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導 論

1.1 問題的提出

企業集團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從其出現開始便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并引發了大量的討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集團開始由傳統的層級制組織逐漸向網絡化組織轉變,這使得企業集團管理控制問題愈發重要。在實踐中,隨著企業集團的迅速發展和規模的快速膨脹,許多企業集團的子公司數量越來越多,股權結構和控股鏈條越來越復雜,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控制難度逐漸加大,再加之母子公司戰略定位的模糊、分工與協作的低效等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許多企業集團網絡內部缺乏有機聯系、競爭力不強、規模效應和資源整合等組織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管理控制系統作為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各個子公司以及整個集團網絡的運營行為起到關鍵的規范、引導與激勵作用。一套設計良好、運行高效的管理控制系統,不僅能夠引導子公司服從集團整體戰略目標,促進子公司改進管理、規范運營、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集團網絡內部各個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優化整個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配置,為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但是,目前理論界關于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研究仍不夠全面與系統,研究視角較為陳舊且忽視了組織環境變量的影響,沒有從企業集團合作網絡特性的視角探討企業集團的管理控制問題,強調剛性控制而忽視了柔性控制,強調結構化控制而忽視了關系控制,強調他控而忽視了自控。同時,對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探討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層面,定量分析和模型分析方法運用不夠;技術操作層面上的研究較多,缺乏多學科的理論支撐,理論深度有待加強;對企業集團管理控制評價和反饋方面的研究很少。這不僅限制了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理論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同時還使得現有的管理控制體系難以在企業集團實踐操作中得到有效的應用與檢驗。

基于此,本書選擇在合作網絡范式下對企業集團管理控制問題進行深入的創新性研究。其研究目的為:針對傳統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缺陷和現有研究的不足,借鑒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方法,結合企業集團的合作網絡特性,引入合作、協同、共享等新的理念,探索合作網絡范式下剛性控制與柔性控制相結合的企業集團管理控制框架,豐富和發展企業集團的管理控制理論和成果,為企業集團管理控制實踐提供借鑒和參考。

1.1.1 理論意義

(1)從合作網絡這一全新的視角研究企業集團的管理控制問題,構建剛性控制與柔性控制相結合的企業集團管理控制框架,可以在理論上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理論。現有的管理控制理論主要集中在單一企業上,對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從合作網絡這一視角研究管理控制的文獻更少,因此,本書在系統分析企業集團網絡屬性的基礎上研究了其內部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問題,并在合作網絡范式下構建了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主體框架,這能夠豐富相關理論,為后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

(2)本書突破了現有研究的局限,以多學科的理論為依據,引入了合作、共享、協同等新的理念,強調企業集團的管理控制不應是傳統的行政命令式控制,而應是在集團整體戰略指導下、以合作為導向的管理控制。在此基礎上,本書對股權控制、信息合作與控制、集成風險控制、財務關系協調與控制、預算管理以及母子公司業績評價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在每一部分都提出了創新性的觀點,并探討了學習機制、信任機制、集團文化等管理控制系統的保障機制,使得企業集團管理控制框架更符合企業集團合作網絡的本質,并有效彌補了以往研究中較多注重管理控制實務操作、理論深度不夠的缺陷,具有較強的學術創新性和理論價值。

1.1.2 實踐意義

本研究以多學科理論為依據,運用理論與模型相結合、規范分析與實證檢驗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主體框架,并對各具體的管理控制手段及其運作進行了探討,該成果既能夠順應新形勢下企業集團經營管理的需要,也能極大地滿足企業集團對管理控制的實踐需求,因此有助于企業集團解決其所面臨的內部協同效應難以實現、集團沖突層出不窮的“集而不團”的管理控制困境,進而能夠為企業集團提高管理控制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合作盈余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借鑒。因此,該研究還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福州市| 栖霞市| 馆陶县| 新乐市| 株洲县| 绵阳市| 沐川县| 京山县| 巨野县| 麻阳| 青铜峡市| 凌源市| 威宁| 凤庆县| 通山县| 吉木乃县| 潮州市| 外汇| 始兴县| 建始县| 财经| 黄骅市| 浪卡子县| 潍坊市| 麻城市| 广东省| 玛曲县| 正阳县| 文山县| 永胜县| 漳浦县| 雷山县| 凤翔县| 洪洞县| 平江县| 桓仁| 科技| 和田县| 武冈市|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