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當中國藝術遇上《藝術的故事》

社科學院
賀斯泉

今天我想說一說我在看完《藝術的故事》的一個遺憾。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作為中國人,尋找和中國有關的藝術作品是我本能的反應。可是翻來覆去,讀完全書,卻有且僅有第七章,與日本和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共同擠在第15頁中,短短篇幅就囊括了“從公元2到13世紀”的全部中國藝術。

雖然貢布里希告訴我們,本書主要講西方藝術發展,東方藝術僅僅是舉例對比。可我仍然不太服氣,中國從來不缺少令人嘖嘖稱奇贊嘆不絕的藝術品。就算僅僅是作為一個參照,留給中國藝術的篇幅也還是少得可憐,以至于我只能在7幅圖的空間里感受一千年的藝術。難道是中國的藝術作品很少嗎?難道是中國的藝術作品審美價值很低嗎?難道是我們的書法國畫篆刻皇家宮殿江南園林,不能體現藝術的多彩和輝煌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反復地翻看那幾頁,直到給了自己一個勉強滿意的答案。審視我們自己的藝術作品,我突然覺得,千百年的中國藝術品似乎長著同樣的模樣。一千年之前我們的古人在用毛筆畫山水,一千年之后的我們還是在用毛筆畫山水。漢唐的宮殿是飛檐斗拱的梁柱式木制建筑,明清的宮殿還是飛檐斗拱的梁柱式木制建筑。也難怪貢老先生只用15頁就可以勾畫出一個鮮明的東方藝術參照組了。

我的書法老師總是和我說:“書法書法,重在一個‘法’字。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古人怎么寫自有他的道理,你照著他臨摹就是了。”于是我們看到,歷代書法家都將“古意”作為創作的最高標準。甚至直到明清,碑學和帖學家們仍然在追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作品的腳步。中國的藝術一直在朝著追溯過去的方向努力。

地球的另一端,西方的藝術家們則走在另一條道路上。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一千年的時間里,他們的腳步在永無止境地前進。中世紀時期的藝術家們一旦畫天使、畫耶穌,就一定要在他們的腦袋上加上一圈光環,嚴格地按照原則繪畫,文藝復興時期則盛行表現自然表現個性的創作思想;從哥特式建筑的冷峻震撼到包豪斯建筑的功能主義,不同的時期涌現出不同的流派、技法和思想。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當中國人仍在師法古人的時候,西方的藝術家創造出了一個天翻地覆的世界。和中國相反,他們的步伐一直在追隨著前所未有的新穎。

這樣兩種思想沒有高下之分,只是兩種文化對于藝術的不同詮釋。但既然現在我們已經走出國門,僅僅學會欣賞一種藝術就遠遠不夠了。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世界的碰撞,漢唐的藝術不斷蛻變成長。通過海上貿易與西歐和伊斯蘭世界的碰撞,明清的藝術煥發著新的生機。然而,抱著“天朝上國”觀的我們僅僅將外來的文化視作游戲,從未予以正視。于是我們封閉了,落后了。到了今天,當我們面向的是世界,是未來,就更應該主動追求文化與藝術的碰撞。

邱勇校長告訴我們要學會欣賞藝術和自然之美,那么這不僅是王羲之的美,也應該是莫奈的美;不僅是故宮的美,也應該是巴黎圣母院的美。藝術家徐冰按照字母組成單詞的方法將漢字的偏旁部首毫無規則地重新組合,用幾千個像是字又不是字的符號寫成一部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看不懂的“天書”,卻打破了人們對于漢字的慣性思維,用一部“無意義”的書傳達著他對于漢字文化的理解。我們又何嘗不能像他一樣,擺脫藝術的慣性思維,從古人留下的樹蔭中走出來,添一點世界文化的佐料,點一把大膽創新的火呢?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中國的藝術家們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時候,中國的藝術會在世界上占據更為矚目的位置。到那時,如果《藝術的故事》有續集,我們將看到作者給21世紀的中國藝術家們留出兩個章節、三個章節甚至更多。我們也將真正踐行校訓中的四句話:“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作者簡介

賀斯泉,畢業于北京市十一學校,曾獲十一學校校長獎學金、方圓獎學金。2017年考入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大類社會科學學院,獲2017年清華大學新生演講比賽冠軍。

母校寄語

“十一”是理想主義者的天堂。清華是實干家的樂園。是“十一”教會我銘記對自由與獨立的不懈追求,是清華真正讓我理解校訓中“做一個志遠意誠、思方行圓的社會棟梁”的深切含義。愿“十一”學子都能肩負起學校對諸位的期待,努力前行。盡心力,成敗休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竹山县| 宁河县| 鄯善县| 阳曲县| 乌拉特中旗| 庐江县| 阿拉善左旗| 闽侯县| 盘锦市| 阳春市| 香河县| 蓬莱市| 七台河市| 麻江县| 敖汉旗| 罗定市| 辽宁省| 布拖县| 中卫市| 伽师县| 金坛市| 舟曲县| 肥西县| 许昌市| 鲁甸县| 宁波市| 雷山县| 盐津县| 黔西县| 新津县| 雷山县| 资中县| 荆门市| 绍兴县| 定南县| 上栗县| 苍梧县| 南川市| 美姑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