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持企業創新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
- 張忠根
- 1531字
- 2021-04-07 17:37:39
第一章 寧波地方政府扶持企業創新的背景與理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現實背景與理論背景
政府行為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上起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一般來說,政府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行為包括制定激勵企業技術創新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專項貸款、政府采購、信息供給、教育和培訓、稅收優惠、政府研發補助、支持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各類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等。然而這些政府行為是如何有效地推進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企業創新績效的,其作用機理與作用路徑尚不明確,缺乏相關的研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探索政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隨著資源配置方式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原有促進創新的政府行為也要進行調整。因此,如何調整現有的地方政府行為,怎樣調整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創新績效的提升,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在驅動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企業創新績效的研究上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于理解微觀層面的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但對于理解宏觀層面的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則顯不足,有限的研究主題聚焦在政府補助
和稅收優惠
上,對其他的政府行為影響企業創新績效的路徑、方式、內容和機理均缺乏相應的探討。
本研究以寧波市地方政府為研究對象,致力于回答以下問題:①目前驅動企業創新及提升企業創新績效的地方政府行為有哪些?有哪些重要舉措?其效果如何?存在哪些問題?②對于政府該如何扶持企業創新,國內外有哪些先進的經驗可以借鑒?對寧波而言有何啟示?③地方政府行為提升企業創新績效的作用機制如何?如何衡量政府扶持企業創新的績效?④地方政府怎樣制定促進企業創新績效提升的完整政策框架?
二、研究意義
在資源配置方式和政府職能轉變的背景下,系統性地研究驅動企業創新及提高企業創新績效的政府行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研究內容具有重要性
大多數地方政府行為是在不了解企業創新活動的情況下發生的,既無現實依據,又缺乏理論指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對提升企業創新績效的政府行為進行系統性研究,將從政府創新工作的全局視角為政府行為提供一個理論性的政策框架,對地方政府改善創新環境、提升企業創新績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研究問題具有緊迫性
“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這是2015年3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之一。本研究對于完善“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研究的時間要求上具有緊迫性。
3.研究理論具有前瞻性
關于政府如何對組織和管理產生影響越來越受到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其他研究政府政策和實踐所產生的社會影響的學者們的關注,但關于政府對組織和管理產生強有力影響的證明目前還沒有成為主流學者們的研究工作。相關的研究工作較為缺乏,因此對地方政府行為與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同時本研究將架構宏觀政府行為研究與微觀企業行為研究,對彌補理論研究上“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割裂”的不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完善創新管理理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4.研究樣本具有典型性
寧波是中國制造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寧波政府在推動企業創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具有大量先行先試的做法,豐富的工作內容和成功經驗值得向省內外其他地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