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才是清朝4:雍正王朝
- 鹿鼎公子
- 1509字
- 2019-10-11 17:38:09
神秘的軍機處
在雍正之前是沒有軍機處的,怎么雍正偏要弄出這么個機構,他的真實目的何在?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軍機處是什么。
在康熙朝后期,由于黨派太多,聚訟紛紜,導致朝綱混亂,管理困難。雍正繼位之后,實際上接手的是一個混亂的攤子,各種問題糾纏在一起。大凡軍國大事,都需要集體討論,雖然最后的決策權在皇帝手中,但皇權仍然受到制約,不能隨心所欲。
雍正七年(1729年),策旺阿拉布坦再次發動叛亂。為了有效地平叛這場戰爭,雍正決定成立軍機處,由允祥、張廷玉和蔡廷錫負責軍機處。軍機處的全稱是“辦理軍機事處”,當時大臣們并不了解軍機處的真實性質,不知道雍正為什么要設立這樣的機構。
雍正設立軍機處表面上是為了更好應對軍事變故,但其性質跟密折制是一樣的,削弱大臣們的權力,一些軍國大事由軍機處秘密決策,等于剝奪了大臣的議政權力,由皇帝直接裁斷,進一步地加強了皇權。
軍機處成立后,其人員由皇帝點名,代表的自然是皇帝的意志。
軍機處的發展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這個機構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說明雍正的創造還是符合時代需求的。
軍機處設有軍機大臣,這些大臣主要是從內閣、翰林院、六部、理藩院、議政處中挑選。軍機大臣相當于雍正的私人秘書,他們必須隨時在皇帝身邊,只要皇上有什么急事要事就會找他們商量。所以,軍機處就設在乾清宮內,離雍正的寢宮養心殿很近。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承認軍機處是正式的衙門。
軍機處的上班時間不同于其他機構,凌晨三點就開始上班,雍正至少每天召見軍機大臣一次,有時一天好幾次。
軍機大臣的主要職責有:
一、皇上發詔書或者回復奏折時,由皇上口述,軍機大臣書寫,然后轉發下去。
二、當皇上碰到難以決策的事情時,軍機大臣提供意見和建議。
三、軍機處要將各種奏折以及皇上的朱批都弄一個副本,妥善加以保存。
軍機處的設立表面上是這個機構分享了其他機構的權力,但其實質是皇帝分享了臣子的權力。軍機處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三個人,而且這三人都是兼職,以后有所增加,但最高峰不超過十一人。軍機大臣都是兼職,沒有專門擔任這個職位的人。
軍機大臣一個重要的品質就是保密,絕對地保密。軍機處的辦公地點與外廷隔絕,就是為了防止外來人員進入。軍機處的辦公地點也是靈活的,如果皇帝在圓明園居住,軍機處跟著搬到圓明園。如果皇帝要巡游,軍機大臣也要跟著走,不能耽誤辦公。
軍機處剛剛創建的時候,既不是正式的衙門,也沒有印章,雍正十年(1732年),才有提議給軍機處印章。印章制成后,交給內奏處保管,印匙由領班軍機大臣隨身攜帶,“軍機處”三字金牌由值日章京佩戴。如果需要軍機處的印章,值日章京必須憑借金牌到內奏處領印章,只有金牌還不夠,還得憑借金牌到領班軍機大臣那里索要印匙。到了這一步,還不能私自打開,必須在多人的監督下,才能打開印匣,取出里面的印信。印信用完后,金牌交給領班章京,印匙歸還領班軍機大臣,印信重新歸還到內奏處。
這一套制度非常煩瑣,但也相當嚴密,可見雍正的良苦用心。
雍正沒有想到的是,軍機處居然比自己想象的效果還要好,軍機處辦事效率非常高,因而不斷完善,形成了固定的編制。軍機處的創立影響了清朝后來的整個歷史,由于軍機處掌握重權,從而讓內閣形同虛設、議政處名存實亡。
雍正簡直是一個專制天才,他用自己的“智慧”將君主專制推向了頂峰,大有超越朱元璋之勢,事實上也確實超越了朱元璋。
雍正的一系列措施很容易讓人想到朱元璋,但是他跟朱元璋仍然不盡相同,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取消丞相,雖然也是中央集權,但是朱元璋忙不過來,只不過找幾個大學士做顧問,由于不是皇帝身邊固定的領導班子,辦事效率不高。而雍正設立軍機處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加強了皇權,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所以,在集權這方面,雍正超越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