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上下冊)
- 徐憲平等
- 1727字
- 2019-12-27 16:49:07
前言
2015年4月至今,我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參與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開設的“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課程的教學,一晃就是四個學年。這是一門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課。我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任職期間,分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因此,主要以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為依據,結合自己在省、市政府以及農村、企業的經歷,講授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對知識與思想進行梳理、思考、升華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教學相長的過程。這幾年,我努力做一個“三書先生”:教書、讀書、寫書。感受最深的一點是,目前高等院校的經濟學科大多講的是西方經濟學理論,而引領我國經濟社會巨大變化的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沒有完整的教材,也沒有全面走進高校的課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我由此產生了一個想法,面向高校學生、黨校學員、黨政干部以及相關研究人員,編寫一本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的教學參考書,闡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脈絡、變革進程和未來前景,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實證依據。
我的這一想法,得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參事室和北京大學領導的重視與支持。2017年1月,“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教學研究”這一課題,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邀請曾經一起參與編制戰略規劃、政策文件的二十多位同事,利用業余時間,分工協作,開始撰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對此事大力推動。德高望重的厲以寧教授時常給予指導,前任院長蔡洪濱教授主持會議討論寫作大綱,現任院長劉俏教授將其納入“光華思想力”課題,安排兩名博士后參與,并和許多老師一起對初稿提出了很有價值的修改意見。
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們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進一步突出了主線,聚焦了重點,充實了內容。2018年1月,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成立,聘請我為學術發展與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這對我來說,統籌編寫工作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方向。
本書從講中國戰略、中國政策,到講中國制度、中國模式、中國理論以及背后的中國故事,力圖解答“我們是怎么走過來的,今后將怎么走”的重大命題。作為教學參考書,在寫作方法上,注重運用歷史回顧、國際比較的手法進行論述,注重運用國內外的經典理論、案例予以佐證;既總結成就,梳理經驗,又分析問題,認識不足;在力求權威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同時,兼具理論性、文獻性、通俗性;輔之以大量數據、專欄、表格、圖片、邊注,羅列出每章的內容小結、關鍵概念、思考討論題等,形式較為活潑多樣。我2015年出版的《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從“十二五”看“十三五”》教學參考書,以及年年更新的12堂課的課件,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一些框架和鋪墊。
本書的結構,由于體量大,分為上、下冊,共13篇55章。第1篇,總論:闡述戰略與國家發展戰略,重點介紹國家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中的思維體系、決策體系和支撐體系。第2篇,戰略環境:展望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大變局之中,當代中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第3篇,戰略思想: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內容包括“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和一條發展主線。第4篇至第13篇,戰略任務: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創新型國家、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個重要方面,闡明未來一個時期的戰略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我們設想,以后每一屆黨的代表大會召開或國家五年規劃發布,便修訂一次,持續更新出版。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謹以此書獻給這個充滿勇氣與信念、光榮與夢想的經典時刻。盡管眼前的世界風云變幻,但歷史的長河永遠會奔流向前,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勢不可擋,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我們披荊斬棘前行的步伐,動搖不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夙愿,正可謂“乘長風破萬里浪”,歷盡艱難,百折不撓,必將到達理想的彼岸。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