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周海嬰之父魯迅:近代兒童教育大師(1)
- 名家教子書:父親的榜樣(中國篇)
- 張振鵬
- 3070字
- 2013-12-30 19:15:58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魯迅的詩句,讓人看到了他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的另一面。他中年得子,自然喜愛萬分,但他愛子不溺子,教子有方,為周海嬰日后成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教育孩子這個方面,魯迅很值得今天的家長學習。著名社會活動家、詩人柳亞子曾說過:“近世對于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物,我第一個推崇魯迅先生?!?
周海嬰,出生于1929年9月。1952年至1960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60年起在國家廣電總局工作。現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另任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紹興魯迅紀念館、廈門魯迅紀念館名譽館長,北京魯迅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顧問,北京魯迅中學、紹興魯迅中學名譽校長,中國魯迅研究室、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RSA)顧問等。曾任全國人大第四、五、六、七屆代表,全國政協第八、九屆委員等職。代表作品有《我與魯迅七十年》、《魯迅家庭大相簿》。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翻譯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偉大的教育家。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的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的作品主要收錄在《吶喊》、《彷徨》、《墳》、《熱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故事新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專集中。其中《孔乙己》、《阿Q正傳》等許多作品為大家所傳誦。魯迅的一生,對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魯迅不僅非常喜愛孩子,而且更懂得理解孩子,重視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他說:“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濒斞刚J為,要教育孩子,首先必須理解孩子。
有一天,魯迅在家請朋友吃飯,桌上有一盤魚丸子,海嬰的面前也有一小碟,他夾了一個嘗嘗,覺得味道不新鮮,就說魚丸子壞了。大家從大盤中揀來嘗了嘗,都說很新鮮,以為是海嬰瞎說,就不去理他。
但魯迅卻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意見,把海嬰碟子里的揀來嘗了嘗,果然味道變了,趕緊吐了出來。魯迅說:“孩子說不新鮮,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魯迅把兒童看作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竭力反對兩種因襲的錯誤教育方法:
一種是粗暴壓服的方法,對兒童非打即罵,使得兒童從小唯唯諾諾,低聲下氣,思想愚鈍,目光呆滯,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其實這類孩子長大以后,“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另一種是嬌生慣養的方法,任其跋扈,放任不管,使兒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給什么,待到將來走到社會,“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魯迅提倡,要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懂得他們的興趣和喜好。他指出:“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濒斞妇褪菑暮⒆訑[弄玩具中,根據兒童的特點,引導、發展海嬰的興趣愛好,促使其健康成才的。
魯迅發現海嬰從小就對理工方面的知識有興趣,就買了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給海嬰。小海嬰如獲至寶,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認真的神態,就好像是一個小工程師在蓋房子。
有一次,魯迅的好友瞿秋白(當時化名何凝)夫婦送給海嬰一套蘇聯產的兒童玩具,是一種類似積木的鐵制玩具,有上百個金屬零件,可以組裝出各種各樣的玩意兒,小到簡單的翹翹板,大到復雜的起重機、飛機等。
瞿秋白的夫人還用娟秀的筆體,在玩具盒上寫明玩具的所有零部件,以及如何玩法。魯迅就慎重地告訴小海嬰:“這是何叔叔、何叔母從蘇聯帶給你的,你可要格外愛惜?!?
小海嬰從此迷上了“積鐵”,常常一玩就是半天。從玩“積鐵”開始,他迷上了理工技術,以至于小小年紀就能拆鐘表、修鎖、裝礦石收音機了。
后來,海嬰長大后,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南洋無線電工專業學校,從此走上了專修物理科學的道路。
在今天,不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的父母大有人在,要知道,這樣的父母是沒有童心的父母,盡管他們是為了孩子著想,但卻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在家里打開電視機,父母最想看電視連續劇,而孩子的最愛卻是卡通片,但是,這時如果父母與孩子不協調各自的情趣,父母不做妥協讓步的話,那么,就很可能難以利用卡通片這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對他進行相應的教育了。
一場大雪后,孩子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媽媽怕孩子凍壞了,就不讓他出去,把他關在屋子里。任憑孩子苦苦哀求:“媽媽,你就讓我玩一會兒吧,我玩一會兒就回來?!笨墒菋寢寘s說:“外面天氣太冷了,會著涼感冒的。他們都比你大,會欺負你。你有這么多的玩具,在家自己玩多好??!”孩子委屈地哭了,他想:這么一個小天地怎么能與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這也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典型例子。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復雜的、敏感的,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他,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會有自己的思想。父母除了滿足孩子日常的生活需要外,還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理解,要努力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到不同的方法引導他,以便能夠讓他更加健康地成長。
教子點睛:
作為父母,只要真正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關注孩子的童心和童趣,并以此心境為出發點去接觸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會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就會找到打開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
傾注全部的愛
1932年,魯迅寫了一首題為《答客俏》的詩: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於菟”是古代楚國方言,指的是老虎。這首詩用“於菟”也懂得愛子作比喻,生動地說明了英雄豪杰也應懂得憐家愛子,從而表達了魯迅熱愛孩子的深厚感情,這首詩意在期望海嬰能成為虎虎有生氣的,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魯迅對海嬰傾注了全部的父愛。每天深夜零點至凌晨兩點,他一定要輕輕地上樓,察看海嬰的睡眠情況。如果孩子蹬掉了棉被,他就細心地替他蓋好。
孩子睡足之后,魯迅就逗他玩;孩子倦了,魯迅就把他抱在自己的手臂上,在房間里來回走動,哼著催眠曲,用輕柔動聽的兒歌,把孩子送入夢鄉。孩子病了,魯迅更是整夜守護。正如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所說:“他是盡了很大的力量,努力分擔那可能范圍里的為父之責的?!?
海嬰漸漸長大了,魯迅就有選擇地帶他去看電影。凡是有益于兒童身心健康的,如《泰山之子》、《米老鼠》以及世界風光類的影片,魯迅常常帶海嬰去觀看。
有一天吃晚飯時,海嬰聽說飲譽世界的“海京伯”馬戲團到上海演出,高興得手舞足蹈。魯迅考慮到馬戲團大多為猛獸表演,而且在深夜臨睡前,怕海嬰受到驚嚇,魯迅就沒有帶他去看。海嬰為此大哭了一場。魯迅知道海嬰很難過,第二天就耐心地對他說明了原因,答應另找機會白天陪他去看。
在1933年10月20日的《日記》中,魯迅這樣寫道:“午后同廣平攜海嬰去海京伯獸苑?!闭f的就是這件事。這件事給海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后每提及此事,海嬰就動情地說:“父親對我如此真心的愛,使我認識到一個人如何才能當一個好父親。”
作為人之父,魯迅深愛他的兒子。他在寫給母親等家人和朋友的信中,就這樣別有情趣地談及兒子——
“……海嬰是夠活潑的了,他在家里每天都要闖一兩場禍,陰歷年底,幼稚園要放兩禮拜假,家里的人都在發愁?!?
“但有時是肯聽話,也講道理的,所以近一年來,不但不挨打,也不大挨罵了。他只怕男一個人,但又說,男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海嬰胖了許多,比去年又長了一寸光景……”
“他大約已認識了二百字,曾對男說,你如果字寫不出來了,只要問我就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