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曾國藩非常喜歡寫對聯,他把自己對人生的體悟寫成對聯,送給家人、朋友、下屬。他的對聯往往非常通俗易懂,但又非常深刻。他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
天底下沒有一帆風順的境遇。一個組織為什么需要領導者?就是需要領導者解決問題,這就是領導者的價值之所在。如果組織的一切都非常順利,還需要領導者做什么呢?因此領導者天然地就應該在一種不順利的狀態下開展工作,這是領導者面臨的常態。領導者必須坦然接受這種現實,學會成熟處理各種問題,而不是一遇到不順利就發牢騷。領導者在逆境中所必須學會的就是迎接挑戰。因為當你一時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學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道光二十六年(1846),曾國藩在北京做京官的時候,他有一個叫黃延瓚的朋友被下放到外地做了地方官。地方官的特點,是案牘律例,各種雜事不勝其煩。曾國藩專門給黃延瓚寫了一封信,以耐冷、耐苦、耐勞、耐閑這“四耐”相贈:
弟有一言,奉吾兄于數年之內行之者,其曰“耐”乎。不為大府所器重,則耐冷為要;薪米或時迫窘,則耐苦為要;聽鼓不勝其煩,酬應不勝其擾,則耐勞為要;與我輩者,或以聲氣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請得榮,則耐閑為要。安分竭力,泊然如一無所求者。不過二年,則必為上官僚友所欽屬矣。
我有一個字,可以供老兄你幾年之內遵行,那就是“耐”。不為總督、巡撫這些大官所器重,要以耐得住冷落為第一要務;生活有時可能會比較窘迫,要以耐得住清苦為第一要務;衙門中值班不勝其煩,各種應酬不勝其擾,要以耐得住勞累為第一要務;與我們級別本來差不多的,有的因為社會上的虛名而得了利益,本來職位排在我們后面的,有的因為找到靠山而得了好處,要以耐得住清閑為第一要務。安于本職的名分,盡心盡力,淡泊恬然如一無所求。不過兩年的工夫,上司和同僚們就一定會欽服于你了。
這“四耐”的核心,其實就是耐心、耐煩。曾國藩所說的“耐”,不是讓人麻木忍受,不是讓人一味求全。一個人的能力,是需要時間去磨煉的;一個人的價值,是需要時間去證明的。每個人都有職業的潛伏期、成長期,都有積蓄經驗和力量的人生階段。在這樣的階段,當自己一時還無法得到別人認可的時候,一定要反求諸己,不怨不尤。曾國藩曾經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不怨不尤,但反身爭個一壁靜;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這副對聯非常耐人尋味。上聯的大意是:當你人生一時并不順心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怨天尤人。遇到不順、不公就情緒化,就感到委屈,就憤憤不平,非但于事無補,反而自亂陣腳,受到最大傷害的一定是你自己。當別人認識不到你的價值的時候,說明你對別人的價值一定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借機反省,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問題,以及改進與提升的方法,從而以平和的心態,在自身的成長上下一番功夫,把不順、不公變成最好的成長機會。下聯的大意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如意就消極怠工、輕易放棄,也不要因為暫時的不順利就輕舉妄動、拔苗助長。這個世界很少有一帆風順、高開高走的人生,低開高走或許才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常態。所有的繁華,都一定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寂寞。哪一個成功者沒有承受過一般人不愿去承受的煎熬,甚至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屈辱?如果因為不順心就不耐煩,因為不耐煩而更加不順心,你就只能變得越來越浮躁,最終必然一事無成。只要你保持沉潛的心境,耐心堅持,全力著眼于自身的成長,終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當年那株沒有多少人會放在眼里的小苗,不知不覺之中,早已成了那棵被所有人仰望的參天大樹。
黎庶昌是曾國藩的四大弟子之一,為人篤學樸訥,天性肫摯,志趣遠大,不事矜飾,很受曾國藩賞識。在曾國藩的幫助下,黎庶昌做了江蘇吳江縣的知縣。但他到任后,卻遇到了政煩俗敝、盜賊縱橫、上幾任積欠的漕尾錢糧達到五千余石的難題,即使挪墊公款,也無法堵上這個窟窿。黎庶昌因此非常郁悶,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曾國藩連續給黎庶昌寫了幾封信,教他學會保持耐心。第一封信中說:
從古奇人杰士,類皆由磨礪中來。艱巨雜役,磨礪也;米鹽繁瑣,亦磨礪也。吳江征收之難,風俗之悍,皆為大府所深悉而曲原。無事憂讒畏譏,尚希振作精神。遇有煩難之事,耐勞耐苦,徐聽事機之轉,則所在皆坦途矣。
自古以來的奇人杰士,大多是歷經磨難而成大事的。困難繁重的各種壓力,是一種磨礪;糧米油鹽的各種繁瑣,也是一種磨礪。吳江這個地方征收錢糧之困難,民風世俗之刁悍,這都是總督巡撫非常了解從而會加以體諒的。沒有事情的時候,要擔憂各種讒言,還希望振作精神;遇到繁難的事情,則要吃苦耐勞,慢慢等待時機的轉換。這樣一來,所處的便都是坦途了。
還有一封信中說:
但望少安勿躁,以待事機之轉移。慎勿操之過蹙,便覺度日如年,徒損襟懷,而于事仍無濟。如能守一“耐”字訣,久之自履亨衢。
許多人無法成功,并不是因為缺乏才能,而是因為耐心不足,一遇到挫折就想逃避。所以曾國藩對黎庶昌說,希望你少安毋燥,以等待事機的轉移。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否則只會覺得度日如年,白白破壞了自己的心境,而仍然于事無補。如果你能堅守住一個“耐”字,時間一長,自然會走上順利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