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憑啥提拔你(精裝典藏版)
- 趙強
- 3559字
- 2020-04-08 16:05:39
琢磨事還是琢磨人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像一道選擇題。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題,選對了,平步青云,選錯了,就得多走些彎路。
由于職業的原因,我經常給很多企業做培訓咨詢工作,很多人跟我講:“趙老師,了解老板需要什么樣的人,當然很重要,老板是公司最有權力的人,我成天去琢磨老板的個人喜好,會不會有些不務正業?”
的確,老板是公司最有權力的人,由于隸屬關系,職場的情況往往是:業務員怕經理,經理怕總監,總監怕分公司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怕總經理,總經理怕董事長。老板的個人喜好,往往會形成一個公司的風格,很多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老板向往的文化。
我曾經打趣地對他們講,在民營公司,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就像一夫多妻。究竟要琢磨事,還是琢磨人,前提要看你是不是“嫁”對了人。
其實,老板和員工的關系是雙向的。老板可以選擇提拔還是不提拔你;你可以選擇跟著哪個老板干。
從我的經驗來看,判斷一個老板值不值得你跟著他干,只有一個標準:沒有私心的老板不是好老板。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考察一個細節:一個老板,有一天發達了,跟他最久的那個人,現在過得怎么樣,處于什么樣的位置。跟他最久的人,不論能力如何,至少是最忠誠、最可靠的,如果這樣的人,老板都不提拔,或者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那你最好離這樣的老板遠遠的。因為,即使你再努力,也做不到跟他最久的那個人那樣好。
職場中遇到一個好老板、好上級,是非常幸運的。這里的“好”,并不僅僅是人品好,而是他愿意提攜和培養下屬。跟著一個好好先生,工作起來沒壓力,但發展空間也有限。很多職業技能不是培訓來的,不是書本上學來的,而是跟著一個好領導多看、多琢磨,體悟來的。如果你能領會老板的工作思路、掌握他處理問題的方式,學習他的工作節奏及處理疑難問題的技巧,你成長得一定比別人快。好老板能夠通過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在潛移默化中啟發你的悟性,在不知不覺中開拓你的能力,從而讓你走上職場發展的快車道。
究竟要琢磨事,還是琢磨人,前提要看你是不是“嫁”對了人。
能者多勞,能干的員工手頭總是有大把的事情要做,當你的老板給你安排了一大堆事情,并且對你要求嚴格時,說明老板在很多事情上很倚重你,希望你能擔當大任。如果他還經常帶你去參加各種商務活動,那你離被提拔就不遠了。即便不是如此,跟著他,你也能學到讓你馳騁職場的東西。
一個人的才能、才華不等于成果,不等于結果,本事是靠真刀真槍干出來的,水平是靠久經考驗練出來的。老板不會養閑人,如果你真有本事,能夠做出成績來,老板天天怕你跳槽,怎么會不給你高薪呢?
人必須對自己狠一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首先選一個好平臺,跟一個好老板,好好干,干出成績來,讓錢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錢。
如果你“嫁”對了人,那就得認真想想,是應該琢磨事呢,還是琢磨人?
我們先看這樣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
有位智者,在草地上給徒弟們上最后一課。
智者問:“如何除掉這些雜草?”
大徒弟說:“用鏟子鏟。”
二徒弟說:“用火燒。”
三徒弟說:“撒上石灰。”
四徒弟說:“連根拔去。”
智者說:“都試一下。如果沒有除掉,一年后再來此相會。”
一年后,徒弟們都來了,唯獨智者沒來。但他的徒弟們看到滿地生機盎然的莊稼,卻沒有一根雜草,終于悟到了一個道理:欲無雜草,必須種上莊稼。
其實,工作中,我們很多人之所以躊躇不前,并不是在想怎么做成事,而是在想,怎么不出事。有一種人天天想著除草,卻壓根沒想過種莊稼。這一類型的員工,他們看起來很聽話,老板說東,他們就朝東;老板說西,他們就朝西。他們做事,想著自己的小九九,給自己留退路,怕擔風險;他們既不琢磨事,也不琢磨人,是職場中的庸才,不堪大用。
第二種人,天天夢想著升遷提拔,不過他們的注意力卻落在如何迎合老板、搞垮競爭對手上,對他們而言,除草就是除掉競爭對手。這一類型的員工,不琢磨事,只琢磨人,他們有著非同尋常的人際敏感和權謀能力,如果公關能力又很強,就會像花蝴蝶一樣撲來撲去。這類員工,如果用錯了地方,就是職場中的小人。
第三種人,他們本性善良,為人真誠,做事踏踏實實,有著令人敬佩的務實精神。他們不琢磨人,只琢磨事,只低頭拉車,卻很少抬頭看天,他們是職場中的大多數。
第四種人,他們既琢磨事,又琢磨人。他們屬于職場中的翹楚,往往極容易成為領導者,要么是老板,要么是高管。
第一種人不堪重用。第二種和第三種人經常鬧矛盾:前者務虛,后者務實;前者譏笑后者,后者也譏笑前者。第四種人,屬于少數人。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先琢磨事,后琢磨人。
那么,作為一名職場人,我們應該做哪種人呢?我認為,應該做第五種人: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先琢磨事,后琢磨人。
其實,琢磨事和琢磨人,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放棄哪一面,都不合適。
琢磨事,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工作不是游戲,想玩就玩;工作不是戀愛,需要投其所好。公司是個營利組織,要為組織貢獻價值,才能生存。工作更像是婚姻,你需要忍耐,需要從點點滴滴中學會經營。人際關系、個人能力、溝通能力等都很重要,但是立身之本應是事情本身。老板會因為你創造了價值而雇用你,而不會因為你人際關系好而雇用你。說白了,一個人做事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其他都是輔助要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所以應該將精力聚焦到琢磨事情上來。很多人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琢磨人上,結果耽誤了琢磨事。
中國有相當多的老板是做業務出身,做業務,琢磨事,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而那些醉心于琢磨人的人,往往很難做成事。
一個人做事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那是不是說,琢磨人不重要?當然不是。“種花須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要想被提拔,還是要懂人性。
西漢開國丞相蕭何是一個善于琢磨事的人,因為表現太好,卻被劉邦懷疑心存異志。為了打消劉邦的顧慮,他也做了一些強取豪奪的惡事。“水至清則無魚”,皇帝有了下屬的把柄,心里便踏實了很多。蕭何在關鍵時刻,琢磨透了老板的心思,得以善終。
在我看來,琢磨人有時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視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視它,那也很危險。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琢磨事好比是“質”,琢磨人好比是“文”,兩者共同發展,方可大成。對于企業而言,一個人越往高層升遷,就越要重視琢磨人,選人、育人、留人、用人是管理者的重要職責。
琢磨事與琢磨人就如同一個包子中分別包了兩種餡,包子的味道如何,取決于這兩種餡的比重。在不同的階段,這兩種餡的比重不同。基層員工要以琢磨事為主;中層員工要多琢磨事,適當琢磨點人;高層管理者要以琢磨人為主,琢磨事為輔。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明白,辦公室不僅僅有政治,更重要的是要講策略,以事情為導向,而不是以人為導向。
那么,在實際工作中,職場人應該如何把握琢磨事和琢磨人的度,從而獲得提拔的機會?
1.要讓老板信得過、靠得住
誰不愿意用自己人呢?因為自己人更可靠。所以要琢磨老板的心思,成為老板的心腹。我們常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機會并不會平均分配。成為老板的心腹,就會獲得更多提拔的機會、成長的機會。
2.要琢磨大局
琢磨事,不僅要小處著手,更要大處著眼。公司畢竟是個整體,老板會優先考慮整體利益。如果你是一個基層員工,你所在的團隊就是一個整體;如果你是一個部門總監,你的部門就是一個整體。你要明白大局之上還有一個大局,小團隊、小部門的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
3.要有進取心
愛琢磨事的人,往往進取心更強。而老板喜歡有上進心的人,這些人“吃著碗里的,看著盤里的,想著鍋里的,惦記著地里的”。很多老板樂意提拔和培養肯吃苦的人,就是因為吃過苦的人,有斗志,以事情為導向,成長潛力大。
4.要嘴巴嚴
哪個公司沒有秘密,哪個老板沒有禁忌?說三道四的長舌婦,往往最不可靠。雍正帝曾說:“慎密二字,最為要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可不畏乎?”悟透了這段話,就學會了職場做人之道。
5.要人緣好
你要和上下左右的人都搞好關系,即使是競爭對手。一個人,付出熱心,就會獲得別人的熱心;付出真誠,就會收獲別人的真誠。要與同事處好關系,成為朋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為你的提拔加分。
一個人越往高層升遷,就越要重視琢磨人。
其實,琢磨人也好,琢磨事也好,關鍵看你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上,在什么山,要唱什么歌。老板想提拔什么樣的人,和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
強人強語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像一道選擇題。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題,選對了,平步青云,選錯了,就得多走些彎路。
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就像一夫多妻。究竟要琢磨事,還是琢磨人,前提要看你是不是“嫁”對了人。
判斷一個老板值不值得你跟著他干,就一個標準:沒有私心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所以應該將精力聚焦到琢磨事情上來。
琢磨人有時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視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視它,那也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