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我國大學基礎研究的現狀與問題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及對基礎研究認識的提高,我國大學的基礎研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培養和吸引了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和高層次的領軍人物,加大了對基礎研究的資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國大學基礎研究現狀仍不容樂觀。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缺少持續性支持,難以進行自主性研究,一些興趣導向的原創性基礎研究無法開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有加大的趨勢。有些“冷門”專業或學術領域,由于得不到項目、任務的支持,已經幾近消失。面向重大科學問題的有組織的基礎研究力度不夠、成效不大,對我國科技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1)大學基礎研究學科體系與自主創新成果。

我國大學基礎研究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為我國科學研究的整體發展和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基礎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標志性的創新成果,在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納米技術、高性能計算機、鐵基超導、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等重點領域都有重大的自主創新突破。

盡管我國基礎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很多學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同時,我國發展急需的產業驅動型基礎研究未得到重視,相應的研究成果少,嚴重影響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注5在世界科技重大成就方面,我國基本上沒有相應研究,或者研究不夠深入;在世界科技重大課題方面,我國相關研究成果的水平和質量有待提高。

(2)大學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從事基礎研究人員數量及其占全國基礎研究人員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大學基礎研究人才占大學科研人數的比重不斷提高,基礎研究在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方面的作用也日益顯著。然而,長期形成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分離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性改變,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和成長與國家的期望仍有較大差距,大學基礎研究與杰出人才培養的聯系需要進一步加強。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我國基礎研究人員總量較少,人均科研經費偏低。以人員全時當量為標準,我國基礎研究人員投入占我國研發(R&D)人員投入的比重近年來呈快速下降的趨勢。我國基礎研究人員投入占我國R&D人員投入的比重,1992年為8.6%,1998年曾超過10%,而2010年已下跌至6.7%(如圖1—2、圖1—3所示)。

image

圖1—2 我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占R&D人員全時當量的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1992—2011。

image

圖1—3 我國基礎研究人員全時當量占R&D人員全時當量的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1992—2011。

(3)大學基礎研究的投入與產出。

政府加大了對基礎研究的資金投入,通過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科學工程以及各種專項基金等多種方式支持了基礎研究的發展;大學基礎研究經費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大學成為我國最大的從事基礎研究活動的部門;國家、地方及大學紛紛建立了基礎研究實驗室和基地,同時配置了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裝置,為大學基礎研究的發展創造了基礎條件。在基礎研究產出方面,我國大學科技論文的產出數量增長較快,科技成果利用數量有明顯提升。

但是,與國際先進國家的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水平相比,我國對大學基礎研究的經費投入總量仍舊不足。近年來,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穩步提高,然而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R&D經費投入的比重不僅沒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從1987年的6.09%下降至2010年的4.59%(如圖1—4、圖1—5所示)。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一般都超過R&D經費投入的10%(如圖1—6所示)。

image

圖1—4 我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R&D經費投入的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主要指標數據庫,2012。

image

圖1—5 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R&D經費投入的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主要指標數據庫,2012。

image

圖1—6 世界主要國家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R&D經費投入的比重

資料來源:OECD,2011。

同時,我國對基礎研究投入使用效率不高,未重視將產業驅動型基礎研究列入研究規劃,大量研發投入成效不夠明顯;現有基礎研究的資助模式不利于基礎研究的發展,不能完全滿足基礎研究需要長期持續支持的特點和需求;大學基礎研究的貴重儀器設備和重要設施重復購置,設備利用率低,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大學對研制專用研究設備重視不夠,影響了高水平創新成果的產出。

(4)大學基礎研究的體制機制與創新文化。

目前的科研體制不利于大學基礎研究的發展,科研體制改革滯后于科研發展的形勢,大學的基礎研究優勢難以發揮;同時,以創新和質量為導向的大學基礎研究人才評價機制、基礎研究科技評審機制以及監督機制尚未形成,亟待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大學基礎研究開展的科技創新文化難以建立,創新生態環境難以形成,真正的創新科學研究難以取得實際的進展,突破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難以獲得。

我國大學現行的科研體制機制中存在許多與基礎研究規律不相適應的地方,比如:過于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視長期發展;過于強化科技計劃的競爭性,而缺少對某些類型項目的穩定支持;過于重視重大進展和突破,而缺乏對失敗的包容和認可;過于強調論文的影響,而缺乏更為客觀、系統的評價與考核機制等。加快大學科研體制改革和創新文化建設,營造更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氛圍,已成為當前大學尤其高水平大學建設過程中刻不容緩的任務。注6

(5)大學基礎研究的戰略部署。

盡管國家提高了對基礎研究的認識,在基礎研究的管理模式方面有所進展,但是對基礎研究在國家發展建設中的重要性、大學在基礎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及其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仍亟待加強,在頂層設計上部署并大力支持大學基礎研究不足,行動比較遲緩,措施不夠有力。

我國基礎研究在近些年來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看,發展較慢,相對滯后于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在許多方面嚴重影響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與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形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已經成為我國快速發展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這種趨勢如不抓緊采取措施予以扭轉,必將日益嚴重地影響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建設事業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揭东县| 巴林右旗| 江津市| 防城港市| 庄浪县| 大埔县| 溆浦县| 安远县| 永春县| 台前县| 黎川县| 棋牌| 秦安县| 天门市| 景东| 古田县| 芦溪县| 遵义市| 诸城市| 卢龙县| 麻城市| 张家口市| 萨嘎县| 安福县| 香港| 江阴市| 鲁甸县| 博客| 青冈县| 汤阴县| 陆良县| 嘉祥县| 陇川县| 武胜县| 龙陵县| 通渭县| 清水县| 乐山市| 五华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