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從民藝中學到了什么
一、民藝之美是如何展現于世界的
我從民藝中學到了什么?這樣的真理已經展現在眼前。讓我真正感到吃驚的,是目睹了若干價值觀的顛倒。在我的面前,浮現出對新世界的無限展望。對于墨守成規者來講,這是難以置信的。為了化解公眾對我的誤解,我想將學習到的真理在下面一一敘說。
任何人都會認為,異常的世界會產生異常之物。然而,民藝品會告訴我們:即便是普通的器物也會產生異常之美,這是明擺著的。關于事物的故事說:在普通與平凡被蔑視的世界,亦有美之所在。這只有在新的視野展開時才會發現。其中,含有兩個命題:只有在普通的世界才會有無限的美存在,此其一。這樣的真理所帶來的是巨大的福音吧。不僅如此,不是普通的世界就難以出現深層次的美,此其二。這樣的命題才真正是令人驚訝的。讀者或其他人對此都難以置信吧,因為這是我說的。如果早期的茶器不是平凡的民藝品,就絕不會有非凡的“大名物”。實際上,普通的才是偉大的。一般人只以為非凡之物才是偉大的,而不會去關注平凡的物品。
老子將道的最高境界叫作“玄”?!靶奔础笆ズ凇?。習慣上將“玄”之美叫作“澀”。美有著多種表相,而意味深長的是“澀”。這是最高境界的美,在工藝中尋求“澀”之美時,或許我們就會將其與民藝品想到一起。茶人們在那些器物中發現茶器并非偶然。要在“上手物”中尋求這樣的美則難上加難。如前所述,“上手物”中的美之器物,大部分都是早期的物品,其制作的過程是單純的、無心的,與不用心于工程與技巧的民藝品是相通的。
普通的世界,是異常之美的確定的保障。這并非夢想,在工藝中是真切的事實,這樣的規則是令人驚嘆的。由此,給希望帶來了充實的福音。假如是在異常的世界里尋求美,即便是眾生之手的創作也會生于凡俗,還會死于凡俗。然而,無論怎樣美都會在民藝品中產生,因為規則會將其約束為美。無論在何處這樣的約束都是沒有謬誤的。如果花之美只限于稀有的幾種,那么大地將會變成荒野。只有無數的野花之美,才會給自然生色。也只有人們都能夠看到的美,才能打動我們的心。
稀有的物品缺乏公道,會把所有行者都引入都市;稀有的物品具有特殊的美感,然而卻不是原本之美。精細或華麗都是美的,卻不是美之極致。只有民藝才會成就美之公道,也只有如此樸素的民間器具才會擁有最廣泛的工藝之公道。貴族的器物在良好的環境中顯得纖弱,而實用的民藝品即便是在貧困的環境中也是健壯的,顯現出活態的生命之美。
只有在平凡的世界、普通的世界、多數的世界、公正的世界、誰也無法獨占的共有的世界里,這樣的器物才會是美的、幸福的。也只有在這樣的世界里,高度的工藝之美才能夠呈現,這難道不是一個偉大的福音嗎?對平凡的肯定,被肯定的平凡。我感到這是具有潛在美的民藝品所顯現的新的真理。
在這偉大的平凡之中,我得到了眾多不同以往的真理之啟示,將在下面依次敘述。首先,或是有教養者,或是無知識的普通民眾,都會發現個人之作在民間器具的面前顯得愚蠢;或是某種豪奢的富貴,或是源自貧困的清貧之德,都會看到華麗之作在質樸的物品面前相形見絀;或是縝密的知識,或是出于無知的無心之美,知識的作用在無想的狀態面前顯得幼稚;或是嘔心瀝血的作為,或是稚拙的自然之力量,精心之作卻無法超越質樸的物品;或是出于美之考慮,或是不美的卻擁有用之誠實,為美而作在為用而作的物品面前卻不再擁有美;或是華美的裝飾,或是沉靜的質樸之形態,在澀之面前華麗竟然無處可容;或是復雜,或是顯得單調的單純之美,復雜之美無論怎樣在單純的面前都無法顯示;或是強勢的自我,或是柔弱的無我,有款之作在無款之作的面前顯得可笑;或是對自由有所追求,或是完全不自由地對傳統服從,與傳統的美相比自由創作則顯得微不足道;或是特別的獨立的個人,或是溫和的團體協作的力量,與有秩序的美相比較孤立的美可以忽略不計;或是個性的主張,或是自然的意志,所有的焦慮在自然的真理面前都會煙消云散。
全部的工藝之美會告訴我們這樣的令人驚訝的顛覆性的真理。接下來的幾章中,我會盡量用平易的語言來敘說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