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指數:原理與應用(管理學文庫)
- 楊偉國 丁大建 李洪堅
- 1618字
- 2019-10-31 20:32:07
2.3 指數的類型
統計指數按照不同的分析目的和要求,可以作如下各種分類:如按研究對象的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個體指數和總指數;按所反映的現象時態不同,可以分為動態指數和靜態指數;按所表示的特征不同,可以分為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等。從編制人力資源指數的角度,我們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2.3.1 指數基期的選擇和類型
統計指數按在指數數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為定基指數、環比指數和同比指數。
定基指數是指在數列中以某一固定時期的水平作為對比基準的指數。這類指數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映事物的長期變化趨勢及發展過程。基期應選擇一個正常時期或典型時期,即用作比較的基期應能代表事物發展的正常狀態或典型狀態,從而使指數具有代表性。例如,在設計人力資源需求或供給指數時,應考慮到這一時期人力資源數量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并且趨于穩定發展,不會造成指數曲線大起大落的波動,從而影響指數的代表性。該指數存在的問題是報告期距離基期時間越長,指數代表性通常越差,因而應輔以其他指數形式相配合。
環比指數是數列中每一個指數都以前一個時期作為基期計算的指數。這一類指數可以較直觀地反映事物逐期變動的情況。由于比較的對象是近期的,因而該指數對近期的變化非常敏感,更能反映短期的變動情況。但也正是由于其敏感性高,因而反映在圖中,曲線波動很大。對于季度或月度數據來說,這種波動往往既含有季節性波動,又含有由于經濟和生產變化導致的現象的真實變動。
同比指數是以上一年度同月或季度的水平為對比基準的指數。該指數是為了克服季節性因素造成的在年度間的周期性變化(季節性波動),以上一年同一時期數據為基數計算的指數。人力資源需求和人力資源供給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都比較大,例如春節放假、大學生畢業等季節性因素都會對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產生較大影響。
2.3.2 指數周期的選擇和類型
人力資源指數的周期按其長短可以分為年度、季度、月、周和實時等幾種形式。在選擇周期類型時,要考慮以下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要考慮數據的可支撐性。指數是以數據為基礎進行計算的,因此基礎數據的收集頻率對成本有重要的影響。有些數據是每個季度收集一次的,則指數周期只能選擇季度或更長的周期。如果要調整為月度指數,則會增加數據收集的成本。
另一方面是要考慮決策周期的需要。從理論而言,指數周期越短,如日指數、周指數,則越多地反映現象短期的變化,包含更多的短期隨機因素;指數的周期越長,如年度指數、季度指數,則越多地反映現象的趨勢變化,屏蔽了許多短期隨機變動。
在實際操作中,指數周期越短,對數據收集工作的要求就越高,有時這會增加數據收集的成本和工作量。因此,對于具有重要決策意義的指數,應根據決策的周期需要來確定指數周期類型。例如,股票價格指數是股票交易者進行實時交易的重要依據,也是分析股市發展趨勢的重要工具,因而既需要有實時變動指數,也需要從日指數到年指數的各類長短周期的指數。消費價格指數雖然也很重要,但物價并不是每個時刻都在發生變化,作為對市場價格總水平的測量和觀察以月度為最短周期則是適宜和可行的。
我們的經驗表明,人力資源指數一般采用月度、季度和年度幾個周期編制較為適宜,所形成的不同周期的指數數列,既能反映出市場的短期波動、季節性變化,也能揭示出市場供求中長期的發展趨勢。
2.3.3 指數反映范圍和類型
在人力資源市場上,我們既需要關心市場的總體情況,也需要關心特定類型的人力資源市場(我們稱之為細分人力資源市場,比如家政工市場就是一個細分人力資源市場)。因此,根據人力資源指數反映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人力資源總量指數和人力資源分類指數。
其中,人力資源總量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定區域范圍內(國家或地區)人力資源總量綜合變動情況的相對數。
人力資源分類指數是從不同角度反映人力資源市場變動的相對數。人力資源分類指數可依據不同的維度對人力資源市場作細分化的測量和反映,目的在于觀察特定類別人力資源市場的變動情況。常見的分類維度包括地區、行業、職業和學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