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元明清時期中原人士認知云南的特點

在文字表達上,元明清時期來滇的中原人士常拿云南的方方面面比附中原。尤其是云南接受中央王朝以儒學為主要內容的文治教化,文化習俗上與中原地區有較多趨同的地方,更為中原人士注目。他們對云南與中原物質文明的比較,鮮有長短優劣的區分,甚至認為云南的某些方面優于中原。而在文化狀況的比較上,他們則是以中原文化為本位,凡是云南符合或漸趨與之同一的則認同,否則則不予認同,乃至詆侮,斥為“蠻夷”。

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元明清時期云南文化整體都有所發展,一些少數民族族眾也接受了漢人的生活習俗,投身科舉事業。“蒲人、僰人、阿昌,乃在邦域之中,雜華而居,漸變于夏,間有讀書登芹泮,納粟為吏承者。”[53]白人“其服飾與漢人同,惟俗習語言則異。多有讀書登士籍者”[54]。么些人“頭目效華人衣冠”,“自設流官以來,俱極恭順畏法,讀書識文字者多有之,補弟子員者四人,中式武舉者一人”。[55]但各地、各個族群并非同步發展,而是有所差異,這在中原人士的筆下也有所反映。一般來說地理位置靠近內地的地方,受中原文化影響程度也相對較深,如朱孟震說婚嫁習俗,“三宣稍有別,近華故也”[56]。但他也認為云南的一些地方、族群仍是不開化的,對其不乏輕蔑之詞,如“夷狄禽獸,大略如此”[57],田汝成也說其“絕禮讓而昧彝倫,惟利所在,不顧廉恥”[58]。概括起來,對云南的詆誣主要集中在貪、淫、悍、狡四個方面,這在許多人的作品中均可見到。如趙翼對云南山水表達贊美之余,也多處嘆息其埋沒于邊遠,不為外界知曉,其中不無云南邊徼蠻荒之地,不該有如許奇觀之意。如《高黎貢山歌》“巨靈開荒劃世界,奇山驅出中原外”,《同璞函游杜鵑園作歌》“不意絕徼中,有此巨麗觀。茲園若量移,得占中土地一阡。何減鄧尉之梅雪成海,武陵之桃花為源。我為作歌使之傳,毋令長此埋沒南荒天”,《安寧州湯池》“惜哉落天南,寂寞錮荒服”。[59]檀萃《滇海虞衡志》雖對云南的紡織技術有所稱贊,但仍稱其地方人們為“蠻夷”。這些都是以中原文化為本位觀照云南,相似之處比附,相異太大的地方則因不理解、不認同而誣謗、歧視的體現。它也表明在元明清王朝實行與中原統一的文教政策下,云南文化的發展較多呈現與中原同一化的趨勢,但也保留了不少自身的獨特之處,說這一時期“云南乃完全同化于中土”[60],顯然是言過其實,近代所修《清史稿》說云南當時仍“言語飲食,迥殊華風”[61],便是證明。這些獨特的地方,對于形成今天云南文化的多樣性是有重要意義的。

與諸人不同的是,謝肇淛卻認為一些來滇漢人的品行還不如“夷人”。“尋甸、武定、景東、沅江、蒙化、順寧諸郡皆夷漢雜處,然夷雖悍而樸直不欺,其黠而作偽者皆漢人也。麗江、廣南、廣西、永寧純乎夷矣,而亦向慕華風,敬禮儒釋。至于怒相仇殺,不可以教化懷服,則所習之性固然也。”[62]這樣的言論出自一位明朝云南的漢族官員,是極為不易的,或許也是他對二者加以觀察后得出的總體性評判。陳鼎說楚雄、姚安、開化三郡“五邑三州之諸生,皆恂恂儒雅,敬慕中國”[63],自己在三郡游歷,得到諸生的資助,因此深有意味地感慨道:“甚矣!文教之重也!雖蠻貊之鄉,誦詩讀書之人,皆知敬其類,而文物之邦,其能若是也耶?”[64]他認為就風俗淳厚、人心簡樸而言,“文物之邦”的中原地區可能還比不上云南。

對于云南落后的文化習俗及與中原存在的隔閡,中原人士共同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對云南實行與中原統一的教化,將其納入中原王朝聲教文治的軌道。上述元至清的中原人士都不約而同地鼓吹中央王朝對云南的文教政策,及其帶來的云南文化的發展和與中原交流的加深,即可反映出這一點。這種觀念有其歷史淵源。《后漢書》夸贊漢朝開疆拓土的武功,及其帶來的中原文化向征服地區的流播,“漢氏征伐戎狄,有事邊遠,蓋亦與王業而終始矣。至于傾沒疆垂,喪師敗將者,不出時歲,卒能開四夷之境,款殊俗之附。若乃文約之所沾漸,風聲之所周流,幾將日所出入處也”。它將漢朝的這種文化浸染政策稱為“柔服之道”,而興辦學校,實行與中原統一的教化,是其重要的手段,如漢章帝時王追為益州太守,“始興起學校,漸遷其俗”。[65]與此相仿,元朝御史郭松年奉命赴云南,曾作《題筇竹寺壁》一詩說:“兵威此日雖同軌,文德他年見舞干。”[66]有感于云南戰亂連年,他認為元朝對云南雖然平定已久,武力控制較嚴,但文治不夠,故動亂的因子仍未根除。言下之意,只有大力推行文治教化,使中原文化廣泛傳播,深入人心,才能帶來云南的長治久安。郭臨行前其同僚張之翰曾贈詩相送,“遠部生靈疲瘵久,不須威猛且寬平”[67],認為對云南應放棄武力威懾之策,改行寬平之政,郭主張的文治教化,應正是這一主張的具體化。即使云南近代的統治者唐繼堯對于“滇處邊陬,開化較晚”的處境,也仍是“振興文治,以奠國基”的對策。當然,這里的“文治”已不完全是儒學教育,而是加入了新的時代內容,即“揚文化之波,播科學之種”[68],包括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學。可以說,用中原文化同化云南的文化,使之與中原歸于同一,是歷史上中原地區的人們處理云南文化相異問題,加強對其管理的一貫主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兰坪| 南宁市| 乐亭县| 梓潼县| 宜宾市| 德州市| 赞皇县| 清涧县| 汝城县| 丰原市| 肥城市| 威宁| 静宁县| 准格尔旗| 通道| 姜堰市| 神木县| 和政县| 迁西县| 宝坻区| 通城县| 伊吾县| 清苑县| 长葛市| 四会市| 南川市| 江西省| 岚皋县| 云阳县| 合阳县| 当雄县| 白水县| 株洲县| 五莲县| 南汇区| 兴安县| 云阳县| 德庆县| 凤台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