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地緣政治學的歷史片段(“經典與解釋”第51期)作者名: 婁林本章字數: 589字更新時間: 2020-05-22 17:42:48
近代以來的世界地圖集
如前所述,同時代的文獻未能從這些塵封在檔案館里的寶藏當中獲得任何益處。16世紀的世界地圖集(Kosmographie),如1534年弗蘭克(Sebastian Franck)的世界地圖,和后來多次發行的1544年明斯特(Sebastian Münster)的世界地圖集,是各種奇異現象的集合,其中絕大多數是史料,但也含有政治和統計的內容,特別是明斯特的后來各版,可視為政治-地理論述的開端。[29]即使在19世紀后半葉,我們在風格較古的地理手冊當中也依然能夠感覺到這類論述的影響(如H.A.Daniel[30]等)。
就我所見,1570年首次出版《寰球概觀》(Theatrumorbisterrarum)的奧特柳斯(Ortelius),[31]是第一個把政治分色(politische Fl?chenkolorit)引入制圖學的人。在18世紀赫曼(Homann)、蘇伊特(Seutter)、洛特爾(Lotter)等人的地圖冊中,這一創舉完全主宰了制圖學的表達方法。盡管其他制圖技術有了很高的發展,但時至今日,這種簡陋而麻煩的表示方法仍在政治概要地圖中應用,大多在英國和美國。比如美利堅合眾國,包括各州及其郡縣的政治地圖,色彩斑駁,被私人作坊大量傳播。17世紀荷蘭的布勞(Blaeu)和楊森(Jansson)[32]等人繪制大地圖冊,從一開始就偏愛運用邊界分色(Grenzkolorit)的工藝,更節制,更悅目,而且同樣能達到目的。經過一百年,施蒂勒(Stieler)的地圖冊使這種工藝適應了素描及版畫的一切進步。要論表現方法的專門化,精細到最小政治領地的刻畫,沒有任何現代地圖冊能夠與偉大的荷蘭先驅比肩,甚至連赫曼及其同時代人都比不上。這些人是政治地理學在地圖繪制領域具有永恒價值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