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哪些經常被無視的關于產品經理的常識?

我主要說說在產品經理和互聯網領域的感受。

1.產品經理不是經理

剛入行的時候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或者至少覺得自己很有分量。相信大多數產品經理都是這么感覺的。“我比程序員高貴。”“我是未來要成為CEO的男人/女人。”

實際上,真把自己當成經理,工作上絕對會舉步維艱,什么都推動不了。

2.即使設計得再怎么完美,需求總會改的

以前還特別奇怪,設計產品的時候考慮周全點兒不就行了,干嗎非得改需求?但是有過很多次慘痛的經歷后,終于發現——需求總是會改的。

改需求不代表產品經理不認真、太隨意,也不是領導總喜歡隨意想點子,而是有很多現實原因。

可以列舉一些——

市場情況變化。比如因為某些事件,用戶的需求變動;競爭對手的動作,導致必須有應對措施。

運營策略變化。比如公司的運營手段不同,導致產品上的支撐方法也不同。

研發階段暴露了問題。比如一些之前很難發現的底層邏輯的問題,但在研發中暴露了,因此要將產品方案改為更適配的。

時效性變化。比如開發周期過長,導致時效性下降,沒必要再用原來的復雜方案。

臨時需求插入。比如各種因素導致的,有更重要的需求緊急加入,這時必然要修整原來的方案或者延后開發。

雖然產品經理確實會在設計上出現紕漏,但更多情況下,產品經理只是代人受過。這是我從事這個職業前沒有意識到的。

3.用戶很“傻”,而且會越來越“傻”

這里說的傻不是水平低,也不是笨,而是用戶不愿意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思考。

我在入行前也覺得說用戶傻的人才傻,現在是什么年代,大家的知識量、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大不一樣,什么不會用去網上搜一搜、跟朋友問一問不就好了?

幾年前很出名的書Don't Make Me Think里說的理念我就不太明白,后來發現在設計的時候真的很頭疼。

一些特別小的問題、用戶體驗上極小的漏洞,都會產生巨大的災難性后果。真的除非把用戶當成新手,不然設計出的產品總會被罵。

比如之前朋友做的產品的一個功能,是邀請有獎。用戶A發二維碼給用戶B,用戶B掃碼下載,注冊成功再輸入邀請碼,兩邊都有獎。就是中間有個環節,用戶B掃碼下載后,90%的人都意識不到要去設置里輸入邀請碼。

雖然邀請機制在各種App里都有,我們認為大家都很熟悉了,雖然在用戶A發給用戶B的使用說明里都明確寫好了,但是用戶就偏偏不去找,也不知道去找。

最后怎么辦呢?把用戶當成新手,設計中用戶B掃碼后先填自己的手機號,才能下載。這樣記錄下用戶B的手機號,也就知道他是用戶A邀請的了。后面就不需要用戶B再輸入邀請碼了。

這樣一個從產品設計上來說很小的改動,讓這個功能的使用率上升了好幾倍。

空白頁的設計也是很好的防呆設計。比如相冊、任務表等空白頁,可以提示用戶點擊什么/去哪里找到新建照片、新建任務的功能。

防呆、把用戶當成傻子,是產品設計的基本思路。并不是說用戶真傻,而是他們越來越懶,并且希望找到最不需要動腦的產品。

這也是在T 2發布會上老羅主打的遠程協助功能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原因。這個技術難嗎?不難。這個功能之前沒有嗎?有。但是發布會里演示的效果就是操作簡便,老人用起來不費力,這也是產品的競爭力。

說到用戶越來越傻,其實大家都是有體會的。各種設計都在讓大家少動腦、少動手,過去的電腦要經過專業培訓才能用,現在的智能手機3歲小孩都可以快速上手。

4.要把用戶體驗做好,很不簡單

每次用產品,總覺得不就是幾個按鈕點來點去,幾個頁面切來切去嗎?有什么難的。

用戶體驗的話,大家都差不多,依照做就行了。

后來才慢慢知道,原來,看起來越簡單、越自然的操作,就越需要更糾結、更慎重的考慮。

比如很多人用過聊天時會標注消息已被對方讀到的功能后,就覺得自己想得比微信遠了。大家都傾向于認為自己想到但別人沒想到的,就是自己有理;而自己覺得應該沒有,別人有了,也是自己有理。其實微信不這樣做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如果我們針對一個人的需求去滿足,可能獲取了這部分用戶,但是得罪了另外一部分用戶。有人就挺不喜歡把自己的已讀狀態暴露給別人,因為這樣的話,如果你的上級找你,你看了然后又不回,就會很麻煩。

我們要給人撒謊的機會,我們說人性化是什么?給他撒謊的機會,說我沒有看到。如果我們把人都像機器一樣約束起來不一定是好事。

我們為什么不做已送達的狀態?因為我們覺得未來的系統是絕對可靠的,我們有這個信心,肯定會送達,除非他關機了,我們不會再專門做一個是不是已送達的功能,只有不自信的系統才會做這樣一個狀態。而且每發一個消息還有個已送達或者發送中,那樣很不美觀,多了一個東西在那里。所以這也是一種態度。對于這種用戶要什么就給什么,其實是考驗產品經理水準的東西,因為滿足需求很容易,但是怎么找到理由拒絕他,或者說找到什么方式實現它就非常難了。

從此之后,我對很多產品有了敬畏之心,不再想當然地跟大家扯皮:這個App做得不好,比如這里,比如那里。

真是做產品經理時間越久,就越發現自己的無知。比如很簡單的“可用性”三個字,就有所謂的尼爾森十大原則(后文會展開來講)。

5.產品設計,尤其是交互和UI,在一個產品中起到的作用只占10%

這也是過去我嗤之以鼻的。厲害的產品的交互和UI,沒有做得不好的,怎么可能起不到主要作用?

我后來發現,如果功能不好用,再順暢的交互、再華麗的UI,都沒意義。

比如聊微信,你發現數據丟了、記錄沒了,你是不會再用的;比如逛淘寶,你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想買的東西,你也不會再用。

再如12306,交互一塌糊涂(當然改版后略有好轉),驗證碼很差,更沒什么視覺效果可言,但大家不得不用啊,因為能買票,能買到票就行了。

12306的核心競爭力是壟斷了票務,交互和UI比起這個來微不足道。

一方面,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人單純為了交互和UI去使用什么產品;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互聯網公司的成功之路上,產品設計相對于運營、推廣、內容、資源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你會因為滴滴打車那幾個彈窗舒服、按鈕合適就用嗎?當然不是。用是因為補貼多,或者能打到車(有雄厚的推廣資金和強大的線下運營團隊)。

你會因為微信比別的社交App簡單、色調明朗就用嗎?當然不是。用是因為大家都用,沒得選(有海量的用戶基礎)。

你會因為支付寶的交互優秀、視覺突出就用嗎?當然不是。用是因為安全、方便(有極佳的技術支撐和廣泛的線下合作)。

有人會問,那為什么好產品的設計和交互都很不錯呢?因為他們花得起錢雇高階的設計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垦利县| 隆安县| 精河县| 威宁| 桦甸市| 滦南县| 大埔区| 沙河市| 长白| 壤塘县| 文化| 喀什市| 越西县| 晴隆县| 佛冈县| 利辛县| 康马县| 泌阳县| 洛浦县| 鸡东县| 个旧市| 平阴县| 汪清县| 溆浦县| 石柱| 兴国县| 榆中县| 大竹县| 明溪县| 神木县| 布尔津县| 巢湖市| 永平县| 游戏| 沈阳市| 桂东县| 当雄县| 宁陕县| 襄樊市|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