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消除對心理學的誤解

在日常生活中,當提到心理學時,一般人總覺得有些神秘。所謂“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學卻能把大家認為不可知的“心”都知道了,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門道,有奧妙訣竅。有的人因此認為心理學是一門了不起的“測心術”,更多的人則可能是半信半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心理學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誤解。

誤解1:心理學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現代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的科學,但一般人對它卻常有很大的誤解?!澳闶菍W心理學的,那你說說我現在在想什么?”當有人得知某人是心理學專業的時候,他們常常會好奇地提出這樣的疑問。

其實心理活動并不僅僅是指人當下的所思所想,它包含更豐富的內容。而心理學家也無法一眼看穿你的內心。

大多數人都對心理學存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心理學家能夠看透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內心活動,認為“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別人的所思所想。

對心理學家的正確理解應該是:

心理活動并不只是人在某種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廣泛的含義,包括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和意志等。心理學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這些心理活動的規律,即它們如何產生、發展,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相互間有什么聯系等。心理學家通常是根據人的外顯行為和情緒表現等來研究人的心理,也許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外在特征或測驗結果來推測你的內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學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謂的“知心術”——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內心。

誤解2:心理學家會催眠

很多人對催眠術有濃厚的興趣,因為覺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術,人們又往往想起心理學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對弗洛伊德的誤解。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既然他使用催眠術,那么心理學家應該都會催眠術。另外,這種誤解可能是緣于幾部頗有知名度的“心理電影”的誤導,例如國內的電影《雙雄》中的黎明飾演的Jack,他能在不知不覺中將人催眠,并替他辦事。因而人們就認為心理學家能催眠。其實,這些影片描述的和心理學家使用催眠術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純粹是藝術虛構或商業炒作。

對上述觀點的正確理解是:

催眠術只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催眠術源自18世紀的麥斯麥術。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患者凝視發光物體會誘導其進入催眠狀態。他認為麥斯麥術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經性睡眠,因此另創了“催眠術”一詞。但催眠的內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術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徹底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諸如晃動的鐘擺和閃爍的燈光等某個小東西上,引導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誘發出昏睡狀態。催眠前要先測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類人的催眠效果較好。在催眠狀態下,人會按照治療師的暗示行事,可能會有副作用,因此應該由經驗豐富的催眠師來實施。

◇為什么會認為心理研究對象是非正常人◇

在現代,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只有不正常的人才會去看心理醫生,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figure_0020_0004

中國人比較內斂,有心理困擾大多自己調節,如果放在了臺面上,就會被認為是很嚴重的精神問題;

figure_0020_0005

為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媒體在表現與心理學有關的題材時喜歡選擇變態心理,認為這樣更具有炒作價值。

很多人是從電視、電影、報紙和雜志上認識心理學的,這很容易形成誤解,認為心理學只關注變態的人。

催眠術并非所有心理學家必然會的“招牌本領”。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心理治療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實際上,大多數心理學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術的。他們更傾向于運用實驗和行為觀察等更為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

在國外,催眠術常用于幫助審訊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狀態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況?,F在,很多司法心理學家認為催眠狀態下的問訊有誘導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著催眠師的暗示給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對此持反對態度。

誤解3:心理學家的研究對象是非正常的人

很多人都說他們走進心理咨詢室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可能還有過思想斗爭:“去還是不去?人家會不會認為我是精神?。颗笥阎懒藭趺纯次摇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對心理學的看法:去心理咨詢的人都是心理有問題的人,心理有問題就是變態,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所以與心理學有關系的非專業人士都不正常。

對上述觀點的正確理解應該是: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是針對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混淆了。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精神病學家主要從事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的治療,他們的工作對象是所謂“變態”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醫生和其他醫生一樣,在治療精神疾病時可以使用藥物,他們還必須要接受心理學的專業培訓。與精神病學家不同,雖然臨床心理學家也關注病人,但他們不能使用藥物,除此之外,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探討正常人心理現象,如兒童情緒的發展、性別差異、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比較、人機界面,等等。

誤解4:心理學=心理咨詢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心理咨詢蓬勃發展,越來越火。各種各樣的心理門診、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熱線等不斷涌現,通過不同的渠道沖擊著人們的視聽。再加上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制度的實施,使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些動向使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就想起心理咨詢,以至于使它成了心理學的代名詞。另外,對大多數人來說,傾向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去認識這門學科。而心理學最為廣泛的應用就是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較之其他心理學知識更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將心理咨詢等同于心理學。這是一種誤解,正確的觀點是:

心理咨詢只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分支。心理咨詢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擾,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詢的對象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對夫婦、一個家庭或一個群體。通常,心理咨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詢者雖然有各種心理困擾,但并不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果是嚴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給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家來處理了。

在發達國家,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較大,因此心理咨詢機構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詢機構,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當在工作、生活中面臨巨大的壓力時,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醫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醫生提供辦公室和家庭設施,隨便讓顧客進行摔、砸等破壞性行為以充分發泄。當然顧客必須支付價格不等的咨詢費用。

在國內,目前心理咨詢機構多分布在一些高校、醫院等地方,也有一些專門的咨詢中心。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責任重大的職業。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有心理學專業知識,足夠的實際技能培訓,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

誤解5:心理學知識=一般常識

有不少人對心理學家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顧,認為他們花很長時間而得到的研究結果只不過是一些人盡皆知的常識。我們認為這樣的評價是不公平的。心理學知識不是一般常識,它所研究的范圍遠遠超出了一般常識。

誤解6:心理學就是解夢

這種誤解的產生同樣和弗洛伊德分不開。對于多數了解心理學的人來說,解夢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最吸引人的部分。這是因為人們總是喜歡挖掘自己和別人內心深處的秘密,而夢被當作是透視內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家的“代表性”,許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等同于夢的分析,進而使解夢成為心理學的代名詞。好萊塢的電影與此也是脫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對心理學的最初了解的來源?!稅鄣氯A大夫》是好萊塢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績斐然,使精神分析題材開始在電影中盛行。這部影片的一個中心內容就是解夢,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也是許多人以為的心理學家的口頭禪:“晚安。做個好夢,明天拿出來分析一下?!?/p>

但是解夢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療技術之一,僅僅是心理學熱帶雨林中的一棵樹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個雨林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九寨沟县| 铜鼓县| 平度市| 刚察县| 门头沟区| 岱山县| 凌云县| 乐昌市| 汶川县| 红河县| 筠连县| 海宁市| 榆树市| 盐池县| 乌恰县| 仁寿县| 东平县| 邳州市| 伊宁县| 从江县| 靖江市| 沁水县| 射洪县| 双桥区| 乾安县| 玛沁县| 鹤庆县| 郎溪县| 天全县| 宜兰县| 定兴县| 肥城市| 晋宁县| 调兵山市| 平湖市| 凌源市| 尉氏县| 绩溪县| 朝阳区| 隆德县|