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
- 張永峰
- 1043字
- 2019-11-15 21:13:32
連環撞車傷乘客 沒有過錯也賠償
經典案例
2000年9月3日5時許,周某駕駛大貨車從浙江省常山縣駛往江蘇省昆山市,途經320國道一施工路段時,與前方同向行駛的由沈某駕駛的警用桑塔納巡邏車發生追尾碰撞,致使警車翻車。周某在左駕方向過程中,又與客車承運人繆某駕駛的桑塔納轎車正面相撞。此次事故造成三車嚴重受損,繆某(即駕駛員)及車內乘客紀某、吳某三人受傷,系特大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紀某被送往醫院治療。法醫鑒定紀某的傷殘等級為九級。
事故經浙交警支隊處理,認定周某駕駛車輛時與前車未保持必要的安全行駛距離,對路面觀察疏忽大意,采取措施不當,且車輛超過限速行駛、嚴重超載貨物,其行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應負全部責任,繆某及其乘客紀某等在該起事故中均無責任。2001年8月21日,乘客紀某從交警大隊只取得賠償款15000元。2002年9月1日,紀某向繆某發出電報,要求承運人繆某賠償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一切損失。2002年9月10日,紀某通過電信部門查詢得知,所發電報系繆某之妻楊某簽收。2002年9月18日,紀某就損害賠償事宜最終未能與肇事者周某達成調解協議,交警大隊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
2004年5月8日,紀某選擇客運合同糾紛,以承運人繆某為被告,一紙訴狀告上法庭。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后認為,從被告繆某同意原告紀某乘坐其所駕駛的車輛并承諾將紀某運輸到約定的地點起,原、被告之間的客運合同關系即告成立。該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認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嚴格按約履行。作為承運人的繆某負有在約定期間或合理期間內將旅客紀某安全運輸到約定地點的法定義務。2004年8月26日,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當事人選擇客運合同糾紛訴訟的案件,判決被告繆某(承運人)賠償原告紀某(乘客)醫藥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等60084.5元(已剔除交警部門處理中給付的15000元)。
法律解析
在這起連環撞車的特大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門認定,周某由于與前車未保持必要的安全行駛距離,對路面觀察疏忽大意,采取措施不當等,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應負全部責任。本案的被告繆某及原告紀某均無責任。但由于原告紀某就損害賠償事宜未能與周某達成調解協議,紀某選擇了客運合同糾紛,將承運人繆某告上了法庭,這也是法律所允許的。根據《合同法》第290條的規定,承運人應當在約定期間或者合理期間內將旅客、貨物安全運輸到約定的地點。同時根據第302條的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賠償責任。故法院依法對本案作出了上述判決。
法條鏈接
《合同法》第290條、第302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