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零售運營與實踐:全渠道電商與物流供應鏈方法+技巧+案例
- 廖利軍
- 6556字
- 2020-05-15 15:59:12
2.2 新零售坪效管理
坪效,指銷售額/營業面積,即單位營業面積產生的銷售額,包括日坪效、月坪效、年坪效。坪效的高低體現了門店的新零售能力,也體現了客戶對品牌的認知和歡迎程度。新零售坪效管理要從流量管理、轉化率管理、客單價管理、復購率管理等方面著手。
2.2.1 銷售額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
流量,指進店人數。線下常稱為人流量或客流量,客流量大的地方稱為“旺鋪”。
轉化率,指購物人數與進店人數的比例,在線下常稱為成交率。
客單價,指一位客戶一次購物的金額,購物越多,越有價值。
復購率,指客戶消費離開后,下次再來消費的比例。在線下常稱為回頭率。
同時,由于線下營業面積大小不同,還需要精算出單位面積的效益情況也就是坪效。
2.2.2 新零售坪效分析
新零售的關鍵:一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實現產品品牌的全渠道營銷;二是提高坪效,覆蓋線下成本,讓線下實現盈利。要想在線下繼續存活,必須強化線上思維,通過效率手段和物流手段,提高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復購率等,讓線下運營成本疊加線上同面積物流配送,最終實現兩者合計盈利。
目前,小米年坪效達到27萬元/平方米,僅次于蘋果專賣店的40萬元/平方米,是其他手機專賣店的很多倍。按照小米8%的毛利率測算,小米之家的毛利率足以覆蓋單位面積的運營成本,確保小米在任何商業繁華區都可實現盈利。全渠道新零售將呈現離客戶更近、交付速度更快、響應及時性更強的特點。
全渠道新零售的核心是融合、協同。普通傳統門店的交易方式是單一的現貨交易行為,其商圈客群范圍往往只能覆蓋方圓一公里,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出現后,可實現以門店為載體,為客戶提供“產品預售、門店自提、使用電子提貨券、門店外送”等綜合服務,極大豐富了門店的交易方式,而每種交易方式均可形成門店新的銷售額增量,最終實現銷售半徑擴大、交易觸點增多,以及無邊界化服務、規模化效應,也就提高了門店坪效。
以某休閑零食企業的客戶為例,在全渠道營銷中,線上、線下重合的客戶,才是企業全年最高效的客戶。
某休閑零食企業客戶消費情況分析

2.2.3 小米新零售
2016—2017年,小米業績出現重大反彈。
小米電子商務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增長乏力,之后在眾人的質疑聲中,通過一系列重大調整,走上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發展之路。線上“小米商城”繼續發力,推出更好的新品;線下“小米之家”加大拓展步伐,并快速擴充產品品類。
1.小米新零售“八大戰略”
小米摸索出“八大戰略”,實現了極致的坪效,通過新零售轉型,用互聯網的工具和方法,把線下門店的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復購率做到極致,覆蓋了線下成本,實現了快速規模化拓展。2016年起,小米開始大力推進新零售,并承諾線上、線下同價。

小米新零售“八大戰略”
新零售,指采取更高效率的零售模式,從線上回到線下,用互聯網的方法和工具,提升傳統零售的效率,并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讓線上和線下高度融合,發揮線上效率和線下體驗的各自優勢,更好地提升客戶體驗,提高交易效率,擴大交易規模。為何要搶占線下新零售市場?因為傳統零售依然占據著約85%的消費市場,這正是電子商務平臺的進軍目標,它們要奪取線下,改造線下。小米式消費指要滿足客戶“閉著眼睛買,怎么買都便宜”的愿望,通過性價比管理,減少客戶的決策成本,采取“不打擾式銷售”,最大限度地用好線下的成本結構,提高店內銷售坪效。
追求線下極致的坪效,正是小米線下新零售的目標和關鍵。
(1)客流量
如何提高客流量,讓進店的人變得更多?小米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是選址對標快時尚。“小米之家”原來開在高級寫字樓上,往往只有小米粉絲才會前去,客流量小,后來小米通過市場調研,進行了優化,將小米旗艦店建在一個城市核心商圈內,對標國際快時尚品牌。小米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其客戶群和無印良品、優衣庫、星巴克等國際快時尚品牌高度重合。“小米之家”隨即優化選址規劃,主要選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并優先和萬達、華潤、中糧等品牌地產商合作,同時考慮購物中心的年收入等因素,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獨特選址邏輯,便于獲得開店基礎客流量,確保更好地實現盈利。由于開店客流量大,小米成為地產商爭相邀約的目標租戶。
二是低頻變高頻。手機雖然是低頻消費,但過去幾年,小米逐步建立或投資了不少上下游生態鏈關聯企業,如做手環、耳機、充電寶、電視、平衡車、自行車、電飯煲等的企業。現在的“小米之家”已擁有20~30個品類,200~300件精選產品,并且所有產品品類每年都會更換一次,每半個月就會有新品上市。這些低頻產品疊加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客戶的嚴選模式,最終也變成客戶的高頻消費區——客戶這次來買一部手機,下次來再買一個手環或者一個藍牙音響等,只要客戶進店,超高性價比的產品一定會讓其心動并購買幾樣,小米從而解決了消費頻次和客流量問題。
(2)轉化率
小米通過以下兩種方法提升轉化率:
一是“爆品”戰略。小米一直有“極致單品”的邏輯,也叫“爆品”戰略。雖然小米有很多產品,但每個品類的品種數不多,比如,旅行箱有兩三款,雨傘只有一款,而其他公司往往設計制作數百款。通過實施“爆品”戰略,小米讓設計人員對單件產品傾注更多的心血,這樣,產品的設計感、品質感都會更好,“設計好的產品會說話,會營銷,本身就能帶來更大的轉化率”。同時,這也帶來供應鏈成本的大幅降低,讓產品價格低到極致,更有競爭力。原來只有少數客戶才能享受到的優質產品,現在大部分客戶以很低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正品,而且設計包裝還很時尚。這就是“爆品”戰略帶來的實惠。
二是大數據選品。線下門店可展示區域一般有限,需要最大限度地對暢銷產品集中展示。小米通過大數據分析,根據多年來線上暢銷的產品數據精細選品,熱銷產品有小米電飯煲、小米6手機、小米手環等。也可根據客戶的評論情況,通過口碑選入新品。小米根據這些消費大數據及地理區域特點進行“差異化選品”。比如,在河南,小米電飯煲銷售情況較好,鋪貨就可增多;而平衡車,只有經過客戶線下體驗后,才更容易形成銷售,于是各門店均提供線下的樣品體驗。大數據選品,大大提高了地區客戶轉化率,讓營銷“插上智慧的翅膀”。
(3)客單價
小米通過兩種方法來提高客單價:
一是提高連帶率。也就是,客戶買了一種產品,覺得不錯,又多買幾種產品。比如,買了手機,又覺得需要買小米充電器,隨后又看中并購買耳機。產品之間通過技術實現協同性和關聯性,哪怕只是“顏值”上體現出一致性,都會大大提高連帶率,讓客戶忍不住多買幾樣。
二是增加體驗感。去過“小米之家”現場體驗店的客戶往往會感到驚奇:沒想到小米的產品如此豐富!小米規定,未經允許,店員不許打擾客戶,這樣客戶才能更加充分地感受產品,感受小米貨真價實的價格。小米發現,在線上,中低配置的產品賣得更多;但在線下,高端配置的產品賣得更多。在線上只能比較各類參數,但在線下,客戶可以體驗產品的外觀、性能、手感等細微差異,這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成交的客單價。小米正對“小米之家”的品牌形象、客戶體驗等全力實施提升工程。
(4)復購率
如何讓買過的客戶再來,并且繼續買,買得越來越多?這就是消費復購率的研究問題。客戶每多買一次,獲客成本就會被多攤薄一次。為提高復購率、挖掘客戶消費的“終身價值”,小米主要采取以下兩種做法:
一是強化品牌認知。小米發現,現實中,線下客戶與線上客戶的消費重疊度十分低。“小米之家”的使命,就是讓過去不知道、不了解小米的客戶,現在逐步重新認識小米;通過對客戶植入小米品牌現代化、科技化的企業認知,讓買過和用過小米產品的客戶,未來選擇電子產品及智能家居產品時,能夠首先想到小米。從財務支出角度來看,“小米之家”相當于小米品牌的推廣和建設宣傳費用,小米旗艦店就是一幅全天候展示的活廣告,如果將品牌認知也當成店鋪的收益,那么“小米之家”的收益會更高。
二是打通全渠道。小米全渠道分為三層——“米家有品”“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各有其定位。其中,“米家有品”和“小米商城”作為小米線上電子商務品牌,產品和產業鏈更多。比如,“米家有品”有20000種以上產品,是眾籌及篩選“爆品”的平臺;“小米商城”有2000種產品,主要是小米自產和產業生態鏈的產品。線下“小米之家”僅有約200個SKU產品。三者的不同渠道、不同對象、不同市場,形成小米產品的梯隊式發展。“小米之家”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向客戶介紹更豐富的小米系列產品,也就是從線下向線上引流。客戶在“小米之家”購物時,店員會引導客戶安裝“小米商城”的App。客戶在線下享受到品牌旗艦店的優質體驗性和“爆品”即得性之后,對于店內沒有的產品,會通過掃描二維碼網購,這樣,第一次到店客戶可能會成為小米的新會員,并有機會成為小米粉絲,從而產生驚人的復購率。
小米目前在硬件方面的毛利率還不高,基本是“貼著成本經營”,主要利潤來自互聯網服務,包括會員、廣告、金融等,相當于客戶“打賞”給小米的小費。
小米認為,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小米基于互聯網效率的新零售,是基于消費經濟的新商業模式嘗試。小米相信線上和線下相融合,追求最高效率的新零售業態,一定是未來的消費趨勢。
2.小米的新零售生態鏈
2013年年底,做手機起家的小米啟動了“小米生態鏈計劃”。當小米的電視、路由器、手環陸續進入大眾視野之后,外界才反應過來:小米不是一家單純的手機廠商,而是一家新零售百貨公司。小米憑什么能實現逆轉?因為小米一直堅持“用望遠鏡看創新,用顯微鏡看品質”。
創新決定小米能夠飛多高,而品質決定小米能夠走多遠。據統計,截至2017年7月,小米投資了89家產業生態鏈關聯企業,其中已有16家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另外至少有4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準“獨角獸”公司(華米、紫米、智米、納恩博)。在打造這個“新零售艦隊”的過程中,小米也在為一個更為龐大的商業版圖布局而努力。以硬件連接一切,需要覆蓋內容、金融、生活消費等軟件和服務領域,構建出足夠高的產業壁壘,打通全部智能物聯網的全產業鏈。
小米生態鏈投資方向及產品

小米表示,要用小米模式,逐步精準切入100個細分產業領域,將小米從一艘“大船”變成一組“超級航母艦隊”,引領并帶動整個智能硬件和配套軟件快速發展。“小米之家”首家旗艦店位于深圳南山區萬象天地商場,面積約為650平方米,是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的“小米之家”門店,全新的設計,為中國新零售發展蹚出一條新路。這家旗艦店體現出四個特點:一是極好的客戶體驗;二是能夠最大化地突出優質產品;三是和其他門店不同,外觀簡潔時尚;四是盡量做減法,展示小米精品,“少就是多”。
2.2.4 知名企業新零售啟示
1.美國Costco超市新零售啟示
Costco(好市多)超市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倉儲量販店,其最大特點是,致力于極致性價比的商業模式,類似于中介,盡量少賺客戶的錢,只收取額外的服務費,比賺取產品差價模式更具“殺傷力”。
啟示1:每天想著如何少賺客戶的錢。Costco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客戶帶來更多利益,讓會員享受到接近出廠價的優質產品,假設一件產品現在有10%的毛利率,那么他們就考慮,明年如何降到9%。并且會員還享有免費停車、免費安裝輪胎、低價加油等增值服務。Costco內部有兩條規則:一是所有產品毛利率不高于14%,否則須向CEO匯報,經董事會批準;二是所有外部供應商的產品在本店內定價最低,若發現在別的地方定價更低,產品將永遠不能入駐。結果是平均毛利率僅為7%,遠低于一般超市15%~25%的毛利率。
啟示2:想著如何更好地善待員工。實施員工高薪酬分配方式,員工的離職率低于5%。用心經營客戶,也用心經營員工。在零售業這種流動性相對較強的行業,員工流動較少,就減少了培訓成本,也提升了企業的服務標準。
啟示3:如何盈利?一是減少SKU產品品類。盡量選擇具有“爆款”潛質的產品,一般只有3700~4000種,每個細分品類僅有1~2個品種。二是低庫存。相對較少的SKU管理,讓Costco庫存周期達到29天,遠低于沃爾瑪的42天、塔吉特(Target)的58天,周期壓縮,可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成本。三是通過會員費盈利。Costco門店超過600家,年營業額超過1200億美元。目前全球付費會員多達8103萬人,按非執行會員年費55美元、執行年費110美元算,僅會員費就可讓其盈利。Costco會員的忠誠度非常高,續訂率超過90%。
Costco的案例說明,超高的性價比永遠是新零售的核心,為客戶省錢,才能贏得客戶的復購。
2.海底撈新零售讓客戶感動
很多消費者都去過海底撈,卻未必了解背后的新零售價值規律,其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
感動1:讓客戶享受“上帝”般的服務。主要體現在等待區五項免費服務。一是免費餐點區,免費提供茶飲、水果、瓜子、爆米花、五子棋、跳棋等;二是兒童等待區,免費提供小朋友喜愛的游樂設施;三是女士服務區,免費提供修指甲服務;四是男士服務區,免費提供擦皮鞋服務;五是演出服務區,免費提供川劇變臉表演等。另外提供店內飲食區三項特色服務。一是免費提供圍裙等;二是免費提供兒童高架座椅;三是拉面現場制作,現場表演,讓食者更有味,不少食客在這個環節紛紛攝像留念。
感動2:技術應用更方便快捷。一是采用蘋果平板電腦點餐,讓客戶感覺時尚新穎;二是可提前在網上點餐,提高了用餐效率;三是提供現場24小時服務(部分門店)及外賣服務,無論是在商業區門店內,還是下單到家中,都可享受到正宗的海底撈火鍋;四是注冊會員有專屬活動,建立了專門的會員CRM體系。
感動3:食材原料的品質高。原料均為高品質食材,確保客戶享受到優質餐食。
感動4:員工保持微笑服務。在門店消費,員工給人的感覺就像家人,每個員工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培訓工作非常到位。海底撈將服務做到了極致,所以總能成為當地的“網紅”店。
3.自有品牌“優選現象”成趨勢
根據《2017中國自有品牌發展現狀》報告,英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產品銷售額已占其零售企業總銷售額的30%,美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產品銷售額占比更是高達40%。美國沃爾瑪30%的銷售額和50%的利潤均來自自有品牌,沃爾瑪在全球有 40多個品牌,其中23個品牌全球通用,如“山姆精選”“ASDA”等,涉及19萬種產品,包括食品、服裝、玩具等多種品類。在中國,超市等區域的自有品牌銷售額占比僅為6%~10%。
自有品牌有利于提升差異化競爭優勢,并提升產品毛利率。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2018年8月開始建立新零供關系,讓買手當家,讓市場“發話”,基于“更多選擇、更便宜、更快、更方便”的原則,既有豐富的SKU產品,又壓縮中間環節成本,降低采購價,并以現代物流提升交付便利性。減少同一品類同一單品的供應商數量,原則上,單品獨家參與供應商戰略合作及投資,以及產品研發供應鏈的優化,這讓自有品牌及優選模式成為企業發展的增長源。
4.VIP客戶商業價值“數據復盤”
VIP客戶極其重要,其忠誠度不僅與企業的利潤密切相關,也會極大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其商業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 營銷成本低。維護一名VIP客戶的營銷費用,是吸引一名新客戶的1/5。
? 銷售成功率高。向現有VIP客戶成功銷售的概率為50%,而向一名新客戶成功銷售的概率僅為15%。
? 利潤影響大。若VIP客戶忠誠度下降5%,則企業利潤會下降25%左右。若每年將VIP關系保持率提升5%,則企業利潤可增長85%左右。
? 是新客戶來源地。企業60%的新客戶為現有VIP客戶口碑傳播或推薦而來。
5.新零售創造“爆品”的“三板斧”
一個好的零售市場,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必須有“爆品”,“爆品”的產生有“三板斧”:
一是要有引流量產品。也就是常說的引流產品,該產品不需要賺錢,相當于廣告費用投入。比如,宜家的冰激凌只要1元;NOME所有門店的冰激凌,家居會員可以免費吃;有些網店長期有9.9元包郵的產品,不斷吸引消費者進店。
二是要有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對標國內外市場,針對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提升產品的品牌內涵,及時掌握消費的趨勢。
三是要有超預期產品。在十款同類零售產品中,要有一款讓客戶心動、超出客戶預期的產品。設法將每件產品做到極致,給客戶以驚喜。
目前,中國80后、90后、00后的消費群體數量已超過5億人,面對巨大的消費潛力、挑剔的消費群體,要基于三個領域進行消費升級,一是基于原有產業進行升級變革;二是基于產業或品類進行補漏,重組需求;三是研發滿足新需求的“硅谷模式”。什么樣的市場策略讓“爆品”更具競爭力?答案是流量大,轉化率高,停留時間長,關聯銷售強。
小貼士 中國B2C行業電子商務營銷成本分析
中國B2C行業電子商務營銷成本分析

電子商務營銷成本呈上升趨勢,這些數據可用于行業推廣,測算哪種營銷途徑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