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典誦讀《弟子規》案例

一、前言

1.主題來源

《弟子規》是依據圣人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范。第一是孝,在家孝順父母及長輩;第二是悌,兄弟姐妹們之間要相互愛護;第三是謹,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行為要小心謹慎,言語要講信用。此外還要有愛心,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

2.價值判斷

通過學習《弟子規》,可以對幼兒進行孝心的培養,在家孝順長輩,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對幼兒進行友愛教育,對兄長要尊敬,還要愛護弟弟妹妹,與人友好相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幼兒與人相處要以信為先,在言語、行為上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教育幼兒與人交往時要講平等、博愛;教育幼兒從小多接觸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向他們學習、請教。

3.主要目標

從小培養幼兒孝順父母、為長輩做事情的意識;規范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人交往要學會友愛,與人平等相處;善待周圍的人或事。

4.主題案例實施的方式

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區域操作、角色扮演、個別指導等。

二、主題資源

1.幼兒已有的經驗

幼兒在小班時背誦過《論語》,幼兒對背誦經典已過了困惑期,對背誦有很大的興趣,尤其是《弟子規》,三字一句,幼兒背誦起來朗朗上口。中班幼兒對事物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在背誦《弟子規》時,可以結合一些相關的故事和兒歌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這對幼兒理解其中的內容有很大的幫助。

2.資源

查找一些相關的兒歌、故事和圖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向家長介紹班級的工作設想,爭取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并向家長收集一些幼兒在家的照片等。

三、系列活動

1.活動一:多種形式的背誦活動

我園剛開始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我們對孩子背誦這些經典持懷疑的態度,認為老師都不理解,孩子怎么能理解?孩子不理解,讀了又有什么用?但我們還是帶領孩子一起讀。首先教孩子背誦《三字經》。《三字經》是三字一句的排列背誦,幼兒讀起來很順口,一年下來,幼兒把整部《三字經》很順利地背下來了。

《三字經》背誦完后,我們又帶領幼兒誦讀另一部經典——《論語》。誦讀《論語》的過程就不是很順利了,它的字句很拗口,幼兒讀起來也很困難。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多數兒童提不起興趣,感覺很枯燥,往往只有幾名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讀,其余的小朋友就坐在位子上互相說笑打鬧或是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理會老師。老師們也都倍感壓力。為了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老師嘗試將誦讀活動變換形式來進行,如結合蒙式走線的形式進行誦讀,將經典內容變換節奏進行誦讀,將幼兒分組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誦讀,或請部分幼兒帶讀等,也經常播放優美的中西古典音樂,以營造良好的教育氣氛與學習環境。每日堅持誦讀15分鐘。一個學期過后,幼兒已誦讀了半部《論語》。今年我們又嘗試誦讀《弟子規》。

2.活動二:多種形式幫助幼兒理解

在幼兒背誦的過程中,我們還用一些小故事、兒歌等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內容。比如,用黃香9歲就給爸爸溫席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冬則溫,夏則凊”的含義。講解“父母呼,應勿緩”、“出必告,返必面”的含義時,讓孩子編成小故事或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孩子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時,我們也請小朋友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比如,當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時,有的小朋友說,在家里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幼兒園也應該聽老師的話。之后,我們請小朋友們表演,一名幼兒當媽媽,一名幼兒當爸爸,一名幼兒當孩子。“媽媽”叫“孩子”收拾玩具,“孩子”馬上答應了,并趕快收拾玩具;當“孩子”要出去玩時,告訴“媽媽”,回來時也應該告訴“媽媽”(將“出必告,返必面”也表演了出來)。還有的小朋友表演“物雖小,勿私藏”。有的表演“用人物,須明求”、“借人物,及時還”。我們還讓幼兒根據《弟子規》的內容進行繪畫,雖然他們繪畫的技巧還掌握得不太好,但都能將內容表現出來。

3.活動三:結合實際培養幼兒孝順的意識

我們還要求幼兒在家也應該按照《弟子規》的內容去做,比如,“父母呼,應勿緩”、“長者先,幼者后”等。在理解的同時,我們也請小朋友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比如,當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時,有的小朋友說:在家里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我們就應該馬上答應,趕快去做,媽媽叫我起床,我應該先答應一聲,然后就起來穿衣服。

4.活動四:將經典內容與五大領域相結合

音樂課上,我們鼓勵幼兒將自己在家做的事情唱出來,孩子們改編了《好孩子》這首歌的歌詞,把自己做的事情唱了出來,興趣非常高,連唱帶表演,效果非常好。我們還請來大班的哥哥姐姐們來表演《弟子規》里的內容,并用剪紙、泥工、繪畫、唱歌等多種形式進行。

5.活動五:在各個環節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

利用《弟子規》的內容,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比如,早晨來園要求幼兒做到“揖深圓,拜恭敬”;如廁時做到“便溺回,輒凈手”;在活動區活動時做到“用人物,須明求”;活動結束后做到“收玩具,有定位”;站隊或走路時做到“步從容,立端正”;坐座位時要“勿箕踞,勿搖髀”;吃飯時做到“對飲食,勿揀擇”,并且餐后要保持“幾案潔”……我們將相應的內容貼在相應的位置,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6.活動六:家長表揚信

許多家長也將幼兒學習《弟子規》之后在家中的一些表現用相機拍下來,拿來班上與大家分享。在與家長溝通時,他們也發現了孩子們身上的變化,并給自己的孩子寫了表揚信。杜萌的家長是這樣寫的:萌萌在玩完玩具后能主動整理;在大人做家務時能主動幫忙,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搬椅子、洗自己的小手絹等);爸媽下班累了,能主動捶背、端水、拿拖鞋;把好吃的東西主動留給爺爺奶奶和爸媽,以及分給來玩的小朋友;每次見了老師、長輩都鞠躬或問好,很有禮貌。張馨元的媽媽說:有一次叫馨元吃早點,她第一句話就問“媽媽,姥姥、姥爺吃了嗎?”媽媽答:“吃了,怎么了?”她說:“老師說,要先讓長輩吃,然后我們再吃。”媽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我們還會在全班幼兒面前把家長寫的表揚信念給小朋友聽,這也激勵了其他幼兒。

家長們普遍反映,看到孩子們的這些變化,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欣慰孩子通過學習《弟子規》后變得懂事了,欣慰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在一點一滴地得以恢復。我們全體家長要感謝幼兒園以及各位老師,正是你們的諄諄教誨,使我們的孩子變得更加懂事,也讓做家長的不得不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中三班 劉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舒兰市| 长沙市| 蓬莱市| 长垣县| 西乌| 瑞金市| 贵定县| 红河县| 朔州市| 松阳县| 普陀区| 霍邱县| 黄山市| 南丹县| 宁陵县| 昆山市| 东城区| 沙河市| 普洱| 辰溪县| 德兴市| 大洼县| 渭源县| 惠水县| 大庆市| 广德县| 广水市| 都匀市| 金沙县| 灵璧县| 惠来县| 高陵县| 华池县| 贵德县| 晋城| 安龙县| 绥德县| 灵寿县| 衡阳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