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成長調查研究報告(2013)
- 伊志宏
- 1754字
- 2019-09-20 16:48:29
2.4 跨部門協作
2.4.1 跨部門協作的基本概念
跨部門協作是指企業各職能部門樹立全局意識、合作意識,共同努力滿足客戶需求,實現戰略目標。企業中的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價值,每個部門都是實現企業目標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特定的職能或分工只是業務流程的一個環節,只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才能實現彼此的價值,各個部門之間應是平等且互為依存的關系。跨部門協作也是一種跨部門整合的過程,跨部門整合在新產品開發以及完成技術多樣性的復雜任務時都是非常必要的。
Gupta等認為存在兩個因素促使企業認識到加強組織內部各部門之間合作的必要性。首先是企業新產品開發戰略的需要,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試圖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市場上提早占據有利位置而采取的進攻型戰略等;其次是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了很多未知的變化,這就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必須加強合作,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競爭對手策略的改變。
提高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間的橫向協作水平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嘗試建立完備的企業信息系統,在硬件上保證員工、部門與組織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營造一種開放式溝通的良好氛圍。其次,在組織結構的設置上,可以適時采取矩陣制結構,建立多個任務小組,為各個職能部門進行橫向溝通提供機會,進行跨部門的協作。這個任務小組往往是出于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而形成的,它是由多個職能部門共同構成的,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樣的任務團隊有利于加強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協作。在對各職能部門的績效考核上,可分為兩個層面,即部門業績與協作業績,加入“對其他職能部門支持程度”等關鍵績效指標(KPI),以引導、推動經營管理團隊成員之間的協同合作。文化塑造上,企業內部宜塑造一種合作文化,進行大力宣傳,強調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密切協作的整體,促使各職能部門形成一種協作觀念和團隊意識。
2.4.2 樣本企業跨部門協作情況
此次調查對于跨部門協作的測量題項包括:“負責各職能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會定期拜訪我們現有的和潛在的客戶”、“我們會在各職能部門間自由討論各種成功或者不成功的經驗信息”、“我們企業所有的職能部門會整合在一起滿足目標市場的客戶需求”、“我們所有的職能部門都能夠為創造顧客價值貢獻一份力量”、“所有的職能部門都會致力于一起認真地解決問題”。這五個題項從不同角度評價了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以及協作程度,五個題項的均值為跨部門協作指數。跨部門協作指數用來衡量組織部門間橫向溝通協調的關系和合作的程度。
調查結果表明,樣本企業的跨部門協作指數為3.91,接近良好。部分企業跨部門協作指數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企業所有職能部門難以整合在一起,無法基于顧客的需求而有效地進行配合,難以很好地將各部門協調起來共同致力于顧客價值的創造。
圖2—11顯示,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跨部門協作水平較高,而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以及合資企業相對較低,特別是集體企業,低于樣本企業的總體平均水平。可能的原因在于,民營企業的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企業內部有著相對寬松和自由的工作氛圍,企業鼓勵內部各職能部門進行橫向溝通,打破各部門之間的部門墻,組成交叉功能團隊,共同完成復雜的工作;而外資企業的管理系統相對成熟,在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考核指標等方面有配套的促進部門間橫向協調的管理實踐,因而跨部門協作水平也較高。

圖2—11 不同性質企業跨部門協作水平對比
圖2—12表明,家族企業的跨部門協作水平略低于非家族企業。可能的解釋是,家族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由家族成員“分兵把守”,而不同的家族成員基于所占有的資源成為“企業王國中的諸侯”,領地氛圍相對較濃,導致橫向協作意愿的下降。

圖2—12 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跨部門協作水平對比
從圖2—13可知,樣本企業中上市企業與非上市企業的跨部門協作水平基本持平,企業無論上市與否,都較為重視部門間的橫向協作。

圖2—13 上市企業與非上市企業跨部門協作水平對比
2.4.3 樣本企業的跨部門協作與績效的關系驗證
我們對于樣本企業的跨部門協作指數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相關的驗證。一元線性回歸分析驗證的結果表明,基于此次調查收集到的數據,企業跨部門協作作為自變量對于企業績效(因變量)的變化的解釋程度為23.8%(p<0.01),企業的跨部門協作和績效水平之間有顯著的相關關系。這一驗證結果說明,跨部門協作對于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