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宋慶齡之父宋嘉樹:敢為天下先(1)

宋慶齡成為中國政壇及國際政壇的顯赫人物,得益于父親的教育。宋嘉樹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是一位愛國實業家,同時還是一位寬嚴有度、教子有方的好父親,他在教育子女時表現出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仍受稱道。

宋慶齡(1893~1981),孫中山夫人。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杰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卓越的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英勇奮斗,矢志不移,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贊譽和熱愛,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嘉樹(1864~1918),字耀如,原名韓教準,生于海南島文昌縣。早年漂泊美國,在絲茶店當學徒。后回國創辦美華印書館,并參與創立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興辦實業。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持者和親密戰友。

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1893年1月27日,在上海虹口美租界有恒路628號C,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伴著紛紛揚揚的大雪降臨到這個世界。孩子的父親激動地用英語說:“這是個雪孩子,白雪公主!”這位小白雪公主就是宋慶齡。

她的父親宋嘉樹是一位愛國實業家,也是孫中山的好友,非常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同時,他教子有方,對子女寬嚴有度,是中國近現代最早意識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有識之士之一。

宋嘉樹夫婦有六個子女,三個女兒——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稱為“宋氏三姐妹”。宋嘉樹教子有三個基本思想:一是“不計毀譽,務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樣,“身為女人,不應妨礙自己成為祖國有成就、有作為的公民”;三是和孩子們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以此影響和教育孩子。

當時的教育壓抑個性,以循規蹈矩為賢明,以唯唯諾諾為老成,是一種典型的陳腐封建的教育,對此,宋嘉樹深惡痛絕,他認為這樣的教育會讓一個偉大的民族變得沉淪、腐朽。當他意識到中國家庭教育功能嚴重缺失,而西方家庭教育功能卻如此完整時,就立志把孩子培養成林肯、華盛頓式的偉大人物,他曾這樣說:“只要一百個孩子有一個能成為超人式的偉大人才,中國就有四百萬超人,還怕不能得救?現在中國大多數家庭還不能全心全意培養子女,我要敢于為天下先。”

19世紀末,男權主義觀念十分濃厚,而宋嘉樹敢于蔑視世俗偏見,認為男女都一樣,并非男尊女卑,女人不要依附男人;他信仰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認為“三從四德”是對民主教育的反叛。又因為追隨孫中山革命,宋嘉樹首先在自己的家庭開辟了一塊沒有封建主義樊籬的樂園,使三個女兒有幸在民主、平等、先進的生活環境中健康成長。

宋嘉樹為三個女兒提供了與男子一樣多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在三姐妹六七歲時,他就先后把她們送到外國教會開辦的寄宿學校“中西女塾”讀書,從小培養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后來又把三姐妹全送到美國接受西文現代科技文明和價值觀念的教育,培養她們個人奮斗的精神,教育她們要自信、自立、自強。

由此可見,宋嘉樹不僅絲毫沒有讓三個女兒受到“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樊籬的束縛,而且使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正因為這樣,宋氏三姐妹才如此卓然出眾,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風云人物。

宋嘉樹為了培養孩子,特別制訂了一整套現代型的教育方案,并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充分發展孩子天性的過程中,訓練她們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達勇士。在孩子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就鼓勵她們盡情玩耍。稍大一點的時候,就選擇一個風狂雨驟的日子,帶領著孩子在雨中挨淋,以此進行“沐于大麓,烈火風雷雨而不迷”的意志訓練。

他還經常帶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讓孩子學會自控和忍耐,有時還和孩子們一起禁食,以學會忍饑挨餓求生的本領。為了讓孩子能夠面向世界,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與她們進行英語對話,特意從美國購買了大量幼兒讀物,教孩子們讀寫……

不可否認,宋嘉樹教子有方,寬嚴有度。

有一次,兄妹幾個在院子里玩“拉黃包車”的游戲,靄齡裝作黃包車夫,慶齡扮成乘客,藹齡拉著黃包車直奔后花園,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開心時,因“車夫”靄齡拉車用力過猛,雙手失去控制,車被石頭攔住,重心偏離,一下把“乘客”慶齡拋了出去,慶齡跌倒在地,鮮血直流。“車夫”知道自己闖了禍,愣在那里傻了眼。

宋嘉樹并沒有訓斥孩子,而是慈愛地對靄齡說:“做游戲也要有分寸,‘黃包車夫’可不光是使力氣呀!傷了乘客還怎么拉生意呢?”小靄齡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樹又笑著對慶齡說:“我們的‘乘客’這樣寬宏大量,這樣勇敢堅強,真是了不起!”小慶齡因為受到了父親的夸贊和鼓勵,也不覺得疼了。

這是宋嘉樹“寬”的一面。可他也曾因為孩子亂花錢而嚴厲地批評過孩子,因為他認為亂花錢是一種應盡早糾正的不好品質。

可見,宋嘉樹在教育子女上,處處為孩子的未來著想。他認為,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就是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教子點睛:

真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將來考慮,為孩子的未來負責。父母決不可以把孩子當成珍珠瑪瑙一樣去愛,不要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否則孩子就像溫室中的花朵幼苗,經不得外面世界的狂風暴雨。要讓孩子真正“經風雨,見彩虹”。

培養愛國情感

愛國情感教育是個很大的題目,而家庭里的愛國情感教育必須充分注意到家庭這一特殊的教育環境,還要充分注意不同年齡的孩子具有的不同認知水平和特點,父母注意運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的多種教育元素,使家庭里的愛國主義情懷伴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宋嘉樹是啟迪宋慶齡愛國思想的第一個老師。在慶齡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給她講自己在美國的經歷:美國人的熱情友好,旅美華僑的苦難血淚,在異國對故鄉親人的熱切思念,教會上層人物的歧視傲慢等。在娓娓動聽的講述中,他還特別把平等博愛的觀念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融入其中:中國只有擺脫了貧窮落后的命運,才能平等地自立于世界之林。這些教誨就如同潤物的細雨滴入慶齡的心田。

1900年春夏間,一方面因為義和團運動在北方不斷發展壯大,八國聯軍入侵,清朝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南方改良派唐才常在上海成立自立會,組織自立軍,準備“討賊勤王”。孫中山決定一定要把握住時機,一舉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國。8月,他從日本秘密抵達上海,幾次到宋家與宋嘉樹談論反清問題。這一年,宋慶齡7歲,她多次見到這位氣度不凡的來訪者,并被他和父母的談話深深吸引。

一天,宋慶齡聽見孫中山激昂地說:“中國非革命不可,我們要推翻現在這個君主政體,建立一個共和政府。我國人民有權利自己選擇管轄他們的人,選擇替他們制定法律的人。我們應該有一切權利,我們要為這個目標而生,為這個目標而死。”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的小慶齡聽到這里,輕輕地應聲說:“我也要同你一樣!”孫中山立刻對她說:“不錯,慶齡,當然你可以幫助我,每個人都得幫助我。”

小慶齡“我也要同你一樣”的一句簡單插話,讓宋嘉樹和孫中山感到驚奇。隨著慶齡年齡的增長,父輩們的言談活動也在日益增加她的愛國情感。特別是孫中山,因為他始終是宋家談論中的英雄,他的為人和革命精神在慶齡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要同你一樣!”這是宋慶齡的凌云壯志,也是她畢生的執著追求。成年后,她和孫中山結為革命伴侶,并肩致力于中國革命;孫中山病逝后,她忠實地執行孫先生的革命路線,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08年,15歲的宋慶齡帶妹妹美齡到美國留學。臨行前,宋嘉樹這樣告誡她們:“讓你們到美國去,并不是讓你們去看‘西洋景’,而是要把你們造就成為不平凡的人,回來報效祖國。這條路很艱苦,荊棘叢生,你們要隨時準備付出代價,不管條件多么艱苦,都不要終止你們的追求。”

宋慶齡深諳父親的教誨,在美國刻苦求學,奮發圖強,并積極參加各項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從而為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仲巴县| 晋江市| 福清市| 高尔夫| 吴江市| 达州市| 太白县| 杂多县| 镇沅| 辽中县| 镇江市| 杨浦区| 沁阳市| 秦皇岛市| 滁州市| 安吉县| 闽侯县| 新巴尔虎左旗| 惠东县| 五莲县| 郎溪县| 页游| 黄平县| 淅川县| 浦东新区| 石楼县| 丹东市| 彝良县| 平和县| 定远县| 同心县| 周宁县| 镇安县| 永丰县| 天镇县| 十堰市| 扎囊县| 衡水市| 政和县|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