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大學是什么

在我國古代,“大學”一詞除了指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外,還指聚集在特定地點整理、研究和傳播高深領域知識的機構。其英文University則是從拉丁語Universitas中派生出來的,意為“教師和學者之社區”。從中外兩方詞源,不難看出,大學是一個充滿知識與思維碰撞的地方。而恰恰是因為這些活動需要大量思考和研究時間,才使我們必須盡快提高對環境的適應性,穩定日常生活,為學業上的發展與進步營造出合理的空間。

2.1.1 為什么要適應大學生活

來到大學,很多同學在接觸到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生活時,都會在興奮中迅速對近期生活進行規劃:認識新朋友、熟悉校園、出去參觀等。有些同學認為經歷了這一切的自己,已經快速適應了大學生活,其實則不然。

“只要我們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不就行了嗎?”有的同學這樣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們會發現,其中的難度遠遠超乎想象。且不說一個宿舍,室友來自天南海北,生活作息不全一樣,光是完全打理好自己的內務,就已經讓初為獨立的新生們叫苦連連。沒洗的衣服攢了好多,找不到要用的東西,早上沒人叫起面臨遲到,趕到教室連飯都來不及吃等。學習上,老師講課也不再像高中時那樣專注于基本概念,而是把重心更多地放在發散思維和拔高上,如果缺乏復習和預習的意識,就很容易落下進度。

適應大學生活,不是短期的順風順水,更重要的是真正認識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并針對這些變化對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長期適應性的調整。

適應大學生活,是開展大學挑戰的第一課。大學充滿挑戰,但首當其沖的挑戰就是如何快速積極地應對多變的大學生活。雖然在大學中,很多同學認為學生組織面試、學生干部競聘、獎學金評定、競賽獲獎才是挑戰,但這些挑戰需要在長期的學生生活中才能得到體現,可以說,其緊迫性遠不如適應大學生活這一入學開始就要面臨的問題來得重要。

適應大學生活,是良好學習生活的基石。進入大學之前,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都比較單一——不需要負擔家務、打理自己的內務,只要專心學習就可以了。但進入大學后,遠離家長的看護和照顧,在欣喜自己終于獨立的同時,對這種完全自理的生活又充滿不安。如果不能處理好人際、心理、學習、自理等方面的問題,大學生活就會平添障礙,反之,如果能夠及時適應這種轉變,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將事半功倍。

適應大學生活,是走向社會的必要鍛煉。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培養機變性和普適性。機變性,就是無論遇到何種變化,都能快速應對自我調整;普適性,就是面對不同環境,都能保持相同的心理狀態,不至于受到環境改變的影響。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從高中到大學的環境跨度,與大學到社會的環境跨度程度相似,因此適應大學生活,是未來適應社會生活的試煉,更是檢驗自我能力的試金石。

因此,每一個新生都應當正視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性,力爭在短時間內完善自我,規劃好大學生活。

請寫出你進入大學后,周圍環境與高中有何不同,并談談自己對這種變化的感想。

2.1.2 大學生適應現狀

隨著社會發展,入學的大學生逐漸趨近于“00后”,從小就享受著科技飛躍帶來的便利,不但在思想上更為活潑,思維方式也更多跳躍,這些特點使得他們在入學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不適應問題,這些問題一般表現為以下幾點。

(1)心理承受能力與目標意識不成正比

如今的大學生并不缺目標意識,事實上,因為出生于我國全面發展的時期,在這個全民競爭的時期里,競爭意識和目標意識已經占據主流,從家庭到學校,學生接受到的教育無不是和這兩種意識掛鉤的,加上教學資源的階梯性和優質教學資源的有限性,這一點還在被不斷放大加劇。更由于現今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常年享受家庭核心位置的情況下,也會培養出更為強烈的目標意識,一般表現為較強的功利心、嫉妒心、利己思想、失敗恐懼感等。只是相形之下,面對挫折時心理承受能力就明顯不夠,在進入大學遠離父母,以及生活轉變的雙重變化下,很容易產生迷茫、逃避等消極情緒。

(2)自我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不成正比

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現今大學新生從出生開始就享受著家庭核心關注地位,習慣了自我意識,敢于充分發表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善于關注自身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對自我評價過高、自尊心過強、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欠缺等缺陷。但這些從步入大學,與他人宿舍生活開始,就是重要的問題。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強,加之缺乏交流的環境和平臺,同學之間關系不和諧、宿舍矛盾突出等問題時有發生。

(3)社交意識與人際交往能力不成正比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社交平臺的興起,使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網絡是一個非常便利的交流場所,每個人都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觀點,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網戀。但網絡對人性格的表現遠不及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況,即使是網上聊得來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也未必會一拍即合,而現代的新生們已經習慣了在網絡中尋找這種“完全合拍”的朋友,這種滿足感反而讓他們慢慢地脫離了真實的世界,對現實人際交往產生恐懼和排斥,并且形成“交往能力欠缺—交往意愿減弱—交往能力退化”的惡性循環。

(4)獨立意識與實踐動手能力不成正比

在良好的教育與環境下全力沖刺學習,很多大學生都有著“能動口不能動手”的特點,對家務和其他生活技能知之甚少。雖然開闊的教育讓他們有著高情商和高智商,渴望獨立,期待自我管理,但從小生活在完全的保護之下,反而常常是行為跟不上思想,缺乏抗挫折鍛煉更缺乏實踐,甚至無法生活自理,對父母依賴慣了,空有理論學習的能力,卻沒有足夠的實踐能力給予支撐。

(5)學習目標與自學理解能力不成正比

大學的教學方式無疑是綜合而開放的,這與初高中時學校的填鴨式教學十分不同,新生入學后就面臨學習方式和方法上的轉變,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學習節奏。不能合理安排業余時間,兼之自學能力差,造成學習效率低,成績下滑,跟不上課程教學進度;缺乏學習動力,對學科認識不夠,無法快速掌握節奏,造成熱情減退。特別對于高中時成績優異的同學來說,這樣的落差很容易引發困惑、焦慮等心理。

以上都是新生在進入大學后普遍擁有的問題,也反映出新時代大學生入學適應情況,在這樣的現狀下,片面回避問題顯然是無效的,只有正視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法,才是最簡便高效的途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胶州市| 桦甸市| 根河市| 横峰县| 龙游县| 屯留县| 溆浦县| 五河县| 南汇区| 克什克腾旗| 建阳市| 呼和浩特市| 比如县| 吉木乃县| 宁远县| 武城县| 黄陵县| 昆山市| 澄城县| 原阳县| 申扎县| 当阳市| 高邑县| 诸暨市| 桃源县| 都兰县| 和林格尔县| 静安区| 舞钢市| 宁强县| 金昌市| 新闻| 宽甸| 孙吴县| 乌海市| 怀安县| 绥中县| 梧州市| 驻马店市|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