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公司治理內部法律關系架構

一 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強制性規定

公司法屬于私法體系,意思自治是其基本原則。政府公權力介入并提供強制性規定的權力來源是對公司有限責任和股東有限責任的交換。這一點,與公民權利讓渡部分給國家公權力,用國家公權力的力量制定規則、建立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維護交易穩定性、防止權利濫用的道理是一樣的。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杰弗里·N.戈登教授在《公司法的強制性結構》一文中指出:“在現代公司法中,主要存在四種強制性規則:程序性規則(procedural)、權利分配性規則(power allocating,典型的例子包括董事會的管理角色、股東在選擇董事過程中的投票權,以及股東罷免董事的權力等)、經濟結構變更性規則(economic transformative,比如吸收合并或現有股東的股份將受到嚴重稀釋的公司合并、公司重大或全部資產的出售、公司的解散等,這些行為在公司的整個存續期中通常只會發生一次……一旦犯錯,就基本上沒有挽回的機會)和誠信義務規則(fiduciary standards-setting,董事、高管人員和控股股東的誠信義務)”。[1]

《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關于公司治理方面的主要強制性規定具體梳理如下。

1.公司設立、出資、注冊資本變更、合并、分立、注銷、清算等基本條件和實施程序的規定。

2.關于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和控股股東權利,維護公司有限責任和股東有限責任的制度性規定。

3.維護股東知情權、表決權、股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以及訴權的規定。

4.關于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利益的規定,以及控制股東不得濫用控股權損害公司利益和其他股東利益的規定。

5.小股東權利特別保護制度,如《公司法》第七十四條和第一百四十二條第(四)款的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股東大會決議和董事會決議的無效與可撤銷。

6.董監高的忠實與勤勉盡責義務。

7.執行監事/監事會的職權。

8.股份公司必須設董事會和監事會,以及對上市公司一年內購買、出售、對外擔保金額超過公司資產總額30%的行為必須由股東大會審議的要求。

9.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披露義務。

上述《公司法》中的強制性規定是公司和股東意思自治的邊界,即違反各方主體法定權利的約定無效,而旨在增進各方權利的約定有效,能夠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南乐县| 灵寿县| 遵义市| 郴州市| 奉贤区| 曲周县| 岑溪市| 安陆市| 松桃| 贞丰县| 汝州市| 保定市| 登封市| 隆德县| 松滋市| 广宗县| 兴化市| 萨嘎县| 漠河县| 安丘市| 温泉县| 永新县| 金溪县| 新平| 鄂尔多斯市| 雷山县| 桃源县| 石棉县| 防城港市| 罗定市| 扶沟县| 合肥市| 南昌县| 长垣县| 安福县| 滦平县| 姚安县| 贡觉县| 讷河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