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丁老師創意作文課 教你寫出有個性的作文
- 丁丁老師
- 2102字
- 2019-09-20 16:35:29
1 了解自己,從名字開始
名字是人一生的符號,它陪伴我們的時間超過任何人和物。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背后,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
丁丁老師曾拿著這個題目——說說我名字的故事——當堂測試過300多名學生,發現作文寫得好的孩子,在這道題目上的表現都很不錯。可一些平時作文底子不太好的孩子,大多會這樣回應——“我沒有東西可寫”“我不知道怎么寫”“爸媽沒跟我說過啊”。
作文從寫“我”開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名字都不了解、不關心,沒有疑問,沒有向爸爸媽媽提問,那作文能寫好嗎?而且,缺少疑問意識、不敏銳,對于知識和信息沒有好奇心,沒有主動意識,凡事都是被動接受,那樣不只是寫作文,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會非常累。因為這種學習大多是被迫的,是靠死記硬背啃下來的,而隨著學的東西越來越多,死背那一招就越來越不管用。
有的孩子說了,“我問了啊,可爸爸媽媽說是‘隨便取的’,就把我打發了。”——這樣的家庭給孩子的作文環境就有問題了。作文一定是思維為主、文字為輔的訓練,關鍵在于打開求異的思路,保持一顆好奇心。一個疑問出來了,爸爸媽媽卻以敷衍的態度對待,甚至責備,那好奇的種子就會枯萎。心一旦封閉,作文的閘門也就關上了。
在丁丁老師的課堂上,三年級學生彭琪雅聽到“說說我名字的故事”這個題目,興奮地舉起小手,上臺做了一番演講,并用20分鐘時間寫了下面這篇作文。
名字
彭琪雅 湖北省武漢市育才實驗小學三年級
在名字的來歷中,三個重要步驟被彭琪雅一一記錄下來:《康熙字典》、三頁草稿、全家投票。句子都不長,但信息量很大,說明了家人的慎重。接著,作者介紹名字里三個字的意思,隨后筆鋒一轉,寫到性格——正好與名字的寓意相反。雖然我們已經能從作者的文風中感受出她的性格,但如果能加一兩句有關大大咧咧的例子會更好。
第四段過渡得很自然,寫出了自己的困惑,也帶出了故事,還帶點幽默感——“奇怪的是,叫錯的時候,還總是在比較大的正式場合”。后面校長念錯名字的故事,有動作有神情,過程一波接一波,寫得很生動。
看過這篇作文,相信大家都會對彭琪雅有一個很深的印象,這就是與名字有關的作文訓練的目的——認識自我,也讓別人認識你。
具體來說,這種認識應該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
(1)名字的來歷。你的名字是誰取的?是在什么情況下取的?取名字的時候,家里人是否有過意見不統一,還是從幾個名字中最終挑選了這一個?
(2)名字的寓意。每個字有怎樣的講究,代表著長輩怎樣的祝福或期待?
(3)名字帶來的快樂或煩惱。你的名字給你帶來什么快樂或煩惱?
彭琪雅寫的是名字帶來的煩惱,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快樂的故事。
認識我
吳悠 湖北省武漢市楓葉國際學校四年級
上面提到的關于名字作文的三個部分,如果從作文訓練的角度來看,則不僅是對自我的認識,更是一種作文思路的開啟。一個事情發生了,總有它的原因——長輩的期待;總有故事——帶來的煩惱和快樂;過程中可能還有波折——長輩之間為了名字而意見不合。作文,就是要把一個事情寫出來后,讓別人看到來龍去脈,看到細節,這才算是一篇好作文。
動筆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