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我國構建被判刑人移管之價值分析與理論基礎

被判刑人移管作為一種較深層次的國際刑事司法合作,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主要原因在于其背后蘊含豐富的價值考量與理論基礎:

(一)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一般價值

1.有利于實現審判后對管轄權沖突的調和。管轄權是一國司法主權的集中體現,在涉外案件中,由于存在較為復雜的跨境因素,多國同時主張管轄權而發生沖突的現象時有發生,而目前最常見的解決方式是刑事訴訟移管,即將審判權進行移交,但這種方式往往僅有實際享有審判權的一方國家才能實現管轄權。而被判刑人移管只移交執行權,判決國仍享有作出、撤銷或變更判決的權力,因此它使享有管轄權的兩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行使對案件的管轄。所以“立足于某個國家或地區實現刑事管轄權的意義上看,被判刑人移管這種刑事司法協助活動同樣具有解決刑事管轄權沖突的積極價值。”[3]

2.有助于達成三方共贏的局面。通過與引渡、訴訟移管等其他司法協助方式的對比可以看出,被判刑人移管突出強調互惠原則,有關各方往往同時收益。具體而言,在啟動方式上,后者只能由國家啟動,個人不能成為請求主體,而在被判刑人移管中,國家和個人都可以啟動程序;對于判刑國來說,可以保證本國既定判決的執行力,還可免去外國囚犯在本國服刑帶來的諸多問題,同時使本國監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可謂是既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又實現了對訴訟經濟的追求;作為最大的受益方——被判刑人,其從這項制度中得到的好處不言而喻;至于執行國,大多數學者都僅從保障人權方面來談其所受利益[4],而筆者認為不僅限于此:被判刑人在國外服刑受到何種待遇對執行國來說是未知數,他們的人身危險性是否降低不得而知,而目前大多數國家在外籍囚犯服刑期滿之后都會將其遣送回國或驅逐出境,接受他們對于執行國來說無異于是“燙手山芋”,但若使囚犯在本國服刑,熟悉的服刑環境無異更有助于減輕人身危險性,實現刑罰的特殊預防目的,此外如前所述,通過移管,執行國在一定程度上還可實現對犯罪行為的執行權。“政治關系的基礎是政治利益,法律可以通過分配政治利益來協調政治關系”[5],被判刑人移管可以實現“三方共贏”,故易于被各國接受,是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要求和體現。

3.推動對犯罪分子的人權保障。刑法不僅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囚犯享有人權是刑罰正義的應有之義,而他們在何種程度上享有人權則直接代表刑罰之義的實現程度及刑法保護人權目的的實現程度[6]。犯罪者人身自由雖受到剝奪或限制,但并未失去人的屬性,所以對于他們享有的基于人的屬性而存在的基本權利,不得因受刑罰而剝奪或限制。根據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囚犯應享有“飲食權、醫療權、教育和娛樂權、宗教信仰權、同外界接觸權”,但現實中大多數國家均不會因收押外籍囚犯而調整監獄固有的規章制度,所以他們的上述權利事實上是得不到保障的。同時,由于在異國服刑,長期處于封閉的環境中、缺乏親友的資助和探望,外籍囚犯必然會面臨文化休克現象[7],而且像其他種族或宗教上的少數群體一樣,往往被視為“二等”群體而被邊緣化,因此他們在服刑期間處于比國內犯更加孤獨的境地[8],內心的焦慮和憂郁級別高于國內犯,人格障礙和精神病的患病密度也高于國內犯。所以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應將符合要求的被判刑人移管至其熟悉的環境中服刑,這也是國際刑罰發展趨勢的要求。

(二)在我國構建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特殊價值

1.有效應對司法實踐的困境。近年來,在華外國人犯罪呈上升趨勢,且以重罪居多、多為長期自由刑[9],給我國司法實踐帶來諸多難題:其一,監獄管理成本增高,尤其是翻譯和醫療支出。以東莞監獄為例,由于缺乏專業翻譯人員,只能委托小語種翻譯公司,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交流也需要多重翻譯,先將被判刑人的土語譯成英文,再將英文譯成中文,不僅成本高而且最終傳到監獄管理者時往往已經偏離罪犯本意。其二,損害司法主權,由于我國《刑法》對驅逐出境的適用對象和范圍沒有具體規定,因而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法院出于對外籍罪犯判處自由刑在執行刑罰時多有不便等因素的考慮,對理應判處自由刑的犯罪行為僅作出驅逐出境的判決[10],或者已經判處有期徒刑和驅逐出境,但直接予以驅逐出境、不再執行有期徒刑[11]。其三,對外籍囚犯的管理模式導致西方國家對我國司法領域的人權攻擊。我國大多數監獄實行的是混合關押模式,并未對外籍囚犯規定特殊的管理制度,不符合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時常引發西方國家的人權攻擊。據《法制日報》報道,目前大陸共羈押有數千名外籍罪犯,如果加強與他國間的被判刑人移管合作,將會有效避免上述難題。

2.維護法律體系的完整性。首先,對外籍囚犯判刑之后如何處罰,現行《刑法》、《刑事訴訟法》均未作出明確規定,而作為專門針對罪犯執行刑罰而出臺的《監獄法》迄今為止并未收錄外籍囚犯的刑罰執行規范[12],立法上的盲點導致監獄在實際刑罰執行中缺失法律依托,進行被判刑人移管合作可暫時彌補這一空缺。其次,根據我國《引渡法》第八條規定以及簽署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立法精神,我國對他國刑事判決持積極承認的態度,而《刑法》第十條的規定顯然與此相悖,外國被判刑人移管合作是對他國刑事判決承認和執行的外部表現,所以構建這一制度可以在實踐操作層面維護我國法律體系的完整性。

3.有利于推動海外反腐。當前,我國處于歷史轉型期,腐敗問題不容小覷,近年來國家雖加大反腐力度,但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在于腐敗犯罪越來越呈現出國際化傾向。據2011年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外逃貪官攜款超過8000億元,不僅導致大量資金外流,而且帶來跨境追贓這一反腐難題,在此背景下,由于涉及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政治制度,僅憑一國之力反腐的傳統做法已不可行,唯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將反腐進行到底。事實上,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海外反腐中的國際合作,2005年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10年發布《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強調反腐敗的國際交流與合作,2014年推動建立反腐合作網,并與澳大利亞聯手開展境外反腐追贓。如果我國與他國簽訂了被判刑人移管雙邊條約,就可以依據這一條規定,通過移管,控制境外腐敗分子,打擊腐敗犯罪,追回贓款,同時顯示我國進行海外反腐的決心,警示想要潛逃海外的腐敗分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巴青县| 连城县| 烟台市| 桦川县| 家居| 金坛市| 宜兰市| 开封县| 延安市| 宁波市| 阆中市| 深州市| 武冈市| 千阳县| 津南区| 廉江市| 吉木乃县| 塔河县| 罗田县| 湄潭县| 寿宁县| 淮阳县| 辉县市| 娄底市| 黔江区| 永善县| 桐梓县| 贵港市| 吉安市| 密山市| 满洲里市| 多伦县| 乌鲁木齐市| 墨江| 武功县| 峨边| 海口市| 郯城县| 资讯 |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