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未成年人[1]監護制度是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以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為目的,有著獨特的法律屬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羅馬法時代一直不斷綿延發展。這一制度的合理構建,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由于未成年人受自身認識和行為能力的限制,其合法利益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父母及家庭監護,也就使其利益的實現帶有一定的依附性;不過,由于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具有獨立的地位,有著獨立的法律人格,又使其利益體現出相對的獨立性,保護手段也就隨之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確立符合未成年人利益的監護制度就顯得格外重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的變遷,我國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已經彰顯出若干不足。特別是在監護立法、監護理念等方面,已明顯滯后于未成年人權利保護和未成年人事業發展的要求和進程,滯后于國外許多國家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的變革潮流,滯后于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流浪兒童已超過15萬人。[2]另據云南省一家兒童救助服務中心透露,自2004年至今,共對1300多名流浪兒童進行過救助,其中90%的流浪兒童有家庭,但普遍存在家庭問題,孤兒在外面流浪的特別少。[3]根據全國婦聯2008年的調查,當時全國留守兒童的數量已經達到5800萬人。據預測,到2020年,有留守經歷的兒童人數累計將達到1.1億人。[4]

2013年全國婦聯發布《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指出[5]: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其中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0-5歲)達2342萬,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占38.37%;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規模為2948萬,其中小學(6-11歲)和初中(12-14歲)學齡階段兒童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分別占32.01%和16.30%,規模分別為1953萬和995萬。調查顯示,46.74%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共同外出。在這些孩子中,32.67%與祖父母一起居住,占的比例最高;10.7%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3.37%的留守兒童單獨居住,按此比例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高達205.7萬。該報告在梳理這些數據之后,指出由于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境均差于受父母監護的兒童。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我們知道,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性格和人格的影響較大,父母及家庭監護是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家庭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未成年人是通過家庭走向社會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為通常都會打上家庭的烙印。蘇聯學者A.K.多爾戈娃通過長期研究得出的結論:“少年喪失家庭的積極影響,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不佳,接近不良的伙伴等因素可能是相互作用的,但幾乎在所有這些場合下都能見到這幾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家庭、學校和同伴是所有兒童和少年共有的自然環境,對他們的個性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其中家庭有特殊的作用,因為它不同于其他教育機構。一般地說,它能在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在人的一生中給人以影響。它是個性形成過程中起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環。”[7]可見,父母及家庭監護的缺失(無力或不能)或監護人的失職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國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未成年人流浪等現象都與家庭監護無力或無人監護或監護人失職等有著很大的關系。為此,如何解決我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法律的任務或作用,并不是創造利益,而只是承認、確定、實現和保障利益。”[8]因此,對該制度的研究也就成了理論和現實的一種必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扎赉特旗| 乌兰浩特市| 藁城市| 鸡西市| 南部县| 萨迦县| 永宁县| 临城县| 会同县| 乐业县| 汕尾市| 长泰县| 旌德县| 闽清县| 锡林郭勒盟| 托里县| 北碚区| 德安县| 富裕县| 静宁县| 商丘市| 磐安县| 剑川县| 通山县| 东至县| 和田市| 永定县| 黄平县| 吕梁市| 东莞市| 丁青县| 静海县| 金湖县| 荆门市| 临潭县| 万全县| 虞城县| 赫章县| 休宁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