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
- 張永峰
- 715字
- 2019-11-15 21:13:32
客車冒煙出故障 逃生跌傷獲賠償
經典案例
2012年2月8日,王女士乘坐某汽運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簡稱汽運分公司)汪某駕駛的客車,從全椒縣城往章輝鎮方向行駛,行至某路段時,該客車出現故障,車體突然冒煙。頓時全車乘客驚慌失措,司機汪某疏散乘客下車避險。王女士在逃離客車時被人推擠不幸跌倒受傷,住院23天,汽運分公司墊付醫療費7939.96元后,不再支付。王女士一紙訴狀將汽運分公司告上法院,請求判令汽運分公司賠償醫療、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護理、交通、誤工等費28647.16元。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認為,王女士購車票乘坐汽運分公司客車,雙方之間即形成了旅客運輸合同關系,汽運分公司依法負有將王女士安全送達約定地點的義務。因客車途中車體冒煙,司機疏散乘客下車避險時致王女士被人推擠跌倒受傷,可見汽運分公司未履行運輸合同中對乘客的安全保護義務。王女士受傷是事實,而受傷與客車出現故障、司機處置不當有因果關系,汽運分公司對王女士受傷存在過失。承運人應當依法對運輸過程中旅客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司機汪某駕駛汽運分公司所有的客車系職務行為。故汽運分公司應對王女士承擔損害賠償責任。2014年6月,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汽運分公司賠償原告王女士誤工、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護理、交通等費11655元。
法律解析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損害另一較小合法利益的行為。本案中,原告王女士因客車途中車體冒煙,司機疏散乘客下車緊急避險時被擠倒致傷。根據《民法通則》第129條的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根據《合同法》第290條、第302條的規定,故法院依法對本案作出了上述判決。
法條鏈接
《民法通則》第129條,《合同法》第290條、第30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