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16輯)
- 黃衛平 汪永成 陳家喜主編
- 5388字
- 2019-10-11 17:13:09
三 推進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及兩者有機結合的理論思考和對策建議
(一)理論思考的聚焦點,主要是圍繞觀念與制度之間的張力關系,探求黨的思想理論創新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平衡
第一,要厘清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及兩者有機結合的基本任務和思路。在早期的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思想建黨主要圍繞思想入黨(入黨動機)、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共產黨人的修養等問題而展開。制度治黨主要圍繞建章立制、填補制度空白、用制度規范黨員和黨組織行為等制度創建并加以執行而展開。新形勢下,思想建黨[16]則應圍繞黨員思想認識、理論武裝、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政治意識、黨員角色意識、黨員和黨組織的形象、非宗教環境下的政治信仰、人與人/人與組織/下級組織與上級組織之間的信任、人與人合作共事的信用等問題而展開。制度治黨應圍繞優化制度設計、提升制度執行力、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和監督、用制度預防和懲治腐敗等問題而展開。
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必須厘定一條清晰的思路:查擺問題——教育先行——制度執行——形成機制——攻堅克難,始終堅持把“思想認識通、制度執行嚴”,貫穿于建黨治黨全過程、全方位。一方面,思想教育要盯住問題苗頭、咬住問題源頭、抓住主要問題、揪住關鍵少數,結合制度規定及其落實,來開展針對性強、有側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當事人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線、知錯能改,不斷提高思想教育成效。同時,思想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經驗,要及時升華、固化為制度規定,形成思想教育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以此彰顯思想教育的警示威懾功能。另一方面,制度的制定和執行要堅持教育先行,講求“正當性”“人性化”。通過思想教育,既糾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制度認知上的偏差、在制度落實上的僥幸,又使制度獲得認同,讓人感覺到制度規定不偏頗、制度執行不偏袒、執紀監督不偏廢,讓人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樹立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有了務實管用的制度,還要將制度真正用起來,使之運轉起來、落地扎根。為此,還要在制度的文本規定基礎上,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運行機制或制度執行機制。這種機制應包括執行制度的責任主體、任務分解、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監督考核等程序性規定。建立健全機制,就是要實現各項制度的相互銜接和配套,增強制度的整體功效。有了健全的機制,思想教育啟發的內在自覺性與制度規定的外在約束性相結合,就會產生從嚴治黨的聚合效應。當然,新形勢下,思想建黨有整頓作風、遏制歪風的任務,制度要貫穿并融入于治黨全過程、全方位,發揮根本性、長期性作用。就此而言,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面臨的問題無疑是嚴峻的,擔負的使命無疑是長期的,二者有機結合的方向無疑是堅定不移的。
第二,要注重發揮先進觀念對制度治黨的先導和引領作用。觀念是制度建設的靈魂和基石。在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結合時,要特別注重發揮先進觀念對制度建設、制度改革的先導和引領作用,尤其要注重我們黨針對自身建黨治黨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性總結對制度治黨的啟迪,比如《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對我們黨認識到制度問題的重要性和隨后對制度建設的統籌安排,就供給了很好的智慧、知識和經驗。當下,要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毅力,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其中的新思想、新觀點,來指導建黨治黨工作。
第三,要重新認知制度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制度在建黨治黨中的總體性作用。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等方面建設,最終都要做實到制度層面上來,制度是黨的建制結構中的核心構成要件,貫穿并融入于黨的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是順利推進黨的其他方面建設的主要抓手和根本保障,處于黨的整體性建設的中心地位,發揮著總體性作用。因此,當下,要繼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優化制度設計,提升制度執行力,重塑并鞏固制度的權威,充分發揮制度在建黨治黨中的總體性作用,尤其要注重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來保障并固化思想建黨的過程和有益成果。
第四,要積極探索思想理論創新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平衡。概略地講,就是要堅持觀念與制度合一、知與行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的原則精神,認真處理好開放的馬列主義指導思想與黨的制度變革、黨的思想解放及理論創新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張力,使之達致一種動態平衡。具體地說,可以把思想建黨、制度治黨與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創新精神、市場化機制、綜合治理體系等概念化的思想體系和制度體系結合起來,堅持用先進的思想理念來指導制度設計、用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來夯實制度執行的思想基礎,堅持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來規范并保障思想教育的過程和成果,致力于探索思想理論創新與制度變革之間的動態平衡,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17]。
(二)對策建議的落腳點,主要是緊扣問題、針砭時弊,抓住主要環節、找準突破口,從思想和制度兩個層面,逐步完善建黨治黨思想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
第一,思想建黨要突出針對性。一是要直接切入當前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隱性思想市場,創新理論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及載體,用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明白、聽得進去的話語體系,主動回應思想和意識形態領域中人們比較關切的一些輿論和熱點話題,牢牢把控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用主流價值觀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筑牢黨員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二是要針對黨員思想認識、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黨員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及在不能公開信教傳教背景下的信仰、人與人/人與組織/下級組織與上級組織之間的信任、人與人合作共事的信用等方面存在的顯性問題,來開展針對性強、有側重、系統性、常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堅定黨員理想信念和黨性原則,強化黨員身份意識、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重塑黨員和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第二,制度治黨要突出有效性。制度治黨就是要針對制度設計、制度執行及其監督檢查等方面存在的跑冒漏氣、偏軟乏力、不好用、不頂事、監督檢查不到位等各種普遍或突出問題,進一步優化制度設計,提升制度執行力,強化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堅持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和監督、用制度預防和懲治腐敗,重塑并鞏固制度權威。一言以蔽之,制度一定要“務實管用”,制度治黨務必從嚴、出實招、見實效。
第三,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要疊加并產生聚合效應。思想建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培訓,影響黨員的思想認識、理論認知、價值認同乃至政治信仰、觀念和立場,進而影響黨員的價值判斷和行為取向;制度治黨則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剛性的制度執行,直接影響黨員的行為動機、選擇及結果,直接規范黨員與黨組織、黨組織層級之間的關系以及權力的運行和監督。兩者要疊加,同時、同向發力,就一定能產生建黨治黨的聚合效應。
第四,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結合,要找準工作抓手和突破口。要堅持抓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逐個突破,從思想和制度兩個層面,逐步完善建黨治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推進建黨治黨的理論和實踐不斷向前發展。鑒于腐敗問題的危險性(亡黨亡國)、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嚴峻性、反腐倡廉的重要性(關系人心向背)以及腐敗問題既與思想又與制度的高度關聯性,我們黨可以反腐倡廉建設為重點任務和工作主線,以黨風廉政教育、反腐倡廉建章立制、強化執紀監督和問責為主要抓手,在縣(市轄區)黨委這一“關鍵”層級[18]中找突破口,創造性地推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當下,黨風廉政教育應盡量以案說法、現身說法、以小見大,盡可能選取身邊人、身邊事,突出教育題材的真實性、針對性和震撼力,不能“走過場”“走秀”。反腐倡廉建章立制要參照中央“八項規定”這樣的制度,內容簡單明了、于事簡便易行、效能立竿見影。強化執紀監督既要發揮黨委、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體制內”法定監督職能,更要發揮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體制外”批評監督作用,特別要用好巡視這把反腐“利劍”,保護好“知情人”這條“內線”。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還要嚴格責任界分、執行、考核和問責,要制定落實“兩個責任”的實施細則,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真正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要求的,“嚴格執行責任制,分解責任要明確,檢查考核要嚴格,責任追究要到位,讓責任制落到實處”[19]。在縣(市轄區)黨委這一“關鍵”層級中,要抓住黨委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這個“關鍵少數”,積極探索基層反腐倡廉建設的新思路新機制,盡量積累并供給相應的經驗、知識和智慧。比如,可以結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重點分解黨內六大紀律的“負面清單”指標,嘗試制定并推行縣(市轄區)黨委領導干部紀律執行情況報告書制度,重點考察和掌握縣(市轄區)黨委班子成員的思想信念和紀律執行情況。[20]領導干部詳細填報紀律執行情況報告書,既是一次受教育歷程,也是一項制度性創新。
著重從思想上建黨、靠制度治黨,是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自身治理所積累的珍貴經驗,是黨從革命戰爭和長期執政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結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創新和發展。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這條生命線和制度管權這個關鍵點,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形勢下建黨治黨特點和規律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鞏固執政地位、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選擇,背景特殊,任務艱巨,前途光明。
[1]本文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項目“歷史制度主義視角下中共制度建設史分期研究”(項目編號:GD15CDS01)、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究”(項目編號:14JD710012)的階段性成果。
[2]程浩(1977~),男,安徽六安人,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教授,博士;李小飛(1991~),男,安徽亳州人,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3]“思想觀念決定制度設計”的論點,得益于美國學者雷頓和洛佩斯在《狂人、知識分子和學術涂鴉人》一書中的基本結論,他們分析揭示了不良制度背后的動機、不良動機背后的制度、不良制度背后的思想,以及不良思想背后的社會準則和社會變遷。參見〔美〕韋恩·A.雷頓、愛德華·J.洛佩斯《狂人、知識分子和學術涂鴉人:政治變化中的經濟驅動力》,王松奇、董蓓、王青石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
[4]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5]《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7頁。
[6]古田會議決議初步回答了在黨員隊伍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情況下,如何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以保持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問題。這是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思想建設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標志著黨從政治建黨轉向思想建黨探索到了適合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黨情的新路徑,也標志著毛澤東建黨學說的初步形成。
[7]曹大:《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路徑與現實要求》,《南方論刊》2015年第6期。
[8]《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5頁。
[9]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10]石仲泉:《論思想建黨》,《北京日報》2015年2月16日。
[11]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12]張明倉:《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解放軍報》2014年10月21日。
[13]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14]程浩、樊樹才:《國外政黨嚴格自身治理的做法和經驗》,《理論探討》2016年第1期。
[15]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16]所謂思想建黨,大致包括兩個層面的基本內涵:從黨組織層面或者黨的整體層面看,與黨建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有關,就是要旗幟鮮明地樹立并一貫堅持建黨的指導思想,穩固黨建的理論基礎,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針對黨員個體而言,與黨員的思想觀念和理論認知有關,就是要通過認真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統一思想認識,凈化精神境界,提升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的能力。思想建黨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說到底就是解決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解決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的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乃至公私觀、是非觀、義利觀等“分開關”問題。思想建黨就是要倡導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克服和消除各種消極錯誤的思想觀念及其負面影響。
[17]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18]中國自古有“郡縣治,天下安”的說法,置于當下,依然成立,因為作為“一方諸侯”的縣(市轄區)黨委,兼具至少三個不可替代之功能:承接中央與省市黨委決策而具體落實、開啟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決策之聚民智、貼民心、接地氣;掌握較為完整的“生殺”大權,發揮主政一方的“指揮棒”作用;直接與民打交道,能夠展示黨的領導績效,塑造黨及黨員的形象,影響社會公眾對黨的信任度和美譽度。
[19]習近平:《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 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人民日報》2013年1月23日。
[20]可以分解、設計若干個指標,要求班子成員認真、如實填報,收集客觀信息,同時根據相關部門內部掌握的情況進行比對印證,從而對班子成員思想信念、紀律執行及廉潔從政情況形成一個綜合的評價體系,進而考察并掌握班子成員的思想信念和紀律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