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社會學引論(Introduction to Morality Sociology)
- 龔長宇
- 537字
- 2020-08-20 16:03:39
第二節 道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按照上述三條分析途徑,本書提出道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道德事實”。在這里,道德事實就是指客觀的、實存的道德行為事實。道德行為事實是指道德行為主體在一定的道德觀念支配下,依據一定的道德規范,在特定的道德關系中所進行的具有善惡意義的行動。在這個定義中,“道德行為主體”是指有理性的、個體的人(或群體); “一定的道德觀念”是指通過道德社會化而形成的“主觀意義叢”,是由內在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構成的道德行為的內在動機;“一定的道德規范”是指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系統,由道德原則、規范、規則等構成,為行為提供評價標準;“特定的道德關系”是指行為主體與他人、與社會群體等的關系,道德行為必定是在特定的關系中存在并具備一定意義的,現實生活中,正是由于道德主體與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不同,行為的場景不同,所以才有內容不同的道德行為和規范,其中,在家庭中的行為是家庭道德行為,在職業群體中的行為是職業道德行為,在公共領域中的行為是公共道德行為等;所謂“具有善惡意義的”是指道德行為既包括積極的、遵守道德規范的、好的行為,即道德的行為,也包括消極的、違背道德規范的行為,即不道德的行為,其中,道德的行為往往會得到贊譽,而不道德的行為往往會受到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