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成果的研究

吳易風十分注意并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科研成果。他在認真研究后提出,毛澤東論政治經濟學、陳云論綜合平衡、鄧小平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杰出的三大科學成果。

1.毛澤東論政治經濟學

吳易風對毛澤東有關政治經濟學的論述和談話進行系統研究后認為,毛澤東對政治經濟學特別是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創造性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獨創性見解。

第一,關于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斯大林認為“是生產關系”,毛澤東則認為“主要是生產關系”。毛澤東當時想從兩方面來拓展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一方面,“聯系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系研究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這對我國經濟學界拓寬政治經濟學研究范圍的探索起了先導作用。

第二,毛澤東十分重視政治經濟學方法論。他熟練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于政治經濟學,提出并論證了一系列經濟哲學思想:政治經濟學要研究兩重性,要應用矛盾分析法;要用抽象法,通過現象找出本質;要研究客觀經濟規律;要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量變和質變;要研究社會主義社會利益問題上公與私的辯證法。

第三,毛澤東全面評述了蘇聯政治經濟學范式,對其中正確的觀點給予積極的、肯定的評價,對其中錯誤的觀點給予尖銳的、嚴厲的批評。

第四,毛澤東系統研究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綱,過渡時期,社會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分配,社會主義勞動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按比例和綜合平衡,社會主義管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共產主義。在所有這些問題上,毛澤東都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出了十分深刻的獨創性見解。

2.陳云論綜合平衡

吳易風對陳云的綜合平衡理論進行系統研究之后認為,陳云的綜合平衡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成功范例。吳易風追溯了陳云綜合平衡理論的思想淵源,探索了陳云綜合平衡理論孕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梳理、探析并闡述了陳云的綜合平衡理論體系,區分并評述了陳云提出的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實現國內經濟綜合平衡基本條件的“三大平衡”(即財政平衡、信貸平衡、物資平衡)和同時實現國內經濟和對外經濟綜合平衡基本條件的“四大平衡”(即財政平衡、信貸平衡、物資平衡、外匯平衡),研究了陳云對綜合平衡與計劃和市場關系的開創性探索。

吳易風提出,陳云的綜合平衡理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綜合平衡理論不僅適用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而且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調控市場的根據。吳易風批評了綜合平衡已經過時的錯誤說法,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綜合平衡遭到破壞的結果,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五大統籌是綜合平衡理論在新條件下的創造性應用和發展。吳易風建議:建立綜合平衡模型和預警系統,預防經濟大起大落;成立權威性的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研究機構,負責適時向中央和國務院報告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3.鄧小平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吳易風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史出發,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是重大的理論難題。他全面研究了鄧小平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的所有論述,發現國內某些經濟學家對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詮釋,如“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不分‘姓社姓資’”、“社會主義本質不要求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一部分人先富一定會使所有人全富”,等等,是對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曲解。在論述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大量論文中,吳易風論文的特點是力求全面地、準確地、原原本本地闡述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第一,鄧小平認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也就是說,計劃和市場都是資源配置方式,而不是基本經濟制度。

第二,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場經濟不能說只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就是說,市場經濟可以同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

第三,鄧小平主張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相結合,認為這樣就更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

第四,鄧小平認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談話,一方面講生產力——“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一方面講生產關系——“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后講社會主義的目的——“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要實現這一切,都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

第五,鄧小平區分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指出了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方法,不同點是所有制。后來,鄧小平將“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改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此可以推知,他所說的“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第六,鄧小平強調,堅持“公有制經濟始終占主體地位”,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搞市場經濟就不會導致資本主義。鄧小平明確反對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他說:“如果十億人的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對世界是個災難,是把歷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

第七,鄧小平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看作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前提。他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

最后,鄧小平對違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提出了警告:“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利川市| 乌鲁木齐县| 金塔县| 香格里拉县| 利川市| 当涂县| 珲春市| 新田县| 咸丰县| 江山市| 绥棱县| 阿拉善盟| 虎林市| 赤水市| 武山县| 娄底市| 连山| 那坡县| 介休市| 于田县| 玉山县| 集安市| 蕉岭县| 浦城县| 迭部县| 齐齐哈尔市| 汶川县| 通河县| 那坡县| 盐津县| 平定县| 武邑县| 宿迁市| 东丰县| 泸定县| 三台县| 积石山| 南开区| 固阳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