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政策論壇(第五輯)
- 嚴勵
- 1560字
- 2019-11-22 16:40:32
一、我國社區矯正的執行和檢察監督現狀
(一)我國社區矯正的執行現狀
社區矯正制度是舶來品,是首先在西方國家推行的一種刑事執法模式。我國自本世紀初開始實行社區矯正制度的試點工作。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簡稱“兩院兩部”)聯合下發通知,社區矯正工作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和山東6個省市展開,并出臺了為數不多的試條例,明確社區矯正的執行主體是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僅承擔協助的職能。2005年“兩院兩部”聯合發文,將試點范圍擴大到18個省(區、市)。2008年10月,司法部在深入調研、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2009年9月,“兩院兩部”聯合下發《關于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同年10月,全國社區矯正工作會議召開,正式啟動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2]
2011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將“社區矯正”納入刑法條文之中,正式確立了社區矯正制度的法律地位,為我國的刑罰執行制度的進步奠定了基礎。隨后,2012年3月1日“兩高兩部”出臺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正式施行,明確了“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3]2015年司法部將推動制定社區矯正法,完善社區矯正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監獄刑罰執行和社區矯正相互銜接、統一協調的刑罰執行體系。
圖1 2003-2014年我國部分地區社區服刑人員統計
社區矯正從2003年起經過試點、擴大試點、全面試行等十余年的發展,矯正隊伍不斷擴大,服刑人員數量逐年遞增,社區矯正的適用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目前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截至2015年5月底,各地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242.9萬余人,累計解除矯正169.6萬人現有社區服刑人員近74萬人。[4]圖1為我國部分地區2003-2014年社區服刑人員總數情況統計。社區服刑人員在矯正期間再犯罪累計3974人,再犯罪率為0.18%,如此低的再犯罪率說明我國社區矯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由于我國社區矯正工作起步較晚,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實踐中出現著種種問題,制約著社區矯正制度的進步與發展。
(二)社區矯正執行的檢察監督現狀
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將社區矯正寫入之后,2012年出臺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明確賦予人民檢察院對于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的法律監督權。隨著2015年社區矯正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社區矯正的檢察監督工作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圖2為2014年我國社區服刑人員獎懲情況統計。2015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專項檢察活動,對于符合收監執行法定條件的社區矯正人員,依法監督收監執行,并核查糾正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和虛管等問題,對社區矯正人員再犯罪進行嚴厲打擊,對社區矯正執行中的職務犯罪進行依法查辦。截至目前,該專項檢察活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遼寧西豐縣檢察院對社區矯正監管采取“一聽、二看、三訪、四見、五反饋”的辦法,聽取各鄉鎮司法所所長介紹,查看200余名社區矯正人員卷宗,并通過走訪社區、接觸矯正人員等,對發現的脫管、漏管現象向司法局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5]2015年5月以來,湖北省巴東縣檢察院會同縣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局開展了社區矯正人員的專項檢察活動,截至2015年7月20日,該院共監督糾正托管案件2件2人,漏管1件1人,虛管37件38人。[6]同時,部分地區檢察院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了禁毒專項檢察,如寧夏永寧縣檢察院2015年2月開始,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禁毒教育宣傳活動20余次,對社區矯正人員尿檢240余次,并在第一階段對社區矯正人員的抽查中,發現并對一名有吸毒行為的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收監執行的檢察建議。[7]由此可見,社區矯正監督已逐步成為檢察機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圖2 2014年我國社區服刑人員獎懲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