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養(yǎng)育
- 徐婧英
- 1781字
- 2020-04-26 21:24:28
六、你不可能改變孩子,除非他想改
辰辰媽在咨詢中大吐苦水:“我和老公都挺開朗的,可孩子就是太內向。為讓他多展示自己,學校組織演講,我找老師給他報了名,可他知道后,特別不配合,哭著鬧著就是不參加,把我氣得半死……其實,從我發(fā)現(xiàn)他膽小、內向后,就不斷跟他說,這樣不好,要改,可他就是不聽,不但絲毫沒改,反而越來越不愛表現(xiàn)。老師,您說,我該怎么做,才能改變他的膽小、靦腆呢?”
阿卓媽媽也有類似的疑問:“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我給他定了個時間表,幾點寫語文,幾點寫數學,按這個表做的話,作業(yè)很快就能寫完。可阿卓就是不聽,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吃水果,總之,就是不能按我說的來。徐老師,我得怎么做,他才能聽我的呢?”
一位保潔大姐抱怨自己的老公:“我跟他說過很多次了,做魚時加糖能去腥味,可他就是不聽,做的魚特別難吃。怎么就改變不了他……”
姑娘小爽吐槽男友不愛陪她逛街,逛一會兒就不耐煩,好幾次都是興高采烈地去,氣急敗壞地回。她很郁悶,怎樣才能改變男朋友,讓他心平氣和陪自己逛街呢?
1.一個人不可能改變另一個人
“我怎么就改變不了他?”這是太多人的苦惱。
告訴你一個真相就是:一個人不可能改變另一個人,哪怕是最親密的人,像戀人、愛人、父母,哪怕是你的孩子。
從生理角度說,人的大腦有兩個分區(qū),一個控制理性,一個控制本能。擺事實講道理,影響的只是他人大腦的理性分區(qū),而人的行為是由本能控制的。也就是說,你對對方大腦的理性區(qū)域說“你要這樣這樣做”,但真正去做、去改變的,是對方的本能。
想通過說服、講道理改變他人,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本人有意愿,想改變,否則,外人根本無法改變他。
想要改變別人,不能靠說,要運用智慧,在對方的本能上做文章,潛移默化。
2.改變環(huán)境比講道理更有效
阿卓的媽媽在客廳看電視,卻讓一年級的阿卓靜心寫作業(yè),對于自控力還較弱的阿卓來說,真的不易做到。如果阿卓媽媽關掉電視,和孩子說:“下面這段時間,你好好寫作業(yè),我也不看電視。你寫完作業(yè),咱倆一起看好看的動畫片!”相信,減少了干擾,又設計一個愿景,孩子寫作業(yè)自然快很多。
同樣道理,像那個保潔大姐,要么她做魚,要么老公做魚時,她什么也不說,主動去放糖,既保證了美味,也不會讓老公煩。
像小爽,男友不愿陪她逛街,是覺得她一件件試衣服還不一定相中,自己只能坐著等,很煩很無聊。如果小爽在逛街前明確想買哪種款式和顏色的衣服,有目的地逛,或者選擇有書店、咖啡廳、游戲室的商場,讓男友可以休息娛樂,這樣他對逛街就不那么抗拒了。
3.一個人只有自己想改變,才會真的改
一個人只有自己想改變,才會真的改。關鍵詞是“想”,有意愿,有目的。
一個女孩說,她過去非常不愛學習,身為公司高管的爸媽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她就是不愛學。
高考成績公布,名落孫山,她也無所謂。可看到在公司說一不二、受人尊敬的老爸像孩子一樣難過地哭了,她就被打動了。
此后,她發(fā)奮學習,復讀考上了重點大學。她說,我不想看到爸媽那么失望,所以,我要好好學。
明白了吧,“我要”“我想”才是一個人改變的關鍵,調動意愿和積極性,才能促成改變的發(fā)生。
4.你不能改變孩子,但能改變對他的態(tài)度
改變別人難于上青天,改變自己易如反掌。
人的想法支配現(xiàn)實,想改變現(xiàn)實,就要先改變想法,改變思維方式,想要的結果自然出現(xiàn)。
如果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改變孩子,就會放棄這方面的努力,轉而去接納,接納孩子的一切。
想想太極的陰陽圖,整體是一定的,把白的部分擴大,黑的部分自然縮小。
孩子也一樣,放大優(yōu)點、發(fā)揮優(yōu)勢,缺點、劣勢就不占主導,不會起作用。并不是沒缺點了,而是不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發(fā)揮作用了。
像辰辰媽,要知道,孩子無論外向還是內向,都各有優(yōu)、缺點,都是上天賦予的禮物,家長要學會接受,學會順服,將目光放在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上。慢慢地,辰辰媽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可愛,沒按她想的改,也不錯!
5.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感動
拿學習來說,作為學生,最大的感恩、最好的回報就是主動學習,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不辜負家長。而這些,絕不是靠打罵、揠苗助長能快速獲得的,需要“慢”功夫,走進孩子的內心,春風化雨又潤物無聲。
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家長收回指責的手,調整眼光,不再盯著孩子讓你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孩子覺得被尊重、被喜歡,為了回報,不想讓父母難過失望,自然會主動調整自己,努力學習,有錯必改,爭取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