目標如下:①通過綜述國內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現狀,探尋現階段中國相關研究的薄弱之處,確定進一步加深和擴展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的方向。②探討當今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所處的時代背景,運用財政分權理論、制度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中的優化理論和方法構建起研究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理論框架。③利用SSP(狀態—結構—績效)范式,分析在不同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市場固有的狀態下,不同的發行管理制度安排產生了怎樣相應的市場影響,結合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實際表現,客觀評價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實際績效;回顧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變遷歷程,結合關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討價還價博弈分析,探討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可能的變遷方向。④依據世代交疊模型、GA-PSO混合規劃算法和靜態博弈分析模型等相關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工具,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方案的合理化、信用評級制度的建立和發行方式的改進等多個方面探討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優化改良的理論依據和具體措施。⑤根據已得出的研究結果,結合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漸進模式,提出系統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議。
1.3.2 研究方法
本書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①橫向比較研究方法。對于各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進行全面和細致的描述,探討各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以此為依據對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進行歸類,最后總結和分析出各種管理制度模式的特點和優劣之處。②縱向歷史分析方法?;厮葜袊胤秸畟l行管理制度的變遷歷程,探尋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結合現階段中國政治體制和財政體制的整體制度環境,在充分借鑒國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相關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得以進一步優化改革的方向和步驟。③案例分析方法。制度經濟學研究根植于案例分析,其要求對某一個體、群體行為進行描述性或者解釋性研究。運用案例分析法,著重分析巴西地方債務危機造成地方債務管理制度模式轉變,以及日本財政體制改革推動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變遷的具體案例。④規范研究方法。采用此法意味著在接受已有的價值判斷所形成的基本假設的前提下,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表象和運行狀態加以數理推理,通過利用經典的世代交疊模型、皮爾森相關系數概念和靜態貝葉斯博弈模型,探尋指導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優化的合理途徑,回答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應該是什么”的問題。
1.3.3 研究思路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主要面對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如何評價現行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二是如何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其中第一個問題處于基礎地位,對第二個問題的研究將在第一個問題的研究基礎上展開。研究工作將按照以下步驟展開:第一步,基礎理論研究。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綜述,充分掌握現階段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的進展狀況,尋找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的不足之處。針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理論基礎薄弱和缺乏研究范式的問題,將財政分權理論和制度經濟學理論引入研究工作,構建以SSP范式為基礎的分析框架。第二步,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進行評估。主要通過橫向的制度績效比較研究來評價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實際績效,以及通過縱向的制度變遷研究來判斷未來制度變遷的基本方向。第三步,提出具體的發行管理制度改革意見。依據經濟學理論和工具,對構成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具體制度安排進行分析和優化。在確定發行管理制度改革原則的基礎上,明確改革后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結構,并提出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線圖。本書的邏輯思路如圖1-1所示。

圖1-1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技術路線
1.3.4 主要內容
本書共計8個部分的研究工作:
第1章——導言。著重介紹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的背景與意義、已有的國內外研究文獻、本書的研究目標和方法、研究將涉及的主要內容以及基本框架。在研究現狀部分,從制度比較研究、制度效應研究、制度變遷研究和制度設計研究四個層面介紹了國內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研究中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針對現階段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理論研究的不足,提出本研究的目標、方法和主要內容。
第2章——相關文獻與理論綜述。本章為立題分析的理論基礎部分,將闡述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所依據的各種一般理論和方法,具體包括:用于確定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意義和分析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參與者行為特征的財政分權理論;用于評估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實際效應和解釋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變遷的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用于具體制度優化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博弈理論和模糊數學方法。
第3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效應分析。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實際績效分析,將通過SSP范式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市場的固有特性(包括資金的不可兼容使用、高信息成本、發行風險)、管理制度安排和績效一一對應起來,根據圍繞地方政府債券各參與方所產生的相互依賴關系,探討在不同制度安排下各參與方的利益得失,以衡量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的實際效應。
第4章——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變遷分析。首先回顧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變遷的歷程,并結合通過SSP范式概況和總結發行管理制度變遷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利用討價還價博弈模型,分析和比較行政控制與市場約束制度模式下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審核權的分配狀況。通過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演進的三個假說的討論,探討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改革將因循的基本路徑,并基于此提出未來的制度改革建議。
第5章——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審批制度分析。行政控制模式下,地方政府債券在發行前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審批內容包括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用途、規模、期限、品種等重要事項。本章將從增強發行主體自主權、合理控制發行規模、豐富期限和品種結構四個方面提出發行審批制度的改進建議。
第6章——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評級制度建設。構建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評級制度,需要在充分了解信用評級制度作用的基礎上,逐步完成關于信用評級標準化程序、等級符號和指標體系的設定。此外,還需引入和強化市場準入制度、擔保責任制度、債券保險制度和償債基金制度,以此建立起完善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評級制度。
第7章——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招標制度分析。比較國內外已有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方式,客觀評價現行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方式的優缺點。借助靜態貝葉斯博弈模型分析優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方式的基本途徑,從而提出改進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方式的具體建議和措施,以期達到提高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效率、降低政府籌資成本的目的。
第8章——結論及展望?;仡櫤涂偨Y本書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提出創新點并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