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研究:中西理論的比較
- 伊志宏 毛基業
- 2598字
- 2020-08-20 09:56:46
4.潛規則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4.1 管理顯規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相對于管理潛規則而言,顯規則作為正式的、明文規定的規則,一方面界定了企業員工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使得監督機構能夠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對違反管理顯規則的員工行使相應的強制執行權和處罰權。具體來說,管理顯規則具有以下幾點作用:(1)管理顯規則以明文規定的方式對員工在企業內的行為進行約束;(2)管理顯規則旨在通過控制、引導組織和員工的行為,使得兩者共同指向企業的目標;(3)管理顯規則通過規定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和行為方式,使企業的基礎管理活動具有延續性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自動化;(4)管理顯規則通過明確而有效的授權,使得管理上層與下層之間進行有效溝通,提高工作效率;(5)從員工的角度看,管理顯規則保證了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合約固定化,有利于維護員工的根本權益(胡瑞仲,2007)。
4.2 管理潛規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管理潛規則對于企業管理的影響方面,國內的研究者普遍認為管理潛規則是一把雙刃劍,積極向上的、正面的潛規則在管理實踐中不斷發揚光大,并且被管理者總結成為較好的規章制度(顯規則),在實踐中上升為企業的文化,為企業服務。消極的、負面的管理潛規則,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績效,而且會干擾管理顯規則正常發揮作用而造成管理顯規則的失效(胡瑞仲,聶銳,2006;劉文, 2009;王德應,張仁華,2005;鄭奕,2009)。實證研究也證明了管理潛規則與員工的行為與績效顯著正相關(胡瑞仲,2007)。
如前所述,我們認為管理潛規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良性管理潛規則、中性管理潛規則,以及不良管理潛規則,三種不同類型的潛規則對企業管理的實踐具有不同的影響,這三種分類將管理潛規則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相區分,便于對不同類型管理潛規則運用的分析。
4.2.1 良性管理潛規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首先,作為顯規則的補充,良性管理潛規則在顯規則沒有涉及或者顯規則失效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控制與引導作用,促進企業員工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組織效率的提高。
其次,作為“潤滑劑”的良性管理潛規則能夠有效緩解顯規則過分剛性導致的企業管理負效應,同時,企業中的良性潛規則也是中國一些傳統美德如“懲惡揚善”在企業管理中的體現。
最后,顯規則雖然在引導員工的行為指向企業的目標上起到關鍵作用,但是人不同于其他的管理資源,具有個體的差異,特別是在企業組織內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會發生沖突。因此,需要將員工的行為以一些共同的認知作為聯系的橋梁,建立起企業共同的理念,作為企業組織和員工之間的一種自發行動,良性管理潛規則正是可以起到這個作用。通過將顯規則固化,培育企業理念認知來構筑企業的精神支柱,造就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一個個分散的個體能夠整合為以企業最終目標為相同方向的合力“矢量”。
4.2.2 中性管理潛規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中性管理潛規則介于良性管理潛規則和不良管理潛規則之間,也是企業組織和員工長期博弈的結果,是一種既往的“歷史沉淀”,是企業工作既定程序、慣例和常規的體現。中性管理潛規則往往具有情境性,難以輕易轉移到其他企業,因為能夠成功地移植這類規則取決于各組織中的人是否相互聯合、相互交往。
當我們比較同一行業中的不同廠商時,中性管理潛規則的重要性就會變得清晰起來。常常能看到在最熟練的廠商和其他廠商之間存在著難以解釋的生產率差異,這些差異只能歸因于不同的工作慣例。管理潛規則往往是非可言傳的默識,這類默識是與特定的組織背景相結合的,這種特性決定某些制度在組織中形成后很難移植到其他組織中去。
4.2.3 不良管理潛規則對于企業管理實踐的影響
不良管理潛規則是管理規則中消極的、負面的規則,對企業的績效有負面的影響,表現為偏離或相反的利益傾向。同時,不良管理潛規則也對顯規則的執行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關于潛規則對企業管理實踐影響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不良管理潛規則上,胡瑞仲(2007)認為不良管理潛規則對管理實踐產生的影響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1)降低企業組織的智商。在不良潛規則濃厚的企業里彌漫著一種如何做人的思維,而不是做事的思維。員工行為的出發點不是指向實現企業的目標,而是試圖利用潛規則在工作中達到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員工各自為政或者結成“圈子”,降低企業智商。
(2)使得企業的經營導向產生偏差。作為經濟性組織的企業具有天生的逐利性,當一個企業中不良管理潛規則成為員工的主導行為取向時,這種逐利導向與儒家文化中的“經世致用”的哲學相呼應,導致企業的功利主義經營導向。
(3)使得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相互之間的分權和制衡機制不能有效運行;導致許多內部人集所有權、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在沒有制度約束的情況下,決策行為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使得管理效率低下,降低了人們對管理層的信任程度。
(4)引發機會主義滋生蔓延,破壞企業顯規則。大量不良管理潛規則的存在,使得某些機會主義分子投機鉆營得逞,對大量有機會主義傾向的人具有強大的誘惑和示范效應,為機會主義者群體的存在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4.3 管理潛規則對管理顯規則的影響
潛規則不僅直接影響組織和員工的行為,同時,潛規則還會引起顯規則作用效果的弱化或者失效,從而間接地影響組織和員工的行為。
鄔雷(2008)分析了潛規則與顯規則的關系,認為潛規則從四個方面造成顯規則的約束力弱化:(1)潛規則造成顯規則約束力減??;(2)潛規則造成顯規則約束力強度減弱;(3)潛規則造成顯規則的約束幅度減縮;(4)潛規則造成顯規則的約束剛度減弱。
陳暢(2008)則探討了管理潛規則導致的正式制度失效的問題,他從四種效應分別探討了管理潛規則被部分人所偏好以及在與正式制度的博弈中站住陣腳的原因:(1)潛規則的利益吸引效應,由于潛規則具有巨大的利益吸引效應,從而使得部分人在規則選取上偏好潛規則;(2)制度“當權者”的示范效應,當擁有自由裁量權的當權者逆制度選擇行為時,“上行下效”的傳統使得當權者的行為產生廣泛的示范效應,引導著眾多的社會效仿者;(3)潛規則的擴散效應以及社會的適應效應;(4)退出及揭破潛規則的成本制約效應。陳暢指出“制度失效問題……致使我國不僅沉沒前期的制度設計及建立成本,喪失現有改革新制度的應有的收益,同時必影響我國深入改革的良性有效進行”,雖然出發點是社會問題,但是它通過對機制的探討從根本上回答了在潛規則與顯規則博弈的過程中顯規則失效的原因,為企業管理中避免類似現象提供了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