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心理研究
- 申繼亮
- 2406字
- 2019-12-06 20:10:58
1441名學生:量化研究的被試與實施
量化研究中留守兒童的調查樣本主要從河南省選取。調查過程總共分三次進行,涉及河南省兩個縣的1441名學生。第一次、第二次從河南省南陽市×鄉鎮的3所小學、1所中學選取留守兒童共233名,非留守兒童共199名。第三次調查從河南省洛陽市×鄉鎮的3所中學、13所小學共選取了1009名農村兒童,其中留守兒童共有562名,非留守兒童447名。調查對象分布情況如表2-1所示。
表2-1 總體取樣分布情況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概況
1.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
三次調查選取的留守兒童中,只有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共有530名,只有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共有33名,雙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共有232名。三次調查的留守兒童中,留守兒童的留守時間如圖2-1所示。
2.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務工情況
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外出打工的父親或母親在外從事的工作主要有工人(按摩工、電焊工和礦工等)、服務行業(司機和售貨員等)和個體經營等。具體情況如圖2-2和圖2-3所示。由于留守兒童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留守兒童的父親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90.2%;母親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92.2%),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地一般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勞動。
圖2-1 留守兒童留守時間分布情況
圖2-2 留守兒童父親在外工作情況
3.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情況
如前所述,留守兒童可被分為單親外出和雙親外出兩類。單親外出的留守兒童一般是由母親監護。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又可按照監護者的不同分為三類:隔代監護、親戚朋友監護和自我監護。在本研究中,單親外出的留守兒童中,由母親監護的共有495名,占單親在外打工人數的88.0%;由父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共有29名,約占5%;隔代監護的共有31名,約占5%;自我監護的共有6名,約占1%。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中,隔代監護的共有198名,占雙親在外打工人數的85.3%;由親戚監護的共有22名,占9.5%;自我監護的共有8名,占3%。其中共有6名留守兒童的監護信息缺失。
圖2-3 留守兒童母親在外工作情況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集體施測的方式,對每所學校相應的班級進行整班施測。在施測前,向被調查者宣讀注意事項,并強調“為被調查者保密”的原則。施測完畢后收回所有問卷。
(三)調查內容
三次調查主要考查了留守兒童的生活事件、留守兒童生活中的物質資源和社會支持,以及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三次調查主要使用的問卷如下。
1.基本信息及家庭背景問卷
《基本信息問卷》主要包括被調查者的姓名、性別和出生年月等,《家庭背景問卷》主要包括父母職業、家庭月收入和兒童生活的物質條件等。關于留守兒童,考查的內容還涉及父母在外打工情況和打工時間、父母回家的頻率和父母與留守兒童通電話的情況等。
2.生活事件問卷
該問卷由課題組成員編制而成,包含了3個子問卷:《一般日常煩惱問卷》、《積極事件問卷》,以及針對留守兒童的《留守兒童日常煩惱問卷》。
問卷項目的確定,主要以先前訪談所得的資料和農村兒童所寫的生活日記為基礎。在確定項目之后,由3名發展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碩士研究生)對問卷的初始項目進行評定。這3名研究生熟悉本研究取樣地區的農村兒童情況。一方面確保各項目對于農村兒童的適用性;另一方面對已有的項目進行修訂和補充,形成了最終的問卷。問卷的得分越高,表明兒童所經歷的煩惱或積極事件越多,帶來的消極或積極的影響越大。在本次調查中,《一般日常煩惱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3,《積極事件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7,《留守兒童日常煩惱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8。
3.社會支持問卷
該問卷由趙霞參考鄒泓等(1998)修訂的《社會關系網絡問卷》修訂而成,涉及兒童的母親、父親、老師和同學4個方面的支持源,考查了生活中母親、父親、老師和同學對個體的情感支持、陪伴娛樂支持、價值肯定、信息支持、親密感和幫助等方面的社會支持特點。問卷共27個項目,采用5級計分,“從不”至“幾乎總是”分別記作1~5分。分數越高個體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4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別在0.76~0.81之間。
4.孤獨感問卷
采用亞瑟等人(Asher,Hymel,Renshaw,et al.,1984)編制的《兒童孤獨感量表》。該量表旨在評價兒童的孤獨感與對社會不滿程度。該量表為5級評分,共有24個項目,其中16個項目用于評定兒童的孤獨感,總分越高表示孤獨感與對社會不滿越重。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78。
5.抑郁問卷
采用科瓦奇(Kovacs)等人編制的《兒童抑郁量表》(CDI)。該量表包含27個項目,包含了兒童期抑郁的一系列癥狀,例如食欲不振、睡眠失調以及一般的煩惱不安等。每個項目通過呈現3個選項來評估一個癥狀,由兒童進行選擇。3個選項按照0~2計分,分數越高,抑郁癥狀越嚴重。該量表的應用較為廣泛。在調查中,CDI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8。
6.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問卷
采用陳文鋒、張建新(2004)修訂的《積極/消極情緒量表》(中文版)考查兒童的積極和消極情緒。該量表共包括14個項目,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每項條目進行評定,并選出一個最符合自己情況的選項,從“沒有”到“經常有”,共4級評分。分數越高,表明個體的積極或消極的情緒水平越高。在調查中,該問卷兩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別為0.74和0.67。
7.生活滿意度問卷
本次調查采用許布納(Huebner)編制的《學生總體生活滿意度量表》,共有7個項目,5級計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要求學生對其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價,總分越高表示整體生活滿意度越高。本次調查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0。
8.總體幸福感問卷
本次調查采用單一項目的《主觀幸福感量表》,該量表改編自坎特里爾編制的階梯量表(Cantril,1967)。該量表的題目為“總的來說,你覺得你生活得幸福嗎?”請兒童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進行評定,選出最能代表自己感受的數字。選項從0~10,“0”表示“非常不幸?!保?0”表示“非常幸?!?。
以上是本次調查的取樣情況和調查方法的概述。需要注意的是,在三次調查中,課題組在不同的地點采用了不同的問卷進行調查,因此,本研究是對三次調查的綜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