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篇
思維1 如何開啟學習之旅
神話中英雄歷險之旅的標準道路是成長儀式的放大,即啟程——啟蒙——歸來。
——約瑟夫·坎貝爾
《千面英雄》
“學習之旅”圓環 召喚、磨難、返回
實用工具01我是在假裝學習嗎
微型學習一次次學習小循環
實用工具02用知識與實干對撞——點、線、面
案例討論 安迪·格魯夫的學習方法:沒有假裝學習,只有真實對撞
我們不時受到學習的召喚:外界知識快速變化,我們在實干中遇到挑戰,我們本性中也有對學習的渴求。但對很多人來說,源自外部和內心的學習愿望是一回事,能不能順利走完學習之旅是另外一回事。在一年的開始,很多人立下新年的學習目標,但年底回顧時,這些學習目標大多不能如愿完成。
我們的學習需要新的工具,需要新的基礎性框架,因為原先關于學習的工具與框架已經不再適用。在大學里學習時,學習的過程是預先設計和規劃好的,有著學科分類與相應的知識體系,有著授課、考試、證書課程培訓等教學方式,劃分成本科、碩士、博士等學習階段,我們可以沿著這些路徑走。但對于已離開學校、為實干而求知的我們而言,它們失效了。
我在摸索學習之路的過程中發現,對我的學習歷程最有幫助的不是源自認知科學的理論(它們很有幫助),而是來自神話的“英雄之旅”圓環。我又借鑒和改編形成一個“學習之旅”圓環,我認為,它可以成為成年人學習時用的主要思維模型。在這一章,我們來看看“學習之旅”圓環能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走過學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