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評薩繆爾勛爵的《未知的土地》[96]
- 奧威爾書評全集(中)
- 喬治·奧威爾
- 872字
- 2020-01-16 16:39:10
這本書以培根的《新亞特蘭蒂斯》為藍本,是“正面的”烏托邦作品,和其它這類作品一樣在同一點上失敗了——那就是,沒辦法描寫出一個接近完美的社會,并讓普通人想要在那里生活。
故事是這樣的:作者總是相信那個被稱為新亞特蘭蒂斯的國家是一個真實的島嶼,某位船長向培根說起了它,經過漫長的探索他找到了這個島,并在上面生活了一年。那是一個小島,坐落在南太平洋的偏遠之地,因此一直沒有被發現,一部分原因是島民的謹慎。他們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時不時會派遣“使者”去學習最新的科學發明,但他們嚴守自己的島嶼秘密,不希望它被侵略和征服。
當然,這個島嶼擁有我們賦予“美好的”烏托邦的所有特征——有衛生設施,有節省勞動的設施,有神奇的機器,強調科學,全面的理性,性情中帶著淡淡的虔誠。那些人每周工作九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用來鉆研科學和藝術。沒有戰爭,沒有犯罪,沒有疾病,沒有貧窮,沒有階級差別等等。為什么像這樣的“理想”條件總是讓人讀起來覺得意興索然呢?你會總結得出,完整的人類生活沒有一定程度的弊端是不可想象的。這是很明顯的,只舉一個例子:幽默和趣味感最終取決于弊端的存在,而它們在烏托邦里沒有位置。正如盧納察斯基[97]很早以前在《小金牛犢》的序文中說過的那樣,在完美的社會里沒有東西值得嘲笑。薩繆爾爵士筆下的烏托邦里的人有時候會放聲大笑,但只是在嘲笑異邦人的習慣,而不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值得嘲笑的。烏托邦的人總是帶著一種裝模作樣的自夸姿態,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先生的作品進行研究就能夠體會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完美的”社會只有在消除了人的心靈乃至身體的情況下才能想象。薩繆爾勛爵筆下的烏托邦的居民長著碩大的頭顱,能夠讓他們的大腦達到驚人發達的地步,但這使得他們在我們眼中不大像人。當斯威夫特想要描寫優點而不是弊端時,只能去寫馬而不是寫人。或許薩繆爾勛爵認為《格列佛游記》的前三章寫得很惡心恐怖是有道理的。那些內容很有趣,而且想象力極其豐富,直到最后一部分在對慧骃國的描寫中,斯威夫特努力想寫出理性的個體如何生活時,無病呻吟的感覺就開始出現,而故事也變得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