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國外新聞生產研究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大衛·曼寧·懷特(David Manning White),他開啟了新聞生產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式比較特殊,曾經他研究過一份用電報編輯的報紙,不是傳統的來研究,而是對它進行旁觀并且記錄,通過研究他發現電報編輯中人的主觀因素對電訊稿的影響比較大,從而創新性的提出了“把關人”的概念David Manning White. The Gate 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J]. Journalism Quarterly,1950, 27:383-390.,對于新聞生產的研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新聞的由來到底是不是生產的呢?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在這個領域有名的國外學者都發起了深入的研究,產生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最有影響力的就是《做新聞》,它的作者是著名學者蓋伊·塔奇曼(Gaye Tuchman),他對新聞生產做出了肯定性的回答蓋伊·塔奇曼,麻爭旗,劉笑盈,徐揚譯.做新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08.。甘斯(Gans)甘斯,石琳,李紅濤譯.什么在決定新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09.、邁克爾·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Michael Schudson.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J]. Media, Culture&Society, 1989,11:263-282.以及沃倫·布里德(Warren Breed)Warren Breed.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1955(33):326-335.等學者也是這方面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們站在新聞社會學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想要從社會因素方面去找到新聞生產問題的答案,而伯納·羅胥克(Bemard Roshco)也將新聞看作是一種社會的產物,并進一步指出新聞是新聞專業組織進行制造加工后而得出的最終成果伯納·羅胥克,姜雪影譯.制作新聞[M].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11-14.。另外,一些學者還研究了新聞生產的影響因素,這方面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是吉伯(Gieber),他在其名篇《新聞是報人們制造的東西》中明確指出了信源、新聞機構等社會力量對新聞從業者新聞生產所產生的影響黃旦.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00-208.。同時,赫希(Hirsch)從個人、組織、社會環境等三個層次對影響新聞生產的因素進行了分析,舒梅克(Shoemaker)從個人、常規、組織、媒體外部、社會系統等五個方面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米奎爾(MeQuil)則立足于新聞生產的核心——新聞組織,并從國際、社會、傳媒專業結構、組織、個人角色等五個層次回答了新聞生產受何因素影響這個問題,而菲德(Fidler)則提出了影響新聞生產的最為突出的幾個變量,包括社會的需求、媒體間的競爭、源于政治的壓力以及社會發展等陳順孝.臺灣新聞工作情境的變遷,陳順孝個人網,http: //www. ashaw. org, 2013-03-31.。還有一些學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新技術條件下的新聞生產,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在互聯網技術影響下,新聞生產已經發生了變化。美國著名的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的《變革中的編輯室:美國日報的得與失》(The Changing Newsroom: Gains and Losses in Today's papers)Pew Research Center. The Changing Newsroom Gains and Losses in Today's Papers [EB/OL]. http: //pewresearch. org/pubs/904/changing-newsroom, 2008-07-21.、《美國互聯網新聞讀者嚴厲批評新聞機構:從新聞界的價值觀和表現的角度:1985—2007》(Internet News Audience Highly Critical of News Organizations: Views of Press Values and Performance: 1985—2007)Pew Research Center.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 Summary of Findings: Internet News Audience Highly Critical of News Organizations[EB/OL]. http: //people-press. org/report/348/internet-news-audience-highly-critical-of-news-organizations, 2007-08-09.與《理解參與式新聞的消費者:互聯網與手機用戶如何將新聞轉化為社會經驗》(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ory News Consumer: How internet and cell phone users have turned news into a social experience)Pew Research Center.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ory News Consumer: How internet and cell phone users have turned news into a social experience[EB/OL]. http: //www. pewinternet. org/ ~/media//Files/Reports/2010/PIP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ory News Consumer. pdf,2010-03-01.等報告都充分說明了當今互聯網技術對傳統媒體生存的巨大沖擊,以及在這種沖擊下新聞生產模式變革的急迫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扎兰屯市| 安宁市| 清徐县| 汉沽区| 康乐县| 白玉县| 怀宁县| 房山区| 上饶市| 固阳县| 陆河县| 内乡县| 泽库县| 汤阴县| 宜都市| 刚察县| 安义县| 北辰区| 平度市| 巴青县| 西丰县| 大悟县| 古丈县| 富平县| 镇原县| 大化| 礼泉县| 白朗县| 甘肃省| 宝鸡市| 龙门县| 商河县| 鄯善县| 商都县| 民和| 固阳县| 霍州市| 珠海市| 澄迈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