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干部管理方法論
- 孫科柳 易生俊 孫智
- 2165字
- 2019-09-29 13:05:26
1.5.1 危機意識是最好的棉衣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是《周易·系辭下》中的一句千古警世名言。意思是:君子在安定的時候卻不能忘記潛伏的危機,生存的時候卻不會忘記滅亡的教訓,在太平的時候卻不會忘記禍亂的危險。
2001年,華為以近220億元的銷售額榮登國內同行業銷售榜魁首,在國際電信市場也獲得了一席之地,無數華為人正為這一奮斗成果沾沾自喜之際,任正非卻以《華為的冬天》為名,發表了震撼廣大企業界的危機感言。他在文中寫道:
任正非之所以如此篤定自己的話不是危言聳聽,是因為他對時局有著清醒的了解和認知:2000年,美國互聯網和歐洲3G建設相繼發生泡沫危機,網絡股的暴跌必然會對兩三年后的建設預期造成影響。而眼前互聯網和電信行業的繁榮也不過是兩三年前網絡股大漲的慣性結果。是以,繁榮過后必將迎來危機。華為能做的,就是做好安全過冬的準備。
《華為的冬天》一文的出爐,不僅驚醒了沉浸在成功喜悅中的華為人,也引起了企業界的普遍重視。大量網站和企業內刊轉載這篇文章,眾多企業家和MBA管理學員將其作為重要資料進行精讀。當時,創維集團董事長評價稱,這篇文章道出了所有企業家的感受,聯想楊元慶也將其發給公司所有中層干部,要求他們認真學習。
【輔助閱讀】鯰魚效應
不管華為處在什么樣的發展階段,即使是在連續不斷的榮耀和成功面前,任正非都始終保持著對危機的高度警惕。從2000年到2004年的幾年時間里,華為的海外復合增長率就達到了122%,而在2004年,華為的海外整體銷售額已經高達460億元,凈利潤達到了50億元,比TCL、聯想和海爾三家國際化企業的總利潤還多。而且,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模式”和“日本模式”都是風光不再,而“中國模式”則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很多中國企業家便開始自我吹捧,自豪于中國GDP上漲的幅度,甚至還認為“中國模式”將走向經濟模式的優勢地位。然而,任正非又一次警告華為人冬天來臨。2004年11月,任正非在《華為如何度過冬天》的內部講話中提出“預見困難,與世界同步”的號召:
任正非認為,整個全球經濟都在經受著IT行業的痛苦,而且困難都是全行業的。如果華為能夠預見到未來形勢的嚴峻性,相應地調整公司策略,使華為與世界同步,華為就能夠度過這個冬天。
2013年,華為以高出愛立信40億美元的營收佳績,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通信設備商寶座,在如此榮耀面前,任正非依然保持敏銳的嗅覺,依然不忘向華為人灌輸危機意識。任正非表示,華為僅僅是因為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早地了解到競爭的殘酷性,才得以幸免于難,安全過冬。他說,競爭就像擰毛巾,只要擰得出水來,就說明還有競爭空間,一旦毛巾擰斷了,企業也就完了,只有毛巾擰干了,但還沒有斷,才是企業發展的最佳狀態。
任正非的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他看到了公司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困難:盡管華為早在十多年前就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產品和辦事處幾乎已經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也僅僅是爬上灘涂,尚未深入內部,一不小心就有被趕回海里的危險。
所以,在干部管理上,任正非一直堅持,當團隊建立起來之后,要讓每一個干部都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危機意識”。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企業的成長自然也不會是一路坦途,出現危機時,要有能夠擔當危機的人,而在危機尚未出現時,則要始終保持著危機意識。任正非曾說: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危機意識就是企業最好的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