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總論
崛起與沒落,繁榮與衰敗,在歷史長河中跌宕起伏,是一個國家最深沉的記憶。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璀璨文化和輝煌成就,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但是,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內憂外患、戰亂頻仍的黑暗境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民族危在旦夕。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前仆后繼,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展進入快車道。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躍入世界前列,國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一巨變的動力源泉,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引領下,國家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發展戰略扮演的重要角色,演繹的中國故事,推動形成的中國模式,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討論話題,也為現代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對象和實證依據。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它的內涵將更加豐富、作用將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