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工作量和律師費,你還想去應聘法律顧問嗎?
——以國土資源部選聘2017年法律顧問律所的公告為例
2017-03-30 薛軍
3月27日晚上,睡前和往常一樣翻看微信朋友圈。一條信息,讓本來已經困得迷迷糊糊的我清醒了許多。
這條信息的標題是:《國土資源部關于選聘2017年度法律顧問律所的公告》,發出該公告的微信公眾號是“法治國土”(賬號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發布時間是2017年3月22日。
第二天,閱讀微信中朋友們對這條轉發信息的評論,讓我思考許多。其中,一個問題反復出現在腦海:這樣的工作量和律師費,你還想去應聘法律顧問嗎?
讀了幾遍公告內容,我的感想是:有值得肯定、點贊的亮點,也有讓人感慨、無奈的痛點,還有讓人困惑、費解的疑點,愿意和大家分享。
一、值得肯定、點贊的亮點
關注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國土資源部在近期發布這條公告,可能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30號)(以下簡稱兩辦《意見》)有很大關系。因為這個兩辦《意見》規定的目標任務是:2017年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政機關普遍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到2020年全面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法律服務需求相適應的中國特色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體系。但是,即使是為了完成這一帶有強制要求的任務而發布,這個公告的幾處亮點仍然值得肯定、點贊,值得拿來分析研究。
1.公開發布公告的選聘方式。盡管前面提到兩辦《意見》規定的目標任務是:2017年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政機關普遍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但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選聘擔任法律顧問的律師事務所,兩辦《意見》并沒有規定。如果要去尋找規定,那就應該是《政府采購法》和與之配套的相關條例、規定、細則等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了。然而,通過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公告的方式選聘法律顧問律所,在有限的時間和檢索方法的條件下,除了國土資源部,我還沒有查到第二個中央國家機關、部委采取過類似的方式。我認為采取這樣的選聘方式,至少可以讓選聘信息在更大范圍內被知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選聘工作的透明度。
2.量化年度法律顧問的工作內容。兩辦《意見》第7條規定了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的6項職責;(1)為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2)參與法律法規規章草案、黨內法規草案和規范性文件送審稿的起草、論證;(3)參與合作項目的洽談,協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書或者以黨政機關為一方當事人的重大合同;(4)為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務;(5)參與處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6)所在黨政機關規定的其他職責。
但是,工作職責并不等于工作內容,難以評估工作量。而公告明確量化了年度法律顧問律所的工作內容,例如:“為國土資源部重要立法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進行合法性論證,不少于10件/次”“承擔不少于30個復雜案件的全程代理服務和出庭應訴”“應國土資源部的要求參加相關會議,為國土資源部其他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調查、論證等服務,不少于20件”等等。明確量化的工作內容,至少可以讓有意參與應聘的律所在報名前就能大概預估一個服務年度的工作量,為律所考慮匹配服務團隊人數、評估服務意愿提供了條件。
3.細化年度法律顧問的工作要求。公告提出:“合同期滿,提供年度服務報告”“合作終止后三年內,不得代理以國土資源部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或者以國土資源部為被告的訴訟、賠償案件”。這樣的工作要求可以讓律所在報名前就知曉委托人的部分工作要求,對于律所評估、決定是否參加選聘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4.明確參聘條件要求。公告開宗明義:“國土資源部擬通過競爭性方式選聘2個律師事務所作為2017年度法律顧問”。因此,明確參聘條件要求也是毋庸置疑的。公告的特點是將參聘條件要求分為對參聘律所、對服務團隊負責人、對駐場律師分別提出來,相對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二、讓人感慨、無奈的痛點
這個公告不僅有上述這么多值得肯定、點贊的亮點,它讓人感慨、無奈的痛點也是有少許的??纯聪旅娴墓鎯热荩銜趺聪??
1.有工作數量要求的,數量可觀。例如:“為國土資源部重要立法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進行合法性論證,不少于10件/次”“承擔不少于30個復雜案件的全程代理服務和出庭應訴”“應國土資源部的要求參加相關會議,為國土資源部其他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調查、論證等服務,不少于20件”等等。一個長期服務政府、政府機構的律所,如果要完成這樣的工作量需要多少名團隊律師,團隊律師可能的工作狀態,大家應該是大致可以做出相對準確的預判的。
2.沒有工作數量描述的,是可怕的“數量不限”。例如:“對國土資源部重大法律事務提供專家意見,出具法律意見書,數量不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信息的變化,向國土資源部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并及時作出提示和說明,提出相關建議,數量不限”。不知道這樣級別的國家機關,重大法律事務的數量會少嗎?如果不少,“數量不限”對承擔法律顧問職責的律所將意味著什么?
3.這樣的工作量還只是最低數字,不知道拼的是專業水平還是身體。例如:“上述職責中的數量要求為最低數字,參聘律所可以提出高于上述數字的工作量,此項指標將作為選聘的重要參考。”數量可觀的工作量要求,加上“數量不限”的潛在的不確定的又可以評估的巨大工作量,但這還不是最低數字,參聘律所還可以“提出高于上述數字的工作量”,并且這還將作為選聘的重要參考!對于參加選聘的律所,應聘成功了又將意味著什么?
三、讓人困惑、費解的疑點
1.為什么要限定顧問費用。關于顧問費用,公告稱:“法律顧問合同期一年,服務費用為每個律所人民幣40萬元”,而且“駐場律師因工作需要加班,國土資源部不提供加班補貼”。限定顧問費用是國土資源部對法律顧問律所的聘請費用有預算限制嗎?有朋友們在評論時驚呼,法律顧問律所承擔的是“半個部委的工作”,那么這樣的工作量需要支付多少顧問費為什么不讓市場說了算?為什么不讓參與競聘的律所根據公告明確提出的或者“數量不限”的年度工作量,來報出它認為可以接受的服務費用的金額呢?難道真的是拼了業績還要拼體力,拼了體力還要拼耐受力?
2.為什么一年合同期滿業績突出就可以直接續簽?公告稱:“合同期滿,國土資源部認為顧問律所業績突出,經雙方同意,可直接續簽一年。”且不說“業績突出”如何考量,難道一年以后選聘法律顧問律所只需要“經雙方同意”就可以直接續簽,就不需要走政府采購程序了嗎?我想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3.為什么要強調有權以國土資源部法律顧問名義對外活動?公告稱:“競聘成功的律所與國土資源部簽署合同后,有權以國土資源部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活動,但不得有損于國土資源部的形象和利益,不得利用國土資源部法律顧問名義進行商業活動?!鄙鲜霰硎鲭m然加了后半截的但書,可是前半句的表述卻難免讓人產生聯想。
對于一個國家部委的法律顧問選聘公告,嘮叨幾句雖然未必有什么作用,但是花點時間分析研究,拋磚引玉,讓大家給予必要的關注,我想可能還是會有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