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研究主線與視角

食品安全風險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共同難題,[1]全世界范圍內的消費者普遍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風險,[2]全球每年約有1800萬人因食品和飲用水不衛生導致死亡,[3]也包括發達國家的一定數量的居民。由于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尤為嚴峻,食品安全事件高頻率地發生,引發全球矚目。盡管我國的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穩中有升,趨勢向好,[4]但目前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食品安全風險與由此引發的安全事件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社會風險之一。[5]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相當復雜。站在公正的角度,從學者專業性視角出發,全面、真實、客觀地研究、分析中國食品安全的真實狀況,是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報告2017》的基本特色。因此,對研究者而言,始終繞不開基于什么立場,從什么角度、沿著什么脈絡,也就是有一個研究主線的選擇問題。選擇不當,將可能影響研究結論的客觀性、準確性與科學性。研究主線與視角,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并由此內在地決定了《報告2017》的研究框架與主要內容。

(一)研究的主線

基于食品供應鏈全程體系,食品安全問題在多個環節、多個層面均有可能發生,尤其在以下環節上的不當與失誤更容易產生食品安全風險:(1)初級農產品與食品原輔料的生產;(2)食品的生產加工;(3)食品的配送和運輸;(4)食品的消費環境與消費者食品安全消費意識;(5)政府相關食品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與技術手段;(6)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社會責任與從業人員的道德、職業素質等不同環節和層面;(7)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技術規范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與可操作性等。進一步分析,上述主要環節涉及政府、生產經營者、消費者三個最基本的主體;既涉及技術問題,也涉及管理問題;管理問題既涉及企業層次,也涉及政府監管體系,還涉及消費者自身問題;風險的發生既可能是自然因素,又可能是人源性因素,等等。上述錯綜復雜的問題,實際上貫徹于整個食品供應鏈體系。

食品供應鏈(Food Supply Chain)是指,從食品的初級生產經營者到消費者各環節的經濟利益主體(包括其前端的生產資料供應者和后端的作為規制者的政府)所組成的整體。[6]雖然食品供應鏈體系的概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與發展,但最基本的問題已為上述界定所揭示,并且這一界定已為世界各國以及社會各界所普遍接受。按照上述定義,我國食品供應鏈體系中的生產經營主體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者(分散農戶、規模農戶、合作社、農業企業、畜牧業生產者等)以及食品生產、加工、包裝、物流配送、經銷(批發與零售)等環節的生產經營廠商,并共同構成了食品生產經營風險防范與風險承擔的主體。[7]食品供應鏈體系中的農業生產者與食品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經銷等廠商相關主體均有可能由于技術限制、管理不善等,在每個主體生產加工經營等環節都存在著可能危及食品安全的因素。這些環節在食品供應鏈中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確保食品安全并非簡單取決于某個單一廠商,而是供應鏈上所有主體、節點企業的共同使命。食品安全與食品供應鏈體系之間的關系研究就成為新的歷史時期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因此,《報告2017》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等相關問題的分析與研究的主線是基于食品供應鏈全程體系,分析食用農產品與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進口等主要環節的食品質量安全,介紹食品安全相應的支撐體系建設的進展情況,為關心食品安全的人們提供輪廓性的概況。

(二)研究的視角

國內外學者對食品安全與食品供應鏈體系間的相關性分析,已分別在宏觀與微觀、技術與制度、政府與市場,生產經營主體以及消費者等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上進行了大量的先驅性研究。[8]但是從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的主要特征與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性質及成因來考察,現有的食品科學技術水平并非是制約、影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主要瓶頸。雖然技術不足、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原因對食品安全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牛奶的光氧化問題、[9]光氧化或生鮮蔬菜的“亞硝峰”在不同層面影響到食品品質。[10]但基于食品供應鏈全程體系,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多是生產經營主體不當行為、不執行或不嚴格執行已有的食品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等違規違法行為等人源性因素造成的。這是“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的鮮明觀點。因此,在現階段有效防范我國食品安全風險,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必須有效集成技術、標準、規范、制度、政策等手段綜合治理,并且更應該注重通過深化監管體制改革,強化管理,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行為。這既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也是今后監管的重點。雖然2013年3月國務院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行了改革,在制度層面上為防范食品安全分段監管帶來的風險奠定了基礎,但如果不解決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人源性因素所導致的食品安全風險問題,中國的食品安全難以走出風險防不勝防的困境。基于上述思考,《報告2017》的研究角度設定在管理層面上展開系統而深入地分析。

歸納起來,《報告2017》主要著眼于食品供應鏈的完整體系,基于管理學的角度,重點關注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與政府等主體,以食用農產品生產為起點,綜合運用各種統計數據,結合實地調查,研究我國生產、流通、消費等關鍵環節食品安全性(包括進出口食品的安全性)的演變軌跡,由此深刻揭示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與此同時,有選擇、有重點地分析保障我國食品安全主要支撐體系建設的進展與存在的主要問題。總之,基于上述研究主線與角度,《報告2017》試圖全面反映、準確描述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性的總體變化情況,盡最大的可能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與政府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南华县| 襄垣县| 德保县| 惠州市| 上栗县| 龙门县| 乌拉特前旗| 鸡西市| 昌平区| 古浪县| 宣威市| 从江县| 呼伦贝尔市| 固原市| 红安县| 南京市| 昌都县| 客服| 安顺市| 郎溪县| 宣汉县| 泰州市| 牟定县| 辽阳县| 诸城市| 施甸县| 巴青县| 张家港市| 淳化县| 焉耆| 佛坪县| 鸡泽县| 兴安盟| 南木林县| 麻阳| 兴海县| 渝中区| 新邵县| 穆棱市|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