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路見不平,行俠義安葬落難人

常言道:好人有好報。胡雪巖雖然只是一名錢莊伙計,卻能夠仗義助人。雖被人誤解,險吃皮肉之苦,但最終因“禍”得福,結識了對他日后有重要影響的漕幫人物。

在杭州城的北面,京杭大運河和余杭塘河有個交匯處,夾在兩河中間的還有條小河,小河的西側就是小河直街,短短的僅1000多米。就是這樣一條運河邊又窄又小的老街,卻見證了自宋代以來運河邊的繁華與沉寂。

咸豐元年(1830年)中秋,小河直街顯得格外熱鬧和擁擠。在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可以見到一位形色匆匆的英俊青年。他眉清目朗,白凈面龐反被秋風吹得紅潤潤的。他就是胡雪巖,信和錢莊的伙計,他在錢莊已經做了8個年頭。最初,經蔣老板推薦來信和當學徒,從“學生子”,到“跑街”再升到“出店”,成績都很突出,經常得到同行和客戶的贊揚。“出店”的活計就是跑市面,打探消息,發現、招攬客戶,弄清儲戶詳細情況,催討欠債,登門送禮,應對客戶各類不時之需等等,是個八面玲瓏的角色。

胡雪巖雖然屬“白領”階層了,但有老母、有妻子需要養活,那么大一套房子也是租住的,靠薪資生活有些吃力。所以,他工作起來特別賣力,說話走路都風風火火的。此刻,他正奉信和錢莊丁掌柜之命,去“徐瘋子”那里收一筆老賬。

錢莊就是近代的銀行,是靠貸款出去收利息生存的,每一筆賬放出去都有一定的風險。在任何年代,信用考驗的都是人心。但人心隔肚皮,所以不論古代的錢莊還是現在的銀行,爛賬黑賬都是有的。遇到一些客戶情況突變,錢收不回來,這些欠款便叫“死賬”。造成死賬的原因很多,有的官員調走;有的做生意虧本破產;有的借錢捐官而最終沒能做官;也有故意賴賬的。“出店”最怕遇到“死賬”。

錢莊資本大多數來自客戶存款,而放款都是信用放款,全憑“出店”口頭約定,做活生意,人稱“賒賬碼頭”。由此可見,“出店”的權力有多大,胡雪巖又是多么被掌柜器重了。要知道,放款很大程度是靠看人賭輸贏,賭對了拿利錢,賭輸了連本都沒有,所以擔任“出店”的人選是極為重要的。胡雪巖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擔任“出店”后,很快對原有“死賬”一一核查,弄清原委,再酌情采取不同的方式“討債”。徐瘋子的欠債不是他放貸出去的,但既然當了“出店”,這賬也就不能不盡力而收。所以他一邊走一邊在想對策。

人不能有所蔽,有所蔽則只見秋毫,不見輿薪。世上明明有許多極淺顯的道理,偏偏有人看不破,這是哪里說起?

徐瘋子是杭州城本地的一個書生,原本有些家底,因多年苦讀,屢試不第,家底越來越薄了。有志于仕途的人,都發奮讀書,但像徐瘋子這樣的讀書人卻很少見,他先變賣掉一些家產讀書,到無家產可賣時,就一邊做工一邊讀書,據說還在漕幫干過一些冒險的事情。可一邊做工一邊讀書實在太辛苦,再后來工也不做了,到處借債,繼續讀書。但他讀了20多年也沒有搏得功名,反倒越讀越迂腐、越來越癡呆了,人們早對他失去了信心,稱他為瘋子。實在無路可走了,徐瘋子下定決心,托人向信和錢莊借了500兩銀子,想捐個官做做,也不枉費半生光陰。可能是他運氣太差,錢是捐出去了,但仍然沒有撈到一個實缺,只留下一身債務,不知猴年馬月還得起。人越窮越想讀書,因為在當時,讀書做官是讓窮人翻身的唯一途徑。

一路上,胡雪巖都在考慮怎樣處理徐瘋子的這筆老賬。因為他了解徐瘋子眼前的經濟狀況,他肯定拿不出這筆錢。但胡雪巖一向尊重讀書人,如果徐瘋子真有做官的才能,真有值得一幫的地方,那就繼續幫幫他;萬一他有時來運轉發跡的一天,不僅可解決錢莊的債務問題,自己也可多交一個朋友。

胡雪巖正想著,突然聽到前面傳來一陣嚷嚷聲,一大幫人在圍觀。

他趕忙跑過去看個究竟。他撥開人群,一眼就看到徐瘋子跪在一棵樹邊,3個莽漢正氣勢洶洶地對他大聲呵斥,其中一個嚷道:“限你3天之內將70兩銀子還清,分毫不能少,若不,一把火燒了你那間破房子!”

胡雪巖已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來是另一幫債主在逼債。他搶步上前,一把扶起徐瘋子,對那3個莽漢說道:“徐先生是個讀書人,你們這樣做實在有辱斯文。”

“你是吃哪碗干飯的?竟在此多管閑事!”另一個漢子沖他叫道。

“幾位大哥,得罪了。我只是覺得徐先生很可憐,大家有話好好說。”胡雪巖對他們拱拱手。

“有什么話好說,他的這筆欠賬,已有整整3年了,難道你還想幫他賴賬不成?”這個債主正愁沒人理,正好出來一個替死鬼。他輕蔑地看著胡雪巖。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胡雪巖說,“但你們看他眼下的情形,哪有錢還你們呢?你們再怎么逼他也沒用啊。”

“逼他又怎么樣?不逼他難道你幫他還錢嗎?”債主不耐煩了,似乎要把矛頭直接指向胡雪巖。

這時候,不知誰說了一句:他是“信和”的伙計,也是來討賬的。

那3個莽漢一聽,頓時火起:“你小子耍陰,叫我們不要逼債,好讓他把錢都還給你,是吧!”說著,他們便一哄而上,對胡雪巖拳腳相加。

胡雪巖一邊說“誤會,誤會”,一邊忙亂躲避。

但這3個莽漢并沒住手,反而越打越兇。胡雪巖見勢不妙,轉身往小河邊跑。他見到一只船靠在石墩邊,忙跳上船去,對船家說:“快開船!”

“胡大哥,怎么回事啊?”這船正是胡雪巖的老朋友羅大叔的,說話的正是羅大叔的女兒翠環。

“怎么是你們啊?”胡雪巖有些驚喜,“有幾個惡棍在追我。”他上了船,安全了,將事情的經過跟他們講述了一遍。

羅大叔嘆道:“現在這個世道,哪一行都難做啊。”他們從小河轉到運河,將胡雪巖送回了錢莊。

“徐瘋子死了!”這是胡雪巖去討債的第二天清早發生的事情。消息不到半天就通過關帝廟前說大書的鄔先生的快嘴傳遍了半座杭州城,認識不認識他的人都紛紛猜測他的死因:有的人說他是自己不小心喝醉了酒掉到河里淹死的,可馬上有人反駁說他窮得連鞋都沒有,哪里還有錢買酒喝?于是有人斷言他是自殺,原因是無錢補缺,空頂了一個“官老爺”的帽子,實際上活得連叫花子都不如!整日瘋瘋癲癲地吹牛說夢話,真到了吃喝無著落的時候,只好一頭扎進了小河,將一把老骨頭喂魚,實無臉去見做過官的祖宗,辱沒家門!還有些好奇的人趕去看個究竟,徐瘋子畢竟是這一地方的“知名人士”。

胡雪巖跟鄔先生常有來往,在關帝廟這個“情報中心”,他自然也很快得到了這個信息。原來,徐瘋子頭天受到幾個討債惡棍當眾罰跪的羞辱,覺得顏面頓失,又感世態凄涼,前途無望,一身的債務只有一了百了,當天晚上便投河自盡了。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發現了他的尸體。

胡雪巖很有些感慨,也有些傷心。人死了,賬也就死了。當然胡雪巖并不是因為死賬而感慨,而是想到徐瘋子慘淡的一生。讀書做官是讀書人心中的一個死結,似乎讀書后不能做官就是最大的失敗。也許不只是為了功名,也是為了生存。如果徐瘋子中舉,甚至中進士,那么他的一生就會重新改寫。胡雪巖覺得人走進一條死胡同就不好了,思維應該靈活,世上的三百六十行都得有人做。在哪個行當中成為霸主,一樣可以傲岸于世。

傷感歸傷感,眼前的事情還得處理。徐瘋子孤苦伶仃,死后總得有人料理。胡雪巖想自擔這個義務,但辦理喪事再怎么草率也得有點費用。胡雪巖一時也湊不到多少錢,只得將徐瘋子的家當收拾了一下,便宜賣了10兩銀子。他用這10兩銀子給徐瘋子買了一身壽衣,一口棺材,雇人將他葬了,入土為安。500兩銀子的債務也隨之“入土”了。

債務人死了,胡雪巖的掌柜責怪他為何不拿那10兩銀子回來也算對錢莊有個說法。胡雪巖誠懇地對丁掌柜說:“10兩銀子對錢莊來說微不足道,但卻可以買得人心。做生意就是做人情,客人覺得錢莊可親可信,這樣就可以為信和掙回好聲譽,人們會念叨:是信和錢莊幫徐瘋子入土為安的。”丁掌柜頓時覺得胡雪巖不僅說得在理,而且見識非同一般,必將是成大器者。此事至此為止,丁掌柜只得將徐瘋子的債務一筆勾銷。

然而,事情接下來卻又節外生枝。有人誣稱是胡雪巖逼死了“徐瘋子”。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訛傳訛,在小河直街、清河坊街、信義坊街流言四起。胡雪巖自知被人冤枉,卻有口沒處辯。他也不想花精力去澄清那些無聊的閑話,再說,徐瘋子確實死得有些冤,人們發泄一下怨氣也在情理之中。胡雪巖沒有把那些閑言碎語放在心上。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胡雪巖去碼頭找翠環有事,剛過新宮橋,迎面遇上一群人攔住了他的去路。其中一個大個子指著胡雪巖厲聲問道:

“你就是信和錢莊的伙計胡雪巖嗎?”

胡雪巖甚感意外,拱手答道:“正是在下。”他一邊回答,一邊揣摩對方的來意。只見大個子一揮手,另幾個人便沖上來,一把將胡雪巖抬起來。

“你們要干什么?”胡雪巖莫名其妙,顯得有些慌亂。

胡雪巖被那群人堵上嘴,綁起來,帶到靠在河岸邊的一條船上,直到進了船艙才將他的口松開。胡雪巖在船艙內見到了一位小爺,可能是這伙人的頭兒。這位小爺雖然眉目清秀但盛氣凌人,開口便說:“你這個人一點情義都不講,逼債竟逼出了人命,今天要你來償命,我要替徐老叔討還公道!”

原來他們是為徐瘋子的死而來。胡雪巖懸著的心可以放下了,連忙解釋。但是這位小爺懶得聽,他罵道:“你們開錢莊的都不是人,只認得錢,人家借了點銀子你們就把人往死里逼。人生在世,只有一命,你逼死他,我也不能饒你,今天要你賠條命來!”這位小爺叫道,“把他給我扔到河里去!”

胡雪巖大驚失色,掙扎喊叫,但無濟于事。

再說,一直在碼頭上等待胡雪巖的翠環早發覺這伙人綁著個人上了旁邊的那條船,她沒有看清被綁人的臉,看上去很像胡雪巖。最初還以為是前幾天那幾個討債的惡棍來尋仇,后來又聽到船上人的對話,才知道是為徐瘋子伸冤的。她正在尋思以怎樣的方式介入這件事,告訴他們真相,突然聽他們說要將人扔進河里,情急之下,她顧不得那么多了,大聲叫道:“住手!”

誠則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不可不信。

她一個箭步跳上船去將他們攔住,又對那小爺說:“看你斯斯文文的,怎么待人那么粗魯。胡大哥怎么得罪你們了?不明不白的就亂來。”

來了一位送死的,竟是一個小姑娘。小爺愣了一下,說道:“難道你想為他出頭嗎?他逼債逼死了徐老叔,是兇手,難道不該償命?”

翠環姑娘面無懼色,反問道:“既然你們是行俠仗義,替徐先生伸冤的,就應該講道理,是不是應該先把事情弄清白,再殺人呢?”

“有什么不清白?”小爺盯著翠環,對他旁邊的一個人說:“阿三,你馬上去米店余老板那里或者去關帝廟找鄔先生打聽實情。”然后他又對翠環說:“好,現在我給你一個說明真相的機會。如果你說的話與阿三打探的情況不一樣的話,我就把你和他一起扔到河里喂魚。”

翠環將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對這位小爺講了。最后說:“徐先生之死并非信和錢莊之過,相反,胡大哥還親手操辦了徐先生的喪事,讓他入土為安!”

這位小爺有些將信將疑。過了一會兒,那個叫阿三的人回來了,他探聽到的情況與翠環所言完全一樣。

那位小爺連忙陪禮,并代死者向胡雪巖下跪表示感謝,胡雪巖連忙扶起他。問明究竟,原來,“徐瘋子”生前曾經救過這位小爺的命,前一天小爺突然聞其死訊,特來報恩。但誤聽流言,以為胡雪巖是兇手,就拿他報仇,險些釀成大錯!

臨行前,小爺對他們說:“胡先生如此仗義,值得我交你這個朋友。徐老叔欠信和的五百兩銀子,我替他還了,過兩天就派人把銀票送來。”

然后,他從身上取下一塊玉佩送給胡雪巖,說:“這是我的隨身之物,今后在江湖上如有難事可憑此到松江府找魏老太太!”

真是不打不相識,一場誤會和驚險,換來意外收獲。胡雪巖望著乘船而去的小爺,心里還在猜想他的身份來歷。江湖之人說話辦事就是干脆,敢做敢當,恩怨分明,多交幾個這樣朋友必然大有益處。

第二天,胡雪巖拿著玉佩去找鄔先生,順便也好弄清楚松江魏府是什么門派。鄔先生接過玉佩仔細一瞧,驚訝地說:“此乃漕幫信物,而松江漕幫過去的總舵主恰是姓魏!”

原來那位小爺是漕幫的重要人物。胡雪巖又驚又喜,驚的是竟有如此奇遇,可以輕易結交漕幫朋友;喜的是死賬變活,人生真是善惡有報。但胡雪巖并不能預見今后許許多多事情的發生都會跟漕幫有所關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台北县| 昌江| 广灵县| 巴里| 广宗县| 宜兰市| 东源县| 麻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富宁县| 水城县| 阜阳市| 镇坪县| 佛学| 东安县| 财经| 饶河县| 惠州市| 化隆| 庆安县| 南乐县| 垫江县| 西乡县| 民勤县| 垦利县| 兴城市| 丰县| 启东市| 红桥区| 两当县| 汉源县| 宾阳县| 武宣县| 沁阳市| 凤城市| 镇坪县| 海丰县| 综艺| 漳浦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