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工HSE裝置操作技術
- 王德堂 劉睦利主編
- 800字
- 2020-01-10 12:15:33
模塊二 裝置工藝流程及考點介紹
項目一 聚氯乙烯樹脂生產工藝與事故應急處置
一、聚氯乙烯樹脂生產工藝
主要化學反應:
聚氯乙烯樹脂(PVC)主要有四種方法生產:懸浮聚合法、本體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微懸浮聚合法,其中懸浮法聚氯乙烯占聚氯乙烯總產量的80%左右。
氯乙烯懸浮法聚合是將液態氯乙烯單體(VCM)在攪拌作用下分散成液滴懸浮于水介質中的聚合過程。溶于單體中的引發劑,在聚合溫度(45~65℃)下分解成自由基,引發氯乙烯單體聚合。水中溶有分散劑,以防聚合達到一定轉化率后PVC-VCM溶脹粒子的黏并。
氯乙烯懸浮聚合過程大致如下:先將去離子水經泵加入聚合釜內,分散劑以稀溶液狀態從計量槽加入釜內,其他助劑從人孔投料。關閉人孔蓋充氮氣試壓,確認不泄漏后,抽真空去除釜內的氧氣。氯乙烯單體由氯乙烯工段送來,經單體計量槽加入聚合釜。引發劑自釜頂加料罐加入聚合釜。加料完成后,先開動聚合釜攪拌進行冷攪,然后往聚合釜夾套通入熱水將釜內物料升溫至規定的反應溫度。當氯乙烯開始聚合反應并釋放出熱量后,往釜夾套內通入冷卻水,并借循環水泵維持冷卻水在大流量低溫差下操作,將聚合反應熱及時移走,確保聚合反應溫度的恒定,聚合釜的溫控采用自動化控制。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1所示。

圖2-1 聚氯乙烯樹脂生產工藝流程方框圖
當釜內單體轉化率達到85%以上時,釜內壓力開始下降,根據聚氯乙烯生產型號對應不同的出料壓力進行出料操作,釜內懸浮液借釜內余壓壓入出料槽,并往槽內通入蒸汽升溫,脫除未聚合的氯乙烯單體,氯乙烯氣體借槽內壓力送氯乙烯氣柜回收。經脫氣后的漿料自出料槽底部排出,經樹脂過濾器及漿料泵送入氣體塔頂部,漿料與塔底進入的蒸汽逆流接觸進行傳熱傳質過程,PVC樹脂及水相中殘留單體被上升的水蒸氣氣體帶逸,氣相中的水分于塔頂冷凝器冷凝回流入塔內,不冷凝的氯乙烯氣體借水環泵抽出排至氣柜回收。經氣體后的漿料自塔底由漿料泵抽出送入混料槽,待離心干燥處理。
考點包括:①氯乙烯泄漏中毒;②氯乙烯爆聚;③中毒灼傷;④突然斷電;⑤氯乙烯泄漏著火;⑥進料泵泄漏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