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法律問題國別研究
- 傅宏宇 張明媚
- 1308字
- 2019-11-22 16:21:39
四、日本預算控制與執行
(一)預算調整
預算法案獲得批準以后,就進入執行階段。政府各部門機關的負責人必須制訂出預算期內支付計劃的日程表,并獲得財務大臣的批準。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可以對預算作移用、挪用和職能轉化等進行調整。
日本預算科目分為類、項、目。“類”是按照政府部門所分的經費,如外務省類經費、農林水產省類經費等?!绊棥笔墙泧鴷頉Q,按支出目的分類的經費,如公共事業費等?!澳俊笔琼椀拿骷?,是按支出性質分類的經費,如差旅費等。移用是指在執行預算時,對預算總則中已事先得到國會表決通過并根據預算目的分成“類”的經費,在執行中有必要時可以允許“類”之間的移用。而挪用是指對國會議決的“項”經費的變更使用,必須根據性質分類的變更,即行政科目的變更,并且需要得到財務大臣的批準。職能轉化則是根據職務權限的變更等對預算組織進行變更,必須在預算總則中進行規定。
(二)預備金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遇到難以預知的情況時,可以動用預備金。預備金是為防止預算不足的情況,根據國會的表決確定的。它不像一般預算支出規定了經費使用目的和用途,而是一種預留基金,可以根據內閣的職責和權限進行支出。但是,內閣應當確認將預備金用于合理用途,并得到議會的事后批準。如果在議會召開期間使用預備金,則屬于補正預算,須經議會表決。此外,還有規定用途的預備金,如“公共事業等預備金”就是一種特定預備金,在預算案中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已經確定了大致用途。
根據《財政法》第35條的規定,財務大臣負責管理預備金。各省各廳長官若認為有必要使用預備金時,必須起草明確理由、金額以及估算依據的調查報告,提交給財務大臣。財務大臣必須調查該請求,起草所需調整的預備金使用書,并提交內閣會議決定。但是,對事先已通過內閣會議表決,而且是財務大臣指定的經費,則無需經過內閣表決,可由財務大臣決定預備金的使用。
(三)預算結轉
預算的結轉則是會計年度獨立原則的例外。按照會計年度獨立原則,每一會計年度的收入必須在該年度內使用,不能進行預算結轉,但由于事先編制的預算有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堅持上述原則難免缺乏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允許在一定情況下的結轉使用,主要包括根據經費的性質就可預測結轉發生并事先經議會批準的明許結轉、出于無法避免的事故結轉以及繼續費的逐年結轉等。
(四)決算
每一財年的預算執行完畢,各部門負責人必須在下一財年的7月31日之前向財務省提交收入和支出的決算報告,在獲得內閣會議通過之后提交會計檢查院。會計檢查院檢查完畢后將檢查報告返還內閣,由內閣會議將決算報告連同會計檢查院的審計報告提交給議會審議。審議通過,則完成決算。決算中反映的資金結余應當在扣除支出轉入財源、地方轉移支付稅不足等之后,將凈結余的1/2轉入公債償付財源,其余1/2轉入下年度收入。對預算不足問題,《財政法》沒有規定。按照穩健財政原則,《財政法》不允許出現決算不足的情況,因此,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規避決算不足。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為了解決稅收不足問題,日本設置了決算調整資金制度。在該資金還不足以填補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國債整理基金轉入。但是,來自國債整理基金的轉入,在第二年度一定要轉回,以保持國債整理基金的原有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