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16輯)
- 黃衛(wèi)平 汪永成 陳家喜主編
- 2412字
- 2019-10-11 17:13:09
二 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及兩者結合存在的主要障礙和問題
(一)思想認識層面存在幾種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消極錯誤觀念
當下,大概存在如下幾種不合時宜甚至錯誤的論調或思想觀念,深刻影響著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緊密結合。(1)思想建黨“過時論”,認為思想建黨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為克服并戰(zhàn)勝緣于黨員成分復雜多樣帶來的黨內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而采取的必要舉措。當下,思想建黨的使命已完成,不再是黨建的現(xiàn)實任務,因此,沒有必要再次提出并強調思想建黨的重要性、必要性、現(xiàn)實性。這種論調雖非當下才出現(xiàn),但對當下重提思想建黨的命題以及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的任務要求,仍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2)思想建黨“陰謀論”,認為思想建黨是建黨早期個別領導人為排斥異己、爭奪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而采取的“陰謀”手段,不足取。當下,更不存在通過整風整黨的政治運動來開展“整人”、“整事”的氣候和土壤了,因此,思想建黨“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種論調存在丑化甚至否定我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黨治黨理論長期指導價值的傾向,值得警惕。(3)思想建黨“虛無論”,認為思想理論教育只能“唱高調”“走過場”“做樣子”,普遍存在“假、大、空”現(xiàn)象,解決不了什么實際問題,從而輕視乃至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思想教育“萬能論”,認為只要每年多組織幾次理論學習或脫產培訓,或者加大理論宣傳教育力度,就可以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了,就萬事大吉了。而且,一旦思想認識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制度只是擺設,只針對那些思想蛻化變質、無藥可治的人,才能“派上用場”。(5)制度“無用論”,認為制度是個“花架子”,可有可無;制度是根“橡皮筋”,可松可緊;制度是因人而異的,經常選擇性執(zhí)行,一般只要不犯政治性錯誤或得罪“領導”,就沒事了。(6)制度“普世論”,認為在世界進入政黨政治時代,特別是進入文明時代,有一些普世的文明的制度,可以直接為我所用,不必“另搞一套”,不必固守陳舊的思維定式或制度模式。凡此種種論調或思想觀念,或單獨或共同形成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隱性思想市場,成為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的主要障礙。
(二)制度機制層面存在設計不周延、執(zhí)行不簡便乃至偏軟乏力、扭曲執(zhí)行等突出問題
概括地說,黨內的一些制度機制本身,存在粗、空、虛、軟等明顯缺陷,主要體現(xiàn)在:(1)制度設計脫離實際、違背民意,于法不周延、于事不簡便,存在漏洞、盲區(qū)和死角。(2)制度條文表述比較原則、籠統(tǒng)、抽象或過于簡單,給制度執(zhí)行造成操作障礙。(3)制度定性模糊,只能“定罪”、但不能“量刑”,只規(guī)定“不準”“嚴禁”,但沒有明確規(guī)定違反“不準”或“嚴禁”究竟該如何處理。即使要處理,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制度依據(jù)。(4)制度之間缺乏連貫性、系統(tǒng)性、周全性,存有“天窗”或“暗門”,容易給投機取巧之人鉆“空子”、打“擦邊球”。(5)經常政出多門,執(zhí)行主體不明、責任不清,致使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互相推卸責任、推諉扯皮,問題得不到處理,責任得不到落實,制度最終喪失威信。(6)在執(zhí)行制度時,一些制度執(zhí)行阻滯、執(zhí)行不力、不執(zhí)行、亂執(zhí)行、選擇性執(zhí)行、扭曲性執(zhí)行等問題比較突出。制度執(zhí)行一旦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實則亂了制度、壞了制度、荒了制度。(7)制度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檢查存在無人監(jiān)督、無法監(jiān)督、不敢監(jiān)督、不會監(jiān)督、不愿監(jiān)督、不讓監(jiān)督、不接受監(jiān)督等突出問題。(8)更為關鍵的是,對違反制度的行為查處不嚴,能瞞則瞞、能捂則捂;瞞不了、捂不住,就搞“下不為例”“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就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則不了了之。當對違反制度的行為當懲不懲、該嚴不嚴,有親有疏、有嚴有松時,制度已然蕩然無存,形同虛設。
(三)社會現(xiàn)實層面存在影響到黨的形象、人的觀念及其行為價值取向乃至人心向背的普遍性問題
當下,老百姓通過各種渠道聽、說、看的各種特權思想、貪腐丑聞、道德淪喪跡象、不良作風、裙帶關系、利益輸送、拉幫結派、官場厚黑學乃至潛規(guī)則、制度漏洞等,都與思想建黨不力、制度治黨不嚴有必然聯(lián)系。將此類普遍性問題投射到現(xiàn)實生活中,突出表現(xiàn)為部分黨員群眾甚至領導干部:(1)“不信馬列信鬼神”,拜請菩薩、“大師”求保佑,公開或半公開參與占卜、風水、巫術等封建迷信活動。(2)“不信馬列信宗教”,公開燒香拜佛,或參加“家庭教會”做禮拜。(3)經常“不說人話不辦人事”“謊話連篇”“大言不慚”“瞪著眼睛說瞎話”,故意夸大、縮小或編造、隱瞞事實真相。(4)做“雙面人”,表里不一,言行相悖,說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5)文憑、年齡、履歷、業(yè)績等均敢造假,弄虛作假、欺上瞞下。(6)政治上投機鉆營、“見風使舵”,經濟上罔顧黨紀國法、不擇手段斂財貪財。(7)崇信“有錢能使鬼推磨”“拿錢消災”。(8)極少數(shù)黨員干部道德淪喪,腐化墮落,包“二奶”、通奸。(9)特別是經媒體“渲染”揭露的嚴重貪腐現(xiàn)象,被揭露的不全是腐敗案件本身的來龍去脈、違法亂紀的法理事實,其間還“穿插”不少丑聞或“花邊新聞”,嚴重影響了黨的整體形象、領導干部形象乃至普通黨員的角色印象,影響了人的價值觀念、行為取向乃至人心向背。老百姓驚呼腐敗丑聞“無底線”,“三觀”盡毀,是非觀、善惡觀顛倒。上述現(xiàn)實問題的存在,究其根本原因,一是思想教育不頂用,偏軟乏力,起不到警示誡勉作用,由此,“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15]。二是制度措施不管用,出現(xiàn)了“破窗效應”,制度執(zhí)行出現(xiàn)阻滯、變形、扭曲。這也是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存在的最突出問題。
當然,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兩者結合面臨的根本問題,是觀念與制度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問題。這里面包括開放的馬列主義指導思想與中共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中共早些年發(fā)起的思想解放運動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近年來的思想理論創(chuàng)新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