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規模、自然資源和產業發展戰略
- 鄧柏盛
- 909字
- 2019-11-29 16:07:59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世界經濟發展情況
世界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二戰以后,世界進入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世界范圍內的財富不斷增長、人口急劇膨脹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危機,例如,人口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等,如何協調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使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穩定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所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近30年來,隨著一些新興大國的崛起,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全世界自然資源消耗速度迅速加快,國際資源價格波動劇烈,國家之間關于自然資源的摩擦不斷、紛爭升級,國際貿易秩序也屢遭破壞。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仿佛又回到了馬爾薩斯和李嘉圖所處的時代,政治家、經濟學家對自然資源重新燃起了異乎尋常的崇拜心理,因為充足的自然資源既能夠滿足一個農業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能夠保障一國的工業化持續進行,還能夠使一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國經濟發展情況
中國轉型步入關鍵時期,資源和環境要素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硬約束”,資源的可獲取性和利用方式、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戰略,都將直接影響中國的產業安全、經濟安全,進而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的實現,關乎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重化工業成為重要特征。在過去的10多年間,巨大的需求規模和較高的增長速度,使中國成為世界資源增量需求的絕對主力,使得國際自然資源價格日益受到中國的影響,自然資源價格也屢創新高。從資源消耗的角度來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煤炭、鋼鐵、鐵礦石、氧化鋁、銅、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大能源消耗國。2006年以來,中國每年大約消費全世界8%的原油、30%的煤炭、30%的鐵礦石、25%的氧化鋁、40%的水泥,創造了世界4%的財富。中國一些重要資源如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5%、鋼鐵為45%、銅為60%、鋁為30%,能源和資源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國經濟增長對資本投入的增加依賴程度約為60%,而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僅為20%。過去的幾十年間,重要的生產性自然資源的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長的倍數由幾倍到幾十倍不等。這不得不讓人們重新思考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