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規模、自然資源和產業發展戰略
- 鄧柏盛
- 651字
- 2019-11-29 16:07:59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近20年的研究表明:自然資源豐裕程度與產業發展、經濟發展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并不確定。為什么一些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大國如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而自然資源同樣豐富的大國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金磚國家”經濟增長卻非常迅速?這就引發我們進一步思考,豐富的自然資源對于經濟增長究竟是福音還是詛咒?縱觀已有的研究,多半是從特定國家和一些特定資源入手進行分析,可能在具體分析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許國家規模不同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因此,具體的分析過程中可能還需要深入分析“大國”與“小國”的不同之處,分析“大國”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從“大國”自身特點、要素稟賦、發展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所具有的優勢和不足,要結合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提出合理的產業發展模式和國家發展戰略,這樣才能更真實地體現出自然資源的價值,更科學地分析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因此,從理論上來講,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新時期下對經濟增長理論、產業發展理論和資源與環境理論的豐富和完善。
二、實踐意義
放眼全球大國,由于國土面積大、市場規模大,往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存在一些“優勢”,但是發展中大國普遍表現出企業競爭力不強、產業集群不發達、高附加值產業缺乏的特點,這不能不讓我們重新思考發揮這些優勢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因此,從實踐上來講,本研究能為大國產業發展和產業布局提供決策支持;能夠為大國的自然資源開采與自然資源對外貿易提供政策思路;能夠為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提供可以借鑒的國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