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志第三 文化

遼代自建國伊始即尊孔。皇太子耶律倍認為孔子是大圣人,萬世所尊,宜優(yōu)先建廟祭祀。根據(jù)他的建議,遼太祖于神冊三年(918)五月下詔建孔子廟,命皇太子春秋釋奠。遼太祖在上京建國子監(jiān),遼太宗又在南京設(shè)國子監(jiān),府、州、縣亦設(shè)學,以便學習和傳授儒家學說。室昉曾向圣宗進《尚書·無逸篇》以進諫。圣宗愛讀《貞觀政要》。遼道宗于大安二年命趙孝嚴和王師儒給他講《五經(jīng)》大義,又于大安四年命耶律儼給他講《尚書·洪范》,讓皇孫寫《尚書·五子之歌》。道宗還曾讓漢人給他講《論語》,不忌諱“夷狄”的字眼,并提出區(qū)分華夷的標準在于有無文物制度。遼道宗認為遼朝“文物彬彬,不異中華”,因而不是夷狄。正因為受儒學影響深,所以遼代耶律儼編的《皇朝實錄》認為契丹人是黃帝后裔。新出土的耶律污斡里墓志中提到墓主人“其先出自虞舜”。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虞舜為黃帝八世孫,與耶律儼的說法一致。這正如同現(xiàn)在每個華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一樣,不是指科學意義上的血統(tǒng)概念,而是指文化上的認同。

遼朝有常設(shè)的修史機構(gòu)國史院,并有常設(shè)的專職修史官員監(jiān)修國史、史館學士、史館修撰、修國史等。他們隨時撰寫《日歷》、《起居注》,并及時概括為《國史》。統(tǒng)和九年正月,室昉表進所撰《實錄》二十卷。興宗時,蕭韓家奴把《通歷》、《貞觀政要》、《五代史》等漢文史書譯為契丹文供興宗知古今成敗。他還與耶律庶成摘錄遙輦可汗以來至重熙時的事跡二十卷于重熙十三年獻給興宗。道宗時,耶律儼又撰成《皇朝實錄》七十卷。這部書與金朝人陳大任編的《遼史》成了元代人修《遼史》的主要史源。

遼代通用的語言是漢語和契丹語。通用的文字是漢字、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三種文字。記錄契丹語的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都是參照漢字筆畫結(jié)構(gòu)造成的表音文字。契丹小字的拼音程度更高一些,故“數(shù)少而該貫”。圣宗時僧人行均編的漢字字書《龍龕手鏡》是最早按四聲分類的書,共收漢字二萬六千四百余個,一些俗體字多有收錄。圣宗時僧人希麟撰的《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是閱讀佛經(jīng)的工具書。

遼代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薩蠻教,更信佛教,亦有信奉道教者。以青牛白馬祭天地、祭日、祭山川、祭祖先的記載史不絕書。由于崇日,所以捺缽、早期宮殿和一些寺廟均東向。圣宗朝開始編修佛教經(jīng)典總集契丹大藏經(jīng),即丹藏。山西應(yīng)縣木塔佛像胸中發(fā)現(xiàn)的丹藏及其他佛經(jīng)、佛畫,河北豐潤縣天宮寺塔發(fā)現(xiàn)的佛經(jīng),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釋迦佛舍利塔中發(fā)現(xiàn)的佛經(jīng),均抄錄工整,印制精美,裝幀典雅,堪稱遼代佛教藝術(shù)瑰寶。遼寧義縣奉國寺、山西大同下華嚴寺、天津薊縣獨樂寺這些保存至今的遼代佛寺均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不乏能用漢字或契丹字寫作的文章巨擘,可惜他們的文集均沒有留傳下來。《遼史》、《焚椒錄》中收錄了少量奏議和詩詞,從中可以窺見遼代文學之一斑。傳世的一些用漢字和契丹字書寫的遼代碑刻墓志等既是史料又是文學作品。遼代漢文碑刻詳見向南所編的《遼代石刻文編》。契丹文字碑刻詳見劉鳳翥《契丹文字研究類編》。

遼代的繪畫成就亦高。耶律倍、遼圣宗、遼興宗等均是當時著名畫家。興宗曾以自己畫的《鵝雁圖》和《千鹿圖》送給宋仁宗。臺北故宮博物院至今猶存有耶律倍所畫的《射騎圖》,胡環(huán)畫的《卓歇圖》及無名氏的《秋林群鹿圖》、《丹楓呦鹿圖》等遼代名畫。1974年春,遼寧法庫縣葉茂臺遼墓中曾出土《山水樓閣圖》和《竹雀雙兔圖》各一軸,均為稀世珍寶。圣宗永慶陵內(nèi)的春水秋山壁畫、庫倫遼墓壁畫、阿魯科爾沁旗寶山遼墓壁畫、宣化遼墓壁畫等亦都是藝術(shù)珍品。近年文物市場上出現(xiàn)的契丹字題款的繪畫和刺繡等全部是文物販子批量生產(chǎn)的贗品。

遼代的雕塑、音樂、舞蹈等很有民族特色。醫(yī)藥、防腐、冶金、建筑的水平也很高。保存至今的遼塔、佛殿等不僅藝術(shù)價值高,抗震能力也很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工布江达县| 洛宁县| 遵义县| 武汉市| 闻喜县| 瓮安县| 昆山市| 合江县| 通化市| 自贡市| 铜陵市| 尼木县| 溧阳市| 桂阳县| 徐州市| 宜城市| 巴南区| 新巴尔虎左旗| 麦盖提县| 佛山市| 遵义县| 綦江县| 安仁县| 广安市| 永泰县| 肥东县| 天台县| 鄂托克旗| 佳木斯市| 庆元县| 手游| 伊通| 霍林郭勒市| 寻甸| 自贡市| 灌云县| 台湾省| 玉山县| 景谷|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