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典型題詳解

一、名詞解釋

智者

答:智者一詞,過去曾一度被稱為“詭辯派”,是極不確切的,智者中雖不乏為取得辯論的勝利而使用違反邏輯的詭辯術的人,但畢竟只是少數(shù)。其實,智者這一稱謂源于希臘的“智慧”一詞,是用來表示在智能(本領、手藝、藝術、知識)方面內(nèi)行的人。智者派不是一個思想觀點統(tǒng)一的學派,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也不完全一致,大多數(shù)主張民主政治,也有少數(shù)是貴族政治乃至僭主政治的支持者。智者是一批周游于各城邦收取學費、傳授知識和演說辯論技巧的職業(yè)教師。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以教育為業(yè),接受報酬,代行學校的任務,他們周游各個城市。智者不僅教育人們?nèi)绾螐恼医逃藗內(nèi)绾喂芾砑覄眨钪匾氖墙逃藗內(nèi)绾嗡伎迹绾瓮ㄟ^推理來作出判斷。智者主要是教育人們?nèi)绾螐恼蚨鴮ΜF(xiàn)實的政治問題就比較關心,甚至重新審查了傳統(tǒng)的許多政治觀念,在國家與法制方面提出了許多批判性的新見解。因此,智者是一批早期注意現(xiàn)實、關心政治的思想家。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和安提豐等人。

二、簡答題

1簡要回答古希臘城邦的特征。

答:古希臘的城邦是一種特殊的國家形式。古希臘城邦的特征主要包括:

(1)從外部特征上看,城邦最顯著的特征是小國寡民。一般城邦往往以一個城市或城堡為中心,包括附近數(shù)公里以內(nèi)的若干村落組成,與其他城邦之間往往有山河海洋為自然邊界。

(2)從內(nèi)部特征上看,希臘城邦的本質(zhì)特點在于它們的社會政治結(jié)構(gòu),即它們是公民的自治團體,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權(quán)利和義務的政治體系。除此以外,還有公民的地位和權(quán)利,發(fā)達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辯論,政治體制的多樣性,公民政治文化等。

2古希臘政治思想的特點有哪些?

答:古希臘政治思想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自然政治觀與整體主義價值取向

自然政治觀是指城邦是自然形成的,因此要從自然出發(fā)去看問題,尤其是在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上,將國家視為第一位,個人是第二位的;個人沒有獨立的價值,個人必須融入整體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2)理性的政治思考與近于科學的研究方法

古希臘公民把權(quán)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受功利和宗教思想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法律和民主制度規(guī)范政治權(quán)利,并運用幾何、邏輯等科學的方法研究政治權(quán)利。

(3)以政體研究為中心,協(xié)調(diào)公民關系為主題

政治學是關于城邦的學術,城邦主義的多元化使希臘政治思想家視野開闊,而對于如何分配權(quán)利義務,實現(xiàn)公民內(nèi)部和諧,也是希臘政治思想家一致的共識。

(4)公民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視角

古希臘政治家以公民的視角認識政治現(xiàn)象,站在公民的立場上闡述政治見解,民主制度的發(fā)展需要公民的廣泛參與。

3簡述泰勒斯等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觀。

答:西方哲學肇始于泰勒斯以及和他大體同時被稱為“七賢”的一些思想家,因此,包括泰勒斯等的“七賢”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觀在西方政治史上有重要的影響。泰勒斯等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觀主要包括:

(1)泰勒斯主張中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反對貧富的過度懸殊,這種政治上的“中庸”主張,也是“七賢”中的其他人所共有。

(2)“七賢”反對“極端”,“主張適度”,他們都試圖調(diào)和城邦公民各階層之間的矛盾,保持城邦的穩(wěn)定與和諧。

(3)“七賢”都主張尊重法律,他們認為在最好的城邦里,公民應當服從法律,注重法制,強調(diào)對法律的服從。

4簡述普羅泰戈拉的政治思想。

答:普羅泰戈拉是智者派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智者派中最博學和最知名的人,他終身從事學術研究,在希臘各地講學,是第一個自稱為“智者”。普羅泰戈拉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于人類社會和國家的起源在某些方面作了比較接近實際的描述。

普羅泰戈拉對于人類社會和國家的起源的描述,雖仍帶有上帝創(chuàng)世的色彩,但比之于赫西俄德關于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黃銅時代、黑鐵時代的看法,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某些方面,開始接近于歷史發(fā)展的實際。

(2)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參與政治的品德和權(quán)利。城邦應當建立法制,法制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

普羅泰戈拉是一個主張政治平等和民主的思想家。普羅泰戈拉認為,政治智慧是人人分享而且人人擁有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人人均可以參政的思想,是一種民主的思想。普羅泰戈拉把法律看作是政治智慧的創(chuàng)造,并且提出懲罰罪犯的目的,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將來,使犯罪者和被他的罪行所誘惑的人都不再犯。普羅泰戈拉還論證了法律的強制性,他說,國家既然制定了法律,違反法律,國家就要懲治。

(3)應當對全體公民施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對政治的認識,有利于建立一個合理的國家。

普羅泰戈拉關于政治平等和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政治素質(zhì)的主張,十分正確,給人啟迪。同時普羅泰戈拉還強調(diào),賢明的優(yōu)秀的演說家不應該把壞的東西,而應該把好的東西介紹給正直的公民。

5簡述高爾吉亞的政治思想。

答:高爾吉亞和普羅泰戈拉一樣,是智者派中的著名代表,他主張民主政治。高爾吉亞把知識限于感覺,限于主觀的經(jīng)驗,認為語言文字只是感性經(jīng)驗的符號。其主要著作是《論非存在或論自然》。高爾吉亞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治理國家是男人的美德。

高爾吉亞認為美德因人而異,男人的美德是管理國家,造福友人,抵御敵人;女人的美德則是管理家務,服侍丈夫。小孩和老人均各有其美德,而且在每種職業(yè),每個年齡段上,每個人對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美德。亞里士多德十分贊同高爾吉亞的觀點,認為男女各有自己的美德,兒童也應該有專屬于自己的品德。

(2)蓄意犯罪才是罪行,其他一切由不可抗拒的力量或意外事件起作用引發(fā)的犯罪,不能構(gòu)成罪行。

高爾吉亞在《海倫贊》中,為海倫所作的辯護,表明他的觀點,即提出海倫之所以引發(fā)特洛亞戰(zhàn)爭,要么是出于命運的安排,是神所決定和命運使然,要么是由于她被暴力搶劫,要么是出于被言語所引誘,要么是出于被愛情所迷惑。在所有上述情況下,她都不是蓄意的,她只是神意、命運或暴力的犧牲品,她沒有責任。只有蓄意的犯罪,才能構(gòu)成罪責。

(3)法律是正義的衛(wèi)士,正義意味著平等。

高爾吉亞認為成文法是人類的精巧發(fā)明,是“人造物”,然而成文法卻是“正義的衛(wèi)士”。他認為正義與平等有極密切的關系。并認為正義與法律就是為了讓人“在該說的時候就說,該沉默的時候就沉默;該做的時候就做,該不做的時候就不做”。

6簡述安提豐的政治思想。

答:安提豐是智者派中一位對奴隸制城邦采取批判態(tài)度的思想家,其主要著作有《同心論》、《真理論》。安提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城邦的法律和自然規(guī)則進行了區(qū)分,認為法律只是對人們外在行為的約束,是公民的契約。

安提豐認為,自然規(guī)則是強制的、必然的,不因時間和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法律則來源于人類自己的安排,可以隨時間、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國家的法律只能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自然規(guī)則卻可以約束人們的內(nèi)心。安提豐是最早明確提出法律起源于契約的思想家。

(2)城邦法律損害了自然,妨害了自由,對社會不能起良好的作用。

安提豐說,人類從有益于自己的事物中吸取生命,并從不利于自己的事物中招致死亡。然而安提豐指出,法律是用引起痛苦和禍患的辦法來維護社會,但引起痛苦和禍患的辦法是違反自然、較少有益的。

(3)城邦國家的法律不能防止犯罪,反而鼓勵犯罪。

安提豐說,在城邦國家的法庭上,受害者并不比加害者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城邦的法庭往往不是依據(jù)事實進行判決,而是依據(jù)原告和被告兩方的辯論才能進行判決,因此這種審判不能制止犯罪,反而鼓勵犯罪。

(4)貴族與平民,希臘人與野蠻人同樣是人,應當平等地看待。

安提豐批評說,出身于名門望族的人,我們恭而敬之;出身寒微之家的人,我們既不恭之,又不敬之,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行為不是文明的,而是野蠻的。對希臘人和蠻族,亦復如是。

7簡述加里克里斯和色拉敘馬霍斯的政治思想。

答:(1)加里克里斯

加里克里斯是智者派的代表,他也是貴族政治的代表。加里克里斯的主要政治思想包括:

法律是弱者制定的,他們制定法律,安排懲罰,是為了維護弱者;

平等是弱者的呼聲,由于弱者“知道自己的缺點,故喜歡平等”。不平等乃是自然的安排;

公正在于優(yōu)者統(tǒng)治劣者,優(yōu)者比劣者占有更多;

處于從屬地位的強者應當拋棄法律與規(guī)則的約束和羈絆。堅定地起來做弱者的主人。

(2)色拉敘馬霍斯

色拉敘馬霍斯是智者派的代表,他是一個對城邦政治采取批判態(tài)度的思想家,他揭露城邦政治的專橫性與不公正性,指出強力在國家中的作用。色拉敘馬霍斯的主要政治思想包括:

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任何一個城邦都是誰是強者,便由誰統(tǒng)治,而且每一個統(tǒng)治者制定的法律都是對自己有利的;

在任何國家里,正義就是當時政府的利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正義的人與不正義的人相比,總是處處吃虧。

三、論述題

1試論述畢達哥拉斯的政治思想。

答:畢達哥拉斯的主要政治思想包括:

(1)和諧與秩序是宇宙的最高規(guī)律,也是任何理想城邦必須遵循的主要原則

畢達哥拉斯說美德乃是一種和諧,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樣。所以一切都是和諧的。他認為,和諧也是數(shù)的特性之一,按一定數(shù)和一定比例的高低長短不同的聲音才組成美好的音樂。在數(shù)中,4表示和諧,因為4是一個自乘數(shù),即第一個偶數(shù)的自乘。正義就像4一樣,像等邊四方形一樣,因為正義就是相稱、相對、相等,正義就是和諧。

(2)無論真理與正義都是要使公民間互相平等,讓每一個人平等相待,正義就是平等

畢達哥拉斯最早談到公民間的平等是真理和正義的要求。但他并沒有指出這種平等的政治和法律的內(nèi)涵,只是提出了平等首先是酬報的對等,是正義的本性。畢達哥拉斯還認為共有是平等的基礎,但平等是不包括奴隸和異邦人在內(nèi)的。

(3)建立法制是實現(xiàn)城邦和諧與秩序的必要條件

畢達哥拉斯既反對僭主和獨裁統(tǒng)治,又反對沒有法律和秩序的無政府狀態(tài)。他認為無政府狀態(tài)是最大的惡,公民服從法律乃是最高的善。他提出,一部好的法律本身便是“最大的價值”,并主張恪守祖?zhèn)鞯牧晳T和法律。

(4)個人除應當尊重神靈和魔鬼外,還必須服從城邦,但城邦也應尊重個人

畢達哥拉斯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不僅應當博學而且應當仁慈,被統(tǒng)治者則不僅應當服從法律,而且應當愛戴長官。

(5)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重要手段

畢達哥拉斯認為凡優(yōu)良的城邦都是注重對公民進行教育的城邦,因而都是風氣敦厚,秩序良好的城邦。他不僅主張對公民進行教育,而且主張對官吏也應進行教育,他認為,執(zhí)政官本身就應當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楷模,應當是家庭和公民在守法自制、品德修養(yǎng)方面的典范。他認為,一個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后才有資格參與對城邦的管理。這種修身、齊家、治國的觀點,是早期各國思想家的一種共識。

(6)擁護賢人政治,主張國家應由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秀人物來管理

畢達哥拉斯反對民主政治,認為群眾的意見是非理智的,是不可取的,因為只有少數(shù)人能作出好的決定和想出好的思想。

2述評赫拉克里特的政治思想。

答:赫拉克里特是古希臘哲學家、愛非斯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哲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被列寧稱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地運動變化,并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世界的本源就是火,他的政治哲學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赫拉克里特的主要政治思想

從正義就是斗爭的思想出發(fā),強調(diào)戰(zhàn)爭的作用,認為奴隸制的建立是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是暴力的結(jié)果,因而奴隸制是一種“合理”的制度,是一種“正義”的制度。

強調(diào)少數(shù)優(yōu)秀人物的作用,反對民主政治,主張賢人政治。

赫拉克里特蔑視一般群眾,認為他們沒有思想,愚昧無知。還說,多數(shù)人盡管多次遇到需要思考的事,但卻不加思索,明人指點他們,他們也不理解。

主張建立法制,認為人民應當遵守法律,保衛(wèi)法律。

赫拉克里特認為法律體現(xiàn)理智,城邦用法律武裝起來就像用理智武裝起來一樣,公民服從法律就是服從理智。他還把法律分為人的法律和神的法律,神的法律就是指自然規(guī)律,人的法律必須以神的法律為依據(jù)。但是赫拉克里特仍然反對無政府狀態(tài),反對人們?yōu)樗麨榈幕靵y狀態(tài)。他主張人們應當尊重現(xiàn)有的法律,保衛(wèi)現(xiàn)有的法律,就像保衛(wèi)自己的城邦一樣。

(2)評價

赫拉克里特的上述觀點和主張,雖然零散,但對后來的一些思想家無疑產(chǎn)生了影響。例如,他的賢人政治觀、法律觀、對荷馬和赫西俄德等人的批評,對柏拉圖便可能產(chǎn)生了影響,據(jù)說,柏拉圖曾認真研讀過赫拉克里特的著作,柏拉圖的許多主張,與赫拉克里特的觀點是十分近似的。

3述評德謨克里特的政治思想。

答:德謨克里特是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者,原子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政治上,他是民主派的支持者,他博學卓識,在多方面的研究中都作出了杰出成就。

(1)德謨克里特的主要政治思想

用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說明了社會、國家和法制的形成。

德謨克里特根據(jù)原子理論和一切產(chǎn)生于必然的觀點,把人類社會的形成看作是自然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他認為城邦國家的形成也是自然發(fā)展的結(jié)果,它產(chǎn)生于人類的需要。他提出,由于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敵視、相互傾軋、相互嫉妒等種種把社會引向分裂的情況,于是城邦便建立法制,對人們的不良傾向加以約束,并使城邦免于內(nèi)戰(zhàn)。他還認為,建立城邦實行法治的目的,意在使人們生活得更好。只有建立法制,才能使人們過幸福生活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

主張嚴刑峻罰。他認為,建立嚴格的法制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法制之外,應注重教育。

德謨克里特認為保護好人,懲治壞人是正義的、勇敢的行為,提出任何人都擁有懲治壞人的權(quán)利。他主張有罪就應受罰,主張凡是殺死山寇或海盜的人,不論是主動殺死或受人差遣,都不應受到懲罰。雖然他主張建立嚴格的法制,但他卻認為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他雖然主張嚴刑峻法,但他并不是一個“懲辦主義”者,他十分強調(diào)教育的作用。德謨克里特主張應當通過教育提高公民的認識,加強公民的修養(yǎng),增進人們的智慧和技能,淳化社會風氣,減少犯罪。

強調(diào)公益高于私利,國家高于個人。

德謨克里特和古希臘其他一些城邦思想家一樣,是一個集體主義者。他強調(diào)公益高于私利,國家高于個人,并主張人們應為公益和正義而獻身,國家的利益應該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以便使國家能治理得很好。

支持民主政治,主張選舉優(yōu)秀的人物來管理國家。

德謨克里特是民主派的支持者。他強調(diào),在民主制度下,應當選舉那些優(yōu)秀人物來管理國家,他說的優(yōu)秀人物是指有知識、有教養(yǎng)和品德高尚的人,反對把那些缺乏教養(yǎng)的“壞公民”推選到國家的重要職位上。德謨克里特痛恨官吏的腐敗,主張對盡職的官吏不必表揚,但對瀆職的官吏則應懲處。但他要求公民應當尊敬法律,尊敬長官,尊敬最賢明的人。而德謨克里特所謂的民主,自然是指奴隸主的民主。

主張發(fā)展生產(chǎn),提倡過有節(jié)制的小康生活。

在古希臘思想家中,德謨克里特是第一個提出城邦應當發(fā)展生產(chǎn),增加財富的思想家。他提倡公民過一種小康的富足生活,希望人們有節(jié)制地享受物質(zhì)方面的幸福,把注意力集中到品德的修養(yǎng)和精神的愉快方面,他希望窮人安分而不要嫉妒富人,但他譴責富人的貪得無厭。

(2)評價

在希臘早期的思想家中,德謨克里特的政治思想,雖然仍沒有構(gòu)成系統(tǒng)的理論,但和其他的思想家相比無疑顯得更豐富,更色彩斑斕,在許多方面,頗具卓識。他最早用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社會、國家與法的起源,他論述了法制的必要性,正確分析了懲罰與教育的關系,他支持民主派,主張社會應當富裕,但個人生活應當節(jié)制,都很有見地,發(fā)人深思。他的思想在他生前便已經(jīng)受到人們的推崇并得到廣泛傳播,并對后來的思想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希臘化時期的伊壁鳩魯則不僅繼承和發(fā)展了他的原子理論,也繼承和發(fā)展了他的政治思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前郭尔| 垦利县| 遂平县| 灵宝市| 苏州市| 托克托县| 山阴县| 马尔康县| 望奎县| 华宁县| 六安市| 囊谦县| 繁昌县| 赞皇县| 罗田县| 宜宾市| 清原| 永宁县| 唐山市| 永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什邡市| 正宁县| 扎兰屯市| 利津县| 文登市| 东兴市| 亚东县| 喀什市| 吉木萨尔县| 兴城市| 常州市| 革吉县| 揭阳市| 仪征市| 临江市| 汽车| 城步| 邵东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